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姐讲史
简单的说,魏延的表现太过强势了,除非诸葛亮在世,否则蜀汉没人能够压制住他,包括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以及后主刘禅在内。
比如说,诸葛亮的遗命让魏延撤退,魏延始终坚持自己的战略意图,坚决不肯奉命。我想当时即便是刘禅从成都发布撤军令,魏延也必定不会买账。
所以无论站在诸葛亮的角度,或者是刘禅以及诸葛亮接班人蒋琬的角度,魏延必死无疑。只有魏延死了,蒋琬才能真正意义的接替诸葛亮的位置。
魏延跟关羽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两人都是独当一面的军事帅才,是蜀汉两个不同的时期最出类拔萃的大将。
关羽早年逃亡在涿郡一带,适逢刘备在涿郡招兵买马,关羽便加入了刘备集团。之后凭借自己的才能与汗水,一步一步坐到了蜀汉第一大将的位置。魏延本为义阳人,以部曲的身份跟随刘备,也是靠着自己的才能与汗水,逐渐成长为了后蜀时期的第一大将。
早年,两人都是底层弱势群体,所以他们对普通士兵非常好,善于养兵。但是在对待官员士大夫的时候,两人并不友好,甚至常常自负看不起士大夫,喜欢搞内部矛盾。关羽因此兵败麦城身首异处。
魏延的悲惨结局,多少也受其骄于士大夫的性格所影响。蜀汉大臣杨戏在《季汉辅臣赞》中点评了蜀汉的肱股之臣。其中有一句是评价魏延的。原文如下:
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杨戏一语中的,究其根本,是魏延自己的性格在作怪。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他跟丞相长史杨仪的恩怨。两人彼此水火不容,常常闹得军营上下乌烟瘴气,矛盾重重。考虑到这两人都是自己的得力助手,诸葛亮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记得有一次,费祎出使东吴,吴主孙权喝醉了酒,无意说出了这么一段话:
杨仪、魏延竖牧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可想而知!魏延、杨仪两人内斗多么激烈,连远在东吴的孙权都尚有耳闻。孙权都知道诸葛亮死后,没人能够压制魏延、杨仪的争斗,会搞到蜀国大乱。诸葛亮作为千古智者,岂能毫无考虑?
诸葛亮对魏延很好,他非常依赖魏延的军事才能,每每重用魏延,将他培养成了后蜀时期的第一大将。魏延所享受的待遇,蜀汉众臣望尘莫及,刘琰与魏延不和,诸葛亮立马指责了刘琰。魏延拿刀威胁杨仪,杨仪哭告诸葛亮,诸葛亮不闻不问。
站在诸葛亮的角度,魏延是蜀汉第一大将,是蜀汉后期的支柱,他并不希望魏延死。但是正如孙权所说,自己死后,有谁能够压制住这个桀骜不驯的魏延呢?诸葛亮不得不为蜀汉的大局考虑。
诸葛亮的遗命: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参考,《三国志·魏延传》按理说,杨仪只是丞相府的一个属官,相当于诸葛亮的幕僚。在北伐军中,杨仪是没有资格暂领指挥大权的,最有资格接替前线指挥权的只有魏延。但是,诸葛亮并不放心,为了试探魏延,他决定先由杨仪代理。让魏延做断后将军。
难道在诸葛亮的心中,魏延之才,只适合做断后将军吗?显然不是的,他是在试探魏延,在自己死后,魏延能不能够遵从军令。站在诸葛亮的角度,他当然是希望魏延遵从军令的,因为他不希望蜀汉损失掉这个第一大将。
可惜的是,魏延始终是不服气,在他脑子里浮现了一万个“凭什么”。凭什么诸葛亮选的是长史杨仪?凭什么选的是自己的仇人?凭什么让自己给仇人保驾护航?该是自己应得的东西凭什么失去了?……
带着这一万个不服气,魏延怒气冲冲的跑回了蜀中,并沿途阻击杨仪。他希望刘禅可以给自己做主。他上告了杨仪的罪行。希望得到朝廷的支持。
但是刘禅、蒋琬等人怎么会支持他呢?接管北伐军的杨仪很容易就搞定了。如果让魏延击败了杨仪,接管了北伐军。蒋琬就该看魏延的脸色行事了。所以蒋琬、董允非常坚定的站在了杨仪一边,刘禅自然是听蒋琬的了。
