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才460億,在世界排名里居然在,市值4600億的阿里前面

阿里市值4600億美元,京東才460億美元,這是兩者之間比較正常的實力對比,而《財富》發佈的世界500強排名有很大的侷限性、片面性。

因為世界500強排名主要參考的數據是營業收入,去年京東集團營業收入為698.476億美元,世界排名139位,相比上年排名提升了42位;而阿里巴巴集團去年的營業收入為561.472億美元,世界排名182位,相比上年排名提升了118位。

京東才460億,在世界排名里居然在,市值4600億的阿里前面

而且,阿里巴巴去年的淨利潤為130億美元,而京東反而淨虧損了3.76億美元,兩大集團的盈利能力差距猶如天壤之別。

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商公司,阿里始終身處二選一旋渦中。

二選一是什麼?顧名思義,從兩個中挑選一個。電商行業的二選一,多發生在要求商家只能與兩個電商平臺中的某一個進行合作。

京東才460億,在世界排名里居然在,市值4600億的阿里前面

二選一併不僅僅是電商行業的特例,在音樂行業、外賣行業,都存在二選一現象。二選一的共同特徵是,在市場上佔有比較優勢的企業,利用自己有利的地位,強制性的跟自己交易對手做一些限制交易。

近日流傳,京東將收購刷爆朋友圈的懂秀帝APP,一雙雙上千元的耐克阿迪運動鞋,上萬元Lv香奈兒等奢侈品,在懂秀帝APP上不到100元,質量卻堪比正品?價格比毒APP還低了數十倍,讓球鞋鑑定師都愛不釋手。

京東才460億,在世界排名里居然在,市值4600億的阿里前面

全國女大學生勤工儉學,在懂秀帝APP上賣莆田鞋,月入過萬,而微信一對一交流女大學生店主,難道是京東開始嘗試新的社交電商了嗎?

由於互聯網平臺化的特點,即使看起來不存在競爭關係的企業,也可能因某個競爭問題面臨二選一現象。歸根到底,互聯網公司為了爭奪用戶,爭奪廣告群體,爭奪消費者的注意力,會產生激烈的競爭。

京東才460億,在世界排名里居然在,市值4600億的阿里前面

綜上所述,世界500強的排名更多的是一個噱頭,因為營業收入的多少不能並代表一個企業發展的有多好,而無法代表這個企業的潛力如何大,可以說參考價值極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