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郡城即古阆中城耶”——阆中城址小考

“今郡城即古阆中城耶”——阆中城址小考


自阆中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来,阆中古城的“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城建特色,便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肯定。如果单凭“唐宋格局,明清风貌”来反映阆中古城城址的历史,未免有悖于阆中古城自古就城址于兹的固有历史。为此,当有必要考察说明之。


“今郡城即古阆中城耶”——阆中城址小考

自公元前314年设置为秦巴郡阆中县,最早见诸实物载记的是近年出土的“里耶秦简”。在其已公布的编号为8-2191简牍中,明确记载了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由阆中漕运到洞庭郡迁陵县的史事。这就间接证实了秦阆中县城当位临嘉陵江边的史实。

最早见诸典籍所载“阆中城”的,当是《太平御览》卷四百四十ー・人事部八十二在“贞女"”下引“陈寿《益部耆旧传》曰:…(东汉)中平五年(189年),黄巾余类延益州,贼帅赵蕃据阆中城,拘迫衣冠,令人妇女为质…后贼类争势,攻阆中,(阆中三贞)义、姬、华……恐不免于据通,乃相与自沉水而没死。”《华阳国志》卷一对之明载为“三人同时自沉于西汉水而没死”。由此也可判知东汉时的阆中城依然位临西汉水(陵江)边的史实。

再从与阆中古城方位相关的记载来看:

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在首开的《地理志》卷八中记载:“阆中,彭道将池在南,彭道鱼池在西南。”应该说,这里的“南”与“西南”,当是以阆中城为坐标的方位表述。彭道将池在前称之为“彭池大泽”,在后称之为“南池”,彭道鱼池又谓之“郭池”。

唐・徐坚《初学记》卷八引“《益州记》曰:南池在阆中县东南八里。”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二十四引《四夷述》云:郭池周约五十亩”。

“今郡城即古阆中城耶”——阆中城址小考

阆中盘龙山,最早见载于李膺《益州记》,《太平御览》卷四十四引

《郡国志》曰:又有盘龙山,以山形如盘龙也”。《方舆胜览》卷六十七在“阆州蟠龙山”云:“在阆中县东南三里,以形得名。”《太平御览》卷一百七十一在“阆州”下引“《后魏典略》云:此州古有隆城,坚固,因置隆州。寻又立盘龙郡(即改北巴西郡名),以郡中有盘龙山为名”。

而最引人关注的,当是位于中古城北偏东约4公里处沙溪乡盘龙村頡家山腰“风谷洞”上摩崖镌刻的《隗先生石室记》碑文(该碑文文考参见2014年《文物》)第八期,孙华教授《阆中石室观》),该碑文刻于南朝刘宋永明七年(489年),其中“梁州巴西郡阆中县东北有神山,名云台山”。“同义巴西蒲□□好静者于北津为立道官”两句,更是从方位上指示出了是时梁州巴西郡阆中县城的位置所在。为明其史,当有释读之必要。

阆中云台山,在历史上最早称之灵台山,又叫天柱山。自东汉中张道陵在此修道布道,设立云台山治并白日升天后,云台山便享有了道教的“仙山”和“神山”的美名。

从方位上看,云台山从古至今就位于阆中古城的东北方向,自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复隆州汉昌县名苍溪县,并移县治于今苍溪县陵江镇后,历史上也便有了云台山在苍溪县城的东南方向的记载。《华阳国志》卷一记载“阆中县,(巴西郡)郡治,有彭池大泽,名山灵台,见《文纬书谶》”、《太平御览》四十四引“《十道记》”曰:灵台山,在阆中县东北,一名天柱山,高四百丈,即汉张道陵昇真之所”。《大平寰宇记》卷八十八云“灵台山,一名天柱山,在苍溪县东南…又称云台山”就是其历史的反映。

沙溪风谷洞之“梁州巴西部阆中县东北有神山,名云台山”,虽说阆中县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无数动乱,而遭受无数动乱的阆中县城却始终城址于斯,云台山位居“阆中县东北”就是历史的明证。