最终魏延被钉上了反贼的名头,不但自己身首异处,还被杨仪泄私愤夷灭了三族。魏延谋反一事,肯定是被冤枉了。如果他想要谋反,绝不会自己往虎口里送。他可以联结曹军,为自己争得政权。他也可以返回汉中,整顿军马自立为王,没必要操之过急。
在《三国志·魏延传》中,我们可以得知,魏延的冤情,最终应该是沉冤得雪了。原文如下: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陈寿只不过是做了一个整理,魏延没有反心的说法,在当世的史料中,已经是有记载的了。
如果魏延不死。对蜀汉未必是好事,首先是内斗问题。别以为只有一个杨仪跟魏延争斗。其他的蒋琬、董允等人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同样不会坐视不管,而且他们都会站在杨仪一边。即便最终魏延取得了胜利,也只会给蜀汉留下一个烂摊子。
在不内斗的情况下,魏延接替诸葛亮,蜀国只有两种可能。要么速胜,要么速亡。因为魏延的野心很大,跟诸葛亮谨慎有余的性格截然不同。这种性格有两面性。玩的好就有可能助蜀国速胜,玩的不好则是加剧蜀汉的灭亡。
爱尚文史
题主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正确,诸葛亮没有想杀死魏延,事实上是他一直在保护魏延,魏延之死还是他自己太会作了。
确实,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在临死前预料到魏延会造反,所以给马岱留下了密令,让他杀死魏延。不过这仅仅是演义里的情节而已,根据《三国志》记载,因为魏延作战勇猛,所以诸葛亮不仅多次命他为先锋加以重用,还一直对他很偏袒。
魏延为人高傲看不起人,经常和同僚冲突,特别是和杨仪的关系势如水火。魏延甚至会在讨论军务时公开拔剑威胁要砍死杨仪,这种行为可以说非常恶劣,换成其他人是魏延上司,估计魏延不死也早就被免职了。
不过诸葛亮对此都予以了容忍,甚至在诸葛亮临死前预计到了魏延可能会抗命,拒绝撤退,也只是交代让魏延断后,如果他不服从命令,那么就不用管他。应该说诸葛亮这个方案是在尽可能减少蜀军损失和保全魏延之间选了一个折中点,可见他对魏延的包容。
然而魏延的举动还是超出了诸葛亮的预计,在得知诸葛亮的死讯以后,魏延要求前来通知他的费祎和他一起联名夺取军权。在夺取军权失败以后,魏延更是起兵攻打杨仪。虽然魏延本意并非是造反,但是他的这种行为已经形同造反。
所以在刘禅接到杨仪和魏延互相揭发对方造反的奏折以后,董允、蒋琬等人都支持杨仪,而魏延手下的士兵也不愿意支持他,纷纷散去,魏延因此兵败身死。
不过魏延即使不起兵,那么他的结果也不会太好,更不会对蜀汉局势起什么影响。
魏延的坏脾气不是一两天了,大家都心里有数。诸葛亮一死,其他人都没把握驾驭魏延。这种情况下即使他老老实实按照诸葛亮的安排退兵,事后不管谁掌权,都不可能像诸葛亮一样重用他,更不可能让他掌握兵权,安排一个闲职让他靠边站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而以魏延的暴躁脾气,他多半不会安于现状,还会和原来一样口出怨言,和人冲突。不过没了诸葛亮的保护,他的这种行为就只能是取死之道,所以早晚还是一个死字。
因此即使魏延不起兵,他最好的结局也就是坐冷板凳养老,更大的可能还是死,无论那种结果都不会对蜀汉局势产生什么影响。
不沉的经远
如果你指三国演义这本小说,诸葛亮确实是计杀了魏延,从最早认定魏延脑后有反骨开始,诸葛亮就一直对魏延不感冒,在诸葛亮阳寿将尽时,魏延又踢灭了诸葛亮为自已续命的七星灯,最终诸葛亮去世。
在去世前,诸葛亮安排好了锦囊妙计,让马岱乘魏延大叫三声谁敢杀我时,一举砍杀了魏延。
好吧,这是三国演义,完全是虚构的情节,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对魏延恰恰与小说中相反,不仅没有杀魏延,而且诸葛亮最器重的军事人才就是魏延。
下面开始讲历史,不谈三国演义。
魏延是个人才,尤其是军事人才,谁也无法否认,刘备将魏延从自已的部曲一路提拔为牙站将,最后破格提拔为汉中太守 、镇远将军,意昧着什么?
