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入稅”,企業如何改變?

​​11月初,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人社局社會保險事業管理所合署辦公稅務窗口,開出全國第一張社保信息共享平臺新系統社保徵繳稅票。

“社保入稅”,企業如何改變?

公司寶小編了解到,河北省桃城區作為首選測試點,經過一個多月的反覆調試,在11月1日順利啟用金稅三期社保費徵管信息系統(標準版)進行徵繳,開出全國第一張新系統下的社保徵繳稅票。

社保,是一種再分配製度,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我國社保徵繳方式非常複雜,不同的省份,執行不同的徵繳方式。有的由社保經辦機構徵收,有的由稅務部門負責徵收,有的則是“社保核定、稅務代徵”。

實際執行中,就會遇到下面情況:

● 某職工月薪2萬,但企業卻按照當地的社保最低繳費基數為其申報社保費,這樣一來,職工每月繳納的社保費僅僅只有幾百元。這種“工資高,社保低”的現象,非常常見。

● 有企業,利用社保部門無法掌握職工信息的“特點”,不為職工繳納社保,或者逼迫職工簽訂“自願放棄社保繳納協議”。

正是這樣的大背景之下,2018年7月,中辦國辦印發的《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

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也就是所謂的“社保入稅”。

2019年以來,全國多地發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徵收的通知:

自2019年1月1日起,北京市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費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徵收。

2019年1月1日起,吉林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和城鄉居民醫保費改由稅務部門徵收。

自2019年1月1日起,廣州市城鄉居民社會醫療保險費由國家稅務總局廣州市稅務局徵收。

自2019年7月1日起,重慶市範圍內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交由稅務部門徵收。

自2019年7月1日起,

廣西壯族自治區行政區域內城鄉居民醫保費交由稅務部門徵收。

“社保入稅”逐步實施,金稅三期社保費徵管信息系統上線後:

稅務機關將充分利用大數據平臺開展涉稅風險控制,稅務、工商、社保隨時合併接口,企業人員、收入等相關信息互聯;

“社保入稅”,企業如何改變?

社保、個稅申報數據將實現全面比對,一旦有異常,違規企業將成為重點稽查對象。

企業一旦進入社保黑名單,將成為重點監督對象,並在財政補貼和資金支持,優惠政策支持,政府採購,政府項目合作,融資授信,保險購買,企業認證,評選表彰,土地供應,招標投標,乃至重組上市等方面受到限制或禁止,而失信企業的直接責任人,也將限制乘坐坐飛機和高鐵。

毫不誇張的說,進入了社保嚴重失信懲戒名單,企業和個人將寸步難行!

不合規繳納社保,將會面臨承擔鉅額的滯納金以及行政處罰

用人單位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對用人單位處應繳社會保險費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不給員工繳納社保,企業不僅要全額承擔員工社會保險等相關報銷費用,還將面臨支付經濟補償!

1 如果單位不繳納社保,用人單位需要全額承擔醫療、生育、工傷、失業等相關費用。如若勞動者自己在流動窗口繳納了社會保險費用的,用人單位還需要將費用補還給勞動者。

2 如果單位不繳納社保,員工可以未辦理社會保險為由隨時解除勞動合同,而用人單位還需承擔經濟補償金。

社保規範是大勢所趨,但是,餐飲行業、保潔行業、物流行業等作為勞動密集型的行業,負擔壓力必然增大。人員管理壓力,導致勞動密集型行業,成本大大增加。如何改變這樣的狀況呢?公司寶小編建議,企業從自身內部實際需求入手,綜合考慮人員結構、用工模式等,改變管理策略,從而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減少社保壓力,減輕企業發展負擔。

“靈活用工”,既可以避免固定用工時固定費用的支出,同時又能保證柔性勞動力加入和退出工作的靈活性,避免固定員工在法定工作時間內超時加班的壓力。使企業在面對業務高峰時對用工的影響可以更加靈活、冷靜地應對。“靈活用工”,值得企業採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