“今郡城即古阆中城耶”——阆中城址小考

再就“同义巴西蒲□□好静者于北津为立道宫”句而言,今谓之风谷洞石室观的“道宫”,本就位于今阆中古城之北。所谓“北津”者,当是阆中古城之北的沙溪渡口。

有关阆中“北津”的记载,虽然北宋《元丰九域志》卷八在“阆中县”下记载“八乡、东郭、南津、西津、北津四镇”,但这一“北津”的记载,却比之晚了近六百年。

有关阆中“北津”的形成,当又与从阆中地分析出的苍溪县有关。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析分巴西郡治阆中县北境置郡属苍溪县和歧惬县。就是对当时的苍溪县而言,县治初治今苍溪县西的亭子乡;

南北朝刘宋永初年间(420—422年),因巴西郡属汉昌县为僚所据,遂在苍溪县境侨置起了同郡属的汉昌县,县治今苍溪县西南禅林乡青山观;

刘宋元嘉八年(431年),又将巴西郡属苍溪县省入同郡侨置的汉昌县,并将治所移治于今苍溪县西白桥镇;直到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在将汉昌县复名苍溪县的同时,才又将县治移治于今天的苍溪县城。

在其间的三百多年间,这最初的苍溪县和汉昌县,因其县治所居,当必然形成了今苍溪县陵江以西,由亭子乡——白桥镇——禅林乡——八庙镇——阆中涧溪口——沙溪渡到阆中古城的一条州郡县官道。沙溪渡口也成为了当时的北津官渡,继而发展成为了北津镇。

由此可知,南朝刘宋永明七年的《隗先生石室记》所书刻的“阆中县东北有神山”和“于北津为立道宫”,可为阆中古城址于斯的力证。

再从阆中古城自古以来独有的山水城格局的记载来看:

唐太子李贤注《后汉书》孝安帝纪・第五载注:“东汉(孝安帝延光三年,124年)六月庚午,阆中山崩。阆中,县,属巴郡,临阆中水,因以为名。今隆州县也。”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逸文卷一在“阆中县”下记载:“阆中县,阆水纤曲,经县三面,县居其中,以此为名。”

唐・杜佑《通典》卷一百七十五・州郡五

在“阆中郡”下记载:“阆州(今理阆中县)…大唐为崇州,先天中改为阆州或为阆中郡(今郡城即古阆中城,名曰高城,前临阆水,郤据连冈)。领县九。”“阆中(汉旧县,有灵山、天柱山)”。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志第二十ー・地理四在“阆州阆中”下记载:“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日阆中。”

北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四十四・地部九在“阆山”下引“阆山”,《图经》曰:阆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按《名山志》云:阆山多仙圣游集焉。”

以上几则相关的较早载记,虽然试图以山以水来释“阆中”一名的由来,然而实际上却道出了阆中自古有城以来独有的山水城和谐交融的特色——“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一一从而也昭示出了阆中古城自古就城址于斯的既有历史。

另外,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六月,镇守阆中的巴西太守张飞被害,安葬阆中。唐代晚期的阆州刺史崔善在《巴西郡守张侯祠记》

中说:“自侯之死,迄今五百余年,土宇几更,慕田如故。”

北宋中期“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在《桓侯庙记》中说:“(阆)州(署)之东有张侯之家,至今千有余年,而庙祀不废。”

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六十七在“阆中阆苑”下记:“唐时鲁王灵夔、滕王元婴以衙宇卑陋,遂修饰宏大之,拟于宫苑,是谓之隆苑,其后以明皇讳,改日阆苑。”


“今郡城即古阆中城耶”——阆中城址小考

由上可知,作为纪念和祭祀的阆中张恒侯祠虽然在历史上代有培修,但作为张飞的墓冢却始终“墓田如故”,因此,张飞墓可为阆中古城城址于斯的标志和见证。再说唐初镇守阆中的鲁王和滕王相继宏建起的“隆苑”,它亦是因原有的“衙宇卑陋”而予以的宏建,由此亦可证唐之前的“宇”早就存在于斯了。

综合以上可查知最早的相关载记,它们从不同的层面反映了阆中唐代以前州郡县城城址的基本情况。这不仅是阆中自有城以来就城址于此的历史证明,而且也是不容置疑的固有的历史实情。这个实情就是唐《通典》所说的“今郡城即古阆中城”,也就是北宋《元丰九域志》所说的“阆中古城,本张仪城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