刘备提拔魏延的过程,用今天的话说相当于:将士官提拔为团级干部,然后再破格提拔为军分区司令员,这种速度,古今罕见,如果刘备不死,估计魏延就是蜀汉的大将军你信不信?
刘备任用人才的眼光不用怀疑,从魏延的表现来看,确实也值得,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当政,诸葛亮用人的眼光你也不用怀疑,不要老拿马谡说事,诸葛亮一生就用错了一次马谡,但提拔了蒋琬、费祎、董允、姜维等人,哪一个不是名相名将呢?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整个蜀汉除了刘备最器重魏延外,就当属诸葛亮最看重魏延。征西大将军魏延与车骑将军刘琰发生争执,诸葛亮偏向魏延,责令刘琰向魏延道歉,要知道刘琰是车骑将军,资历和地位是在魏延之上的,诸葛亮偏爱魏延才会如此做。
丞相府长史杨仪与丞相司马魏延发生争执,相当于丞相府的秘书长和丞相府首席武官发生争执,魏延多次拿着刀在杨仪面前比划,威胁杨仪,可是诸葛亮不但不处罚魏延,反而在中间当和事佬,要不是诸葛亮偏爱魏延,以诸葛亮执法一视同仁的原则来看,魏延早就被罚了,可是并没有,整个诸葛亮当政期间,魏延从未受到过处罚,反而是不断加官晋爵。
诸葛亮准备北伐进驻汉中时,魏延被封为丞相府司马、凉州刺史,北伐期间,魏延曾独自率领一支偏师大破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的军队,因功魏延被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要知道南郑就是当时的汉中核心地区呢,这里是魏延的封地呢。
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因为病重,在临死前安排好了后事及人事安排,诸葛亮让杨仪率领大军,让魏延和姜维断后,让蜀汉大军全部撤退回成都。
诸葛亮这样安排,不仅没有计杀魏延的意思,反而有保全魏延的意思。
首先兵权绝对不能给魏延,诸葛亮对魏延再清楚不过,如果兵权给魏延,那蜀汉大军就不可能遵照遗命撤退回成都,如果不撤退,蜀汉就有亡国之忧,魏延虽作战勇猛,但不能听从别人意见,而且与他人合不来,这样北伐就成了孤军,势必失败,况且北伐还要考虑后勤补给等各方面的因素,魏延是处理不来这些事的。
兵权给杨仪是一个折中方案,杨仪是长史,相当于丞相府秘书长,最高文职,当时蒋琬不在前线,费祎是司马,姜维是护军,资历都不足,只有杨仪了。
其次,诸葛亮让魏延断后,是为了保全魏延,魏延如果真有什么不满,他在最后面也不会影响蜀汉主力撤退,如果魏延在最后面不听从命令,诸葛亮的意思估计就是由他去了,留在汉中也行,只要不捣乱,这就是保护魏延。如果魏延充当撤退前锋的话,万一有个不想撤退的举动,不是影响到全军了吗?
