豬價五連跌,比上週便宜一塊多,難道年前會跌成“白菜價”嗎?

最近想必大家應該都很有感觸,這豬肉好像坐上了神州飛船一樣,蹭蹭的往上漲價。大海棠這邊老家山東超市裡牛肉四十多,豬後肘也四十多了,這也使得很多人擔心今年豬價的情況。而且很多朋友應該有段時間不吃豬肉了吧?其實我和大家一樣,都在擔心豬肉的價格,就怕過年一口豬肉都吃不上,只能吃一點牛肉和雞肉了。

不過最近豬肉卻遭遇滑鐵盧了,從十月底開始,出現了多天的跌價,今天據豬價格網統計,全國生豬均價為38.18元每公斤,價格較昨日報價下跌0.86元每公斤,較上週下跌1.38元每公斤。今日豬價漲幅維持在0.07-0.50元每公斤,今日豬價跌幅也是超過了漲幅一大截,維持在0.10-1.00元每公斤。雖然月初反彈了兩天,但豬價又迎來一波五連跌,而今天也是僅有五省上漲,其餘所有省份都出現下跌。

豬價五連跌,比上週便宜一塊多,難道年前會跌成“白菜價”嗎?

所以現在也使得很多養殖戶心裡開始慌了,雖然都知道如今十分缺豬,養豬處在前所未有的紅利期。但大家都明白,豬價不可能無限制地往上漲,早晚有開始下跌的那一天,只不過誰都希望能儘量多賣點錢。那麼,這輪豬價下跌會持續多久?年前還有反彈的可能嗎?真會像有些人說的那樣年底時會跌回白菜價嗎?但大海棠不這麼認為,我覺得豬價不能只看現在,要根據客觀事實理性分析,豬肉不可能大降,甚至還會再上漲,具體有以下原因:

豬價五連跌,比上週便宜一塊多,難道年前會跌成“白菜價”嗎?

首先是短期內豬肉進口增加,但效果杯水車薪。為了抑制豬價,今年我國進口豬肉的總量已經達到了去年的2倍以上,或在300萬噸左右。但我國去年的豬肉消費量高達5400萬噸,按產能下降四成計算,豬肉缺口在2000萬噸左右,所以這點進口量僅僅只有將近七分之一,根本無法滿足需求。所以只要產能缺口還在,養豬利潤還是很大。

豬價五連跌,比上週便宜一塊多,難道年前會跌成“白菜價”嗎?

第二,生豬產能短時期內無法得到恢復。要知道非洲豬瘟對我國生豬產能造成的影響是全面性的,而且世界上目前最快的除瘟國家是西班牙,用了七年的時間。只要豬瘟還在,那麼豬柔的缺口一時半會就很難填滿,雖然多地政策鼓勵下,養殖戶補欄積極性很高,但產能恢復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到的。甚至有人預測至少要到明年下半年,生豬產能才能開始好轉。而且僅僅是好轉,產能恢復還需要漫長的週期。

豬價五連跌,比上週便宜一塊多,難道年前會跌成“白菜價”嗎?

第三,豬肉消費的頂峰時期將要來臨。但隨著冬天的來臨,豬肉消費量將開始增加,其實並不算是冬天,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國的傳統節日都集中在了冬天和立春前後了,從冬至開始,到元旦,除夕春節,元宵節,我們要消耗大量的豬肉,北方香腸南方臘肉,雖然今年豬肉的消費量肯定是降低,畢竟市場量在這裡,但是要比現在絕對是要高的,既然有市場,豬肉價格還會大幅下跌嗎?

所以看到這很多朋友就明白了,豬肉近期的價格雖然會有下跌,但是很難達到去年的"白菜價"了,畢竟現在生豬產能很難恢復,也是希望大家"勒緊褲腰帶",做好長期吃現在這種豬肉的準備吧!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多多評論留言。(圖文無直接關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