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林深水美好“錢”景

走進福建,一路綠色在八閩大地綿延。11月6日至9日,在林深水美處,參加“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兩岸記者三明行”的14家新聞媒體21名記者與福建三明如期相遇。


綠色,是三明的底色。作為全國最綠省份的最綠城市,三明,森林覆蓋率高達78.1%,無際的森林、蒼翠的群山,是三明生態的真實寫照。


三明,名符其實的天然氧吧。全市森林負氧離子平均濃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4倍。


驅車泰寧,乘船出發,在大金湖採訪,湖光山色映入眼簾,兩岸記者讚歎不已。“第一次來三明,第一次來大金湖。原本以為就是一個湖,沒想到還有許多景點,感覺挺不一樣,真的挺驚喜。”中央電視臺記者王文良說。


三明的綠,綠得亮眼;三明的水,美得醉人。


臺灣華民通訊社大陸新聞中心主任林獻元說,前些年,他來三明採訪過林博會,但沒走出市區。“這次參加‘兩岸記者三明行’,也有了跟三明山山水水親密接觸的好機會,對‘中國綠都’也有了更為直觀的印象。”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今的三明,正加快森林康養產業培育步伐。


“如今人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大家對於健康的渴望越來越強烈,由此催生了康養產業的誕生和發展。三明的森林資源很豐富,又有文化、景觀、特色產業等諸多優勢,發展森林康養產業,未來值得期待。”東南衛視記者吳申說。


好風憑藉力。


發展森林康養產業,寶島臺灣有成熟經驗。“臺灣康養產業起步較早,已步入項目精緻化、需求多元化階段。明臺之間完全可以互相交流,相互促進。”臺灣《兩岸好報》記者宋智忱認為。


綠盈三明,孕育文明,鐫刻了悠久的時光印跡,在青水綠水中講述著一段段古老傳奇。


在泰寧李家巖、明清園、尚書第,在清流賴坊古村,在尤溪桂峰村、朱子文化園,兩岸記者一路探尋,為三明歷史的悠久、文化的燦爛所吸引。


王文良說,三明文化底蘊深厚,這對發展森林康養產業而言,肯定是一個加分點。“一個地方只有好山好水,而沒有文化積澱,會讓人覺得內涵不夠。”


青山綠水間,明臺合作情。在泰寧“耕讀李家”景區,清流縣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蘭花培植基地、賴坊千畝櫻花及茶葉種植園,記者們與臺青和臺商面對面交流,為明臺融合點贊。


“沒來不知道,真沒想到這麼多臺灣鄉親在三明創業,而且規模都還挺大的。如果他們的產業鏈條能夠延長一些,比如茶葉,就可以從種茶、採茶、加工入手,並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這樣可以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王文良說。


明臺融合,互利共贏。臺灣《中華農業報》特派記者張志傳說,明臺林業合作有很好基礎,在此基礎上,用好用活惠臺政策,嘗試吸引臺灣文創、農業、旅遊方面的優秀團隊,到三明來,在更多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在《海峽瞭望》雜誌社記者戎章榕眼裡,明臺融合,“情”字當頭。“在參訪中,我感覺到有兩點印象很深:一是三明用真情招商,二是臺商用情懷創業。”


吳申說,在臺灣,憑藉創意的應用結合,有機農業、休閒農業已經超出了原來農業生產的內涵,向更深層次延伸,也提升了綜合效益。“三明發展康養產業有潛力,也應在創意上多下功夫。產業發展了,也將給臺灣鄉親來三明發展帶來新的機會。”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


在兩岸記者眼裡,林深水美,無限“錢”景。三明,這顆海峽西岸的綠色明珠,正綻放奪目光彩……


來源:三明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遠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