最后,魏延之死是杨仪公报私仇,与诸葛亮没有关系,诸葛亮也没有想到杨仪居然这么狠毒。
魏延是不对,但罪不致死,魏延在撤退过程中,赶到杨仪军的前面,烧毁了栈道,然后杨仪先派王平去讨伐魏延,王平只是喝散了魏延的军队,之后杨仪派马岱追杀魏延,砍了魏延的脑袋,还灭了魏延的三族,杨仪太狠了。
魏延之死,根本就是杨仪公报私仇,与诸葛亮没有关系,诸葛亮再聪明,也没有想到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如果魏延不死,估计在蜀汉也得不到重用了,因为执政的蒋琬、费祎、董允等人,对魏延都不是太看重,或不敢用,而这些人的决定直接影响到皇帝刘禅的决定。
魏延在临死前,曾向朝廷上书说杨仪要谋反,同时杨仪也向朝廷上书说魏延谋反,当时在朝廷的蒋琬和董允等人选择相信杨仪,认定魏延谋反,这倒是并不是说蒋琬等人信任杨仪而不相信魏延,根本原因是魏延是武将,杨仪是文官,自古只有武将谋反,哪有文官造反的。
既然魏延已经被定性为谋反,那么即使魏延不死,估计也要下监狱,就算后来查清楚了事实,魏延没有谋反,估计也不可能为魏延平反了,因为朝廷的决定不好轻易更改,况且魏延在蜀汉除了刘备和诸葛亮喜欢外,其他所有人都不喜欢。
魏延最好的结局就是被贬为庶人,不再担任蜀汉任何职位,终老一身,跟李严一样,总之重用是不可能的了。
至于蜀汉会如何?我的结论是:没有任何变化,魏延死不死,都不会影响蜀汉的变化,自从魏延不听诸葛亮安排 ,擅自烧毁栈道开始,魏延就不可能再在蜀汉有所作为,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性格高傲,无法相处,另一方面是魏延居功自傲,谁也不服。
因为除了刘备与诸葛亮外,蜀汉不会再有人重用魏延,因为驾驭不了。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诸葛亮临死之前并没有留下计谋要杀魏延,但是魏延确实是诸葛亮死了之后不久便被马岱砍了脑袋,这里面有没有诸葛亮的用意呢,我想是有的。
简述魏延被杀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病逝在五丈原前,临终之前召集杨仪、费祎、姜维议事,要求在他死后全军撤退,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断后,就随他去。
诸葛亮病逝后,杨仪等人按令撤军回蜀地,魏延大怒,说道:“北伐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因为诸葛亮一个人死了而中断呢?不是还有我魏延吗?”众人不听继续撤军,魏延没脾气了,同时对诸葛亮安排他断后非常不满,在他看来,他是跟随刘备打过天下而且颇受刘备重用的,资历比杨仪、姜维等人高太多,凭什么给他们断后。于是魏延率领所部先于杨仪撤军。于是就出现了杨仪、魏延两路大军往成都进发的情况,两者都给成都报信,说对方谋反。
在成都的刘禅慌神了,两路大军谁谋反他都吃不消,而且还不知道是谁真正谋反,于是他问董允、蒋琬等人,两人异口同声地说杨仪肯定不会谋反,那么结果不就显而易见了。
魏延大军先一步赶到了南谷口,列阵“迎接”杨仪大军,杨仪先锋王平大声质问魏延,“为什么诸葛丞相尸骨未寒,你就要叛乱?”并且好言相劝魏延大军,凭借诸葛亮在军队的影响力,魏延所属大军纷纷倒戈,魏延只得带着数人落荒而逃,随后被马岱追上斩杀。
这就是魏延被杀的全过程,细细一品味,魏延被杀其实是必然,也是诸葛亮一手造成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蜀国已经没有魏延的位置了
诸葛亮任丞相期间,军政大权一把抓,无论是朝政还是军政,他都做了充分的安排,保证即使他死了,蜀汉还能按照他设计的蓝图走下去,那么在这份蓝图里有魏延的位置吗?抱歉,真没有!
这一点从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可以明显看出: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出师表》
朝政方面,诸葛亮举荐的接班人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军事方面举荐的是向宠,如果说姜维是因为还没有投诚没有出现在《出师表》中,那么作为刘备重视的将领,从荆州就跟随刘备,而且能力也突出,正值壮年的魏延为什么没有出现在诸葛亮的蓝图里?原因后面分析,反正就是蜀国已经没有魏延的位置了。
2、不容于诸葛亮的政治集团
反观杨仪、费祎、蒋琬、姜维等人,都是诸葛亮的心腹,他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政治团体,这也是刘禅询问谁造反的时候,蒋琬等人那样回复的原因了。
政治上党同伐异是天性,面对一个资格比自己都老,掌握军权的将军,而且还一直对诸葛亮,对自己这个团体不服气的魏延,除掉他是杨仪、费祎等人最好的选择,而且从诸葛亮最后的布置来看,也是默许了。他没有召集魏延来议事,而且让魏延断后,这明显将魏延排除在外,此外最后一句“随他去吧”,虽然没有明言,意思就是如果他不听话,你们自己看着办,想杀就杀吧!
