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剁手党”战绩不菲 合肥这三位贫困户笑了

今日凌晨,“天猫双11”96秒破100亿!

今天上午九点,面对“剁手党”留下的战绩,合肥的三位贫困户笑了!

笑呵呵: 我不担心梨烂在家了

11月11日上午九点,海宝村贫困户代邦新在记者面前笑了:他家的梨子也在双十一火了一把。

在长丰县双墩镇海宝村村委会里,工作人员杨珂正坐在电脑前盯着“海宝便民扶贫土特产小店”的订单,他告诉合肥在线记者:双11今日零点启动后到现在,小店共接到了4笔订单,最远下单的地点为湖北武汉。村委员接到订单后,直接联系村民,由村委员统一发货。这家“海宝小店”今年4月才在淘宝上线,是该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王世龙,一手操办起来的。记者在网站上看到:上架的商品有黄金梨、小龙虾、鸡蛋、土鸡、新鲜豇豆。目前通过“海宝小店”成功销售了产品的有8户,其中贫困户2户。

“这些都是双十一前我们从贫困户家中收来的农特产品,以前要么烂在地里,要么自己吃。”王世龙指着村委会里的十几箱黄金梨。因海宝村地处偏远,村里的快递业务只有邮政物流,平时近一点的,王世龙就自己开车送。

拥有375户、1200余人的海宝村,2016年12月才脱掉贫困村的“帽子”。

代邦新是海宝村的贫困户之一,以前,家里种植的黄金梨自产自销,常会为销路问题感到发愁。自家黄金梨在网店的走销,“不要让我们自己扛到外面卖,不再担心卖不掉烂在家。”代邦新微笑道。

笑哈哈:我现在抢手得很

11月11日上午九点,在肥东县牌坊乡兴一村的翠竹农场大棚里,许加壁边松土边与记者交流,捧着这里的贝栗南瓜,说话间隙里,时不时大笑着。

“刚听说今年的网上订单好得很,比去年增多了。现在我在这学了剪枝、治虫、施肥、育苗等等农业技术,好几家农场请我去,差不多每天都有活,现在收入好多了。”许加壁是村里的贫困户,但是因为参与到村里电商的生产环节里,她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许加壁今天工作的地点,是被网友称呼为“爱心瓜哥”的元运竹的农场,他正在里里外外忙着调度订单的配送。元运竹告诉记者,现在他有两个农场,附近5户贫困户都会来他这做工,尤其是许加壁,已经成为技术能手,是附近农场争相聘请的“红人”。

笑眯眯:我不怕小孩上不起学了

在肥西,当地本土企业“王仁和”的员工、官亭镇贫困户张华,在生产车间里从昨夜一直忙到现在,仍精神抖擞,她笑眯眯地说:“我们的订单量暴增,我这个月的工资也会暴增啊!”

“我们去年双十一当天网上销售就卖了200多万,今年按昨晚的势头,应该能超过去年。”公司的副总余柱介绍:网上产品已远销东南亚、美国、俄罗斯等地。

张华笑着说:“现在工资变多了,每年都在递增。我也不用担心小孩上不起学,老人看不起病了。”目前她在餐饮加工配送车间负责产品包装,每个月收入4500元,脱离了贫困线。

从长丰海宝村到肥东牌坊乡再到肥西官亭镇,合肥“双11”里,这些正在脱贫的贫困户都露出了真心的笑容。

记者了解到:合肥近年来围绕电商扶贫出台了各种相关政策。有电商合伙人扶贫模式、有“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你种我销、你养我卖”。根据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合肥市农产品电商扶贫特色馆上线农村电商经营主体108家,上线农村贫困户5190户。

面对“双11”,合肥的贫困户们开始笑着拥抱它,成为它的受益者。(合肥在线记者 石莉 王晓峰 周子涵 江琪 图/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