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消失的冬藏美食,只有在農村才能吃到,是什麼呢?

我國北方的農村,每年秋末冬初,家家戶戶都要冬藏,當然,我的家鄉也不例外,其中,有一樣就是農戶必備的藏品。

今天就和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是什麼呢?

即將消失的冬藏美食,只有在農村才能吃到,是什麼呢?

那就是酸菜。

做酸菜非常講究,工序複雜,耗時比較長。

首先是它的原材料,必須要用芥菜,外形和蘿蔔差不多。當然,如果遇上年景不好,芥菜欠收,不得已,也會用蘿蔔代替,但是味道差別還是很大的,哈哈,吃過的人都知道。

做鹹菜,只用芥菜的根部,俗稱芥菜疙瘩。而做酸菜,則用芥菜全株,老百姓非常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是絕對不會輕易浪費的。

即將消失的冬藏美食,只有在農村才能吃到,是什麼呢?

初冬,芥菜收穫以後,就要著手做了。現在,也只有在農村才能吃到這麼正宗的酸菜,因為製作過程中用的很多東西,正在逐漸消失。

一起來看看吧,過程中會出現哪些將要失傳的東西?

即將消失的冬藏美食,只有在農村才能吃到,是什麼呢?

即將消失的冬藏美食,只有在農村才能吃到,是什麼呢?

即將消失的冬藏美食,只有在農村才能吃到,是什麼呢?

1

清洗芥菜,去根鬚

把芥菜連根帶葉全部清洗乾淨,疙瘩上的根鬚去掉。

2

把芥菜疙瘩和菜葉分開

下一步要煮熟時,葉子易熟,而根部疙瘩不易熟,所以必須要分開。

即將消失的冬藏美食,只有在農村才能吃到,是什麼呢?

3

上大鍋煮熟

把分開後的根、葉分別上鍋煮熟。這個煮的度要把握好,時間短了,疙瘩不熟,時間長了,成品軟爛,影響口感。

圖片中的大鍋,是不是隻存在大家的記憶中?現在真的很再難見到了!

那就是這種口徑約一米左右的鍋,也只有在農村才能偶爾一見。

即將消失的冬藏美食,只有在農村才能吃到,是什麼呢?

即將消失的冬藏美食,只有在農村才能吃到,是什麼呢?

4

整理

把煮熟的菜葉像圖中那樣一把一把整理好,碼放整齊。

即將消失的冬藏美食,只有在農村才能吃到,是什麼呢?

即將消失的冬藏美食,只有在農村才能吃到,是什麼呢?

5

壓幹水分

在上面鋪上一層塑料布,放一塊大石頭,第二天才能進行下一步,用石頭的重量充分壓乾菜葉中的水分。

疙瘩要用專用的工具—擦床,加工成柳葉狀,同樣也要壓上石頭控水。控水的過程說起來簡單,其實卻是個漫長的過程,要持續至少8個小時,所以,一般都是第二天再繼續下一步。

6

切菜

把菜葉切成約0.5cm左右的丁,和疙瘩加工成的柳葉片混合均勻。

即將消失的冬藏美食,只有在農村才能吃到,是什麼呢?

即將消失的冬藏美食,只有在農村才能吃到,是什麼呢?

7

入缸

這裡用到的缸,大家見過嗎?是不是已經很久沒見過了?在農村,大家用的也是以前留下來的,在市面上,這種東西早就已經不賣了。一下子見這麼一排,和列兵似的,有沒有覺得很壯觀呢?

把混合均勻的芥菜放進缸裡,一層一層慢慢放,每放一層進去,都要儘量反覆按壓,排盡空氣,以防後期翻菜,腐爛變質。

即將消失的冬藏美食,只有在農村才能吃到,是什麼呢?

8

加水,隔絕空氣

全放進去以後,還要反覆按壓排氣,最後再壓上一塊圓形中間有孔的石頭。真是層層把關,生怕空氣沒排乾淨,翻菜變質,一切辛苦就全白費了。

最後再加水,水要沒過菜約20cm—30cm,第一次加水要稍微多加一些,因為多次控水的菜會吸收一部分,這麼多層菜,中間難免有空隙,也會有水分滲下去。

即將消失的冬藏美食,只有在農村才能吃到,是什麼呢?

在我們家鄉—山西晉城,酸菜餄餎,那可是非常有名,曾在中央電視臺《舌尖上的中國》專題報道,喜歡的朋友們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我,改天為大家分享。

這麼大的工程,只能在室外完成,至少要兩人合作,還用到那麼多失傳的東西,大家說,以後想吃個正宗的酸菜,是不是會越來越難?

即將消失的冬藏美食,只有在農村才能吃到,是什麼呢?

最後,我們再來一起數數,這個過程中用到了哪些將要失傳的東西,1、大鍋,2、缸,3、壓菜石頭,還有什麼,大家來幫我補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