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兒童麵條、兒童飲料……這些兒童食品也可能“少兒不宜”

本文綜合自《知識就是力量》、中國青年報


在食品安全日益引起關注的今天,有很多熱門飲食頗受青少年兒童的喜愛。很多人在選購食品時,只要看到冠以“兒童”兩字,就掉以輕心,似乎認為這便代表著更安全,為此這類商品也更受很多家長的追捧。

據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3名受訪兒童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4.8%的受訪家長更傾向於給孩子購買有“兒童食品”字樣的產品。同時有45.0%的受訪家長對市面上的“兒童食品”不放心。74.6%的受訪家長希望建立“兒童食品”安全監測、檢測和預警機制。

那超市裡琳琅滿目的“兒童食品”究竟是商家的噱頭,還是真“適合”兒童?家長們應該如何選擇呢?

兒童麵條有何玄機?

我們常常看到許多商家打著廣告說是“兒童麵條”“放心麵條”,那麼兒童麵條與其他普通的麵條到底有何區別?


警惕!兒童麵條、兒童飲料……這些兒童食品也可能“少兒不宜”


通過麵條包裝上的說明,我們看到兒童麵條的配料有小麥粉、水、食用鹽、食品營養強化劑。不同的兒童麵條會有不同的營養強化劑,如加鋅麵條的強化劑是葡萄糖酸鋅,加鐵面條的強化劑是葡萄糖酸亞鐵,加鈣的則可能採用碳酸鈣等。如果一款麵條為“鈣鐵鋅面”,我們也不難推斷出裡邊添加了什麼。而普通麵條的配料中通常只有小麥粉、水和食用鹽。


其次,從食品形態上來看,兒童麵條更細更短,煮熟後口感軟爛,有利於低齡人群的咀嚼和吞嚥。而“成人面條”則粗壯了很多,口感也更勁道。主材料都是小麥粉,為什麼口感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秘密就在於“食用鹽”,因為鹽會使麵粉變得更有韌性,所以,兒童麵條的含鹽量相對比“成人面條”會少一些。

即便如此,兒童麵條的鹽含量也不容小覷。據調查發現,有的兒童麵條含鹽量竟然能夠達到3%(100克麵條裡含有3克鹽),這相當於成年人每天鹽攝入量的60%,更何況對於兒童呢?

香蕉牛奶=香蕉+奶?

香蕉牛奶,顧名思義,就是香蕉和牛奶的配搭,那麼是不是這樣呢?事實並非如此!


通過配料我們可以看到,香蕉牛奶=牛奶+水+白砂糖+果葡糖漿+濃縮香蕉汁+食品添加劑(卡拉膠+單硬脂酸甘油酯+六偏磷酸鈉+食用香精+……),而牛奶的配料只有一種,那就是——生牛乳。

根據國家標準,每100克牛奶中的蛋白質含量≥2.9克,這是食品可以稱為“奶製品”的必要條件之一。而香蕉牛奶中的蛋白質僅為2.4克,甚至有些牛奶飲品中的蛋白質含量會更低。所以,香蕉牛奶不屬於奶製品,牛奶飲料也僅僅是飲料而已。


警惕!兒童麵條、兒童飲料……這些兒童食品也可能“少兒不宜”



兒童食品,少兒宜不宜?

諸如此類兒童食品“不兒童”的例子,還可以找出很多,再加上花花綠綠的食品外包裝,酸酸甜甜的口感,這些食品往往深得孩子和家長的青睞,而其營養價值則實在是名不副實,面對越來越多的兒童食品,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種狀況呢?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介紹,目前“國家並沒有給‘兒童食品’一個標準,生產端基本上都是以企業標準作為產品的生產標準,消費端只有保護兒童的意識但沒有專業的甄別知識,只靠消費者來辨別是有困難的。”

“國標嚴重滯後於整個市場的發展速度,趕不上行業的創新升級。”她認為,“兒童食品”國標缺失,給了企業吹噓、扯皮的空子,“國家要儘快出臺‘兒童食品’方面的標準,可以參照國際標準,同時結合中國兒童的體質去制定。”


警惕!兒童麵條、兒童飲料……這些兒童食品也可能“少兒不宜”


家長如何“見招拆招”?

首先,就是要保持冷靜的頭腦,理性消費,高價不等於質優,不要把孩子的營養寄希望於兒童食品上。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保證孩子的飲食多樣,就可以基本滿足全面均衡的營養需求。如果怕孩子缺乏什麼營養素,也要在醫生的測定和指導下適當補充。


其次,慎重選擇。要適當地學習一些營養學知識,瞭解孩子對幾種重要營養素的需求量。在選購食品的時候,仔細閱讀營養標籤,看“配料表”中標出的內容,將“營養成分表”中的營養素與身體需求相比較,切忌盲目相信“兒童專用”等字樣。

第三,愛上自家的廚房。家長們購買兒童食品最大的考慮在於食品的安全性,而實際上,最安全的食品往往來自自家的廚房。所以,建議在工作之餘,不妨多下廚房,親自為孩子和家人制作“愛心美餐”,這樣又營養又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