政治智商低得可怜的魏延哪有想那么多,凭着武人的直爽,竟然不听号令私自行军,还占据关隘不放大军入城,坐实了谋反的罪名,最后被杀。
所以综上来看,魏延不在诸葛亮的规划中,对于这样一个不利于掌控的将军,诸葛亮默许杨仪等人把他干掉。
为什么备受刘备看重,而且是蜀国后期难得的大将,魏延为什么不受诸葛亮看重呢?
1、魏延不服诸葛亮管理
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中,我们都知道,刘备驾崩后,诸葛亮就掌握了蜀汉全部军政大权,蜀国上下无不信服,除了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以及魏延,没过多长时间李严就因为不配合诸葛亮北伐被流放。
魏延仗着自己打仗有一套,而且是先帝重臣,所以想和诸葛亮分庭抗礼,在北伐的过程中,多次提出和诸葛亮不同的意见,影响诸葛亮的权威,这些都不被诸葛亮所喜,自然就不受诸葛亮看重。
2、两人的军事理念相差甚远
诸葛亮行军打仗颇为保守,稳扎稳打,而魏延则更为激进,比如子午谷奇谋等,整体来看诸葛亮是用统帅高度的战略眼光来看北伐,魏延更多是从战役角度来思考问题。现在很多人贬低诸葛亮不会打仗,推崇魏延,如果用魏延的计谋,说不定早就拿下长安了,这些都是很片面的看法。
三国时期,蜀汉最弱,魏国最强,这代表什么?代表魏国输得起,蜀汉输不起!
魏延贡献的奇谋有当年韩信“暗度陈仓”的风韵,但是战争最大的特点就是“天有不测风云”,“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没能打下长安,那个地方可是曹魏腹地,魏延的大军想要退回来就很难了,最坏的结果就是全军覆没,那对蜀汉的打击就太大了。有人说诸葛亮北伐不也是都失败了吗?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诸葛亮还是把主力带回了蜀国,并没有伤及蜀国的根本。
再退一万步讲,魏延成功了拿下长安就意味着胜利了吗?曹魏都城在洛阳,长安距洛阳还有函谷关、弘农等地,长安防守薄弱,洛阳可是有曹魏大军的,所以以长安进攻洛阳并不现实。那么以长安作为前进据点长期经营呢?也不现实,因为长安守不住!
蜀军占据长安之后,将面临曹魏洛阳方向、上党方向、甘凉方向三路围攻,而长安与成都隔着千重山,后勤补给困难,没有办法得到成都平原的有效支持,所以在三路围攻下长安就会变成孤城,到时候想要撤退都不可能。
所以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压根就是武夫的肤浅计谋,反观诸葛亮,通盘考虑,不仅要拿下长安,还要拿下甘凉地区,让长安没有后顾之忧,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魏延没有死,那会有什么后果?这就要看两派斗争的情况了。
1、杨仪、费祎等完胜,魏延完败
其实这种情况等同于魏延被杀,杨仪等人掌握蜀军政大权,就按着历史来走。
2、双方平手,杨仪、费祎等人占优
这种结果就是魏延占优一部分兵权,但是无法主导北伐等大事,蜀国还是后诸葛亮集团来把控,整体上会按照诸葛亮生前的态势来走,但是将相不和,北伐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3、双方平手,魏延占优
此时魏延掌控了蜀国全部军事大权,主导北伐事情,那么蜀国的国运就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以魏延激进的军事风格,好走险招,也许会出奇制胜,取得一定战果,但是他面对的是老奸巨猾的司马懿,魏延比拼计谋能有几成胜算就不好说了。如果一次全军覆没,也许就能直接导致蜀国灭亡。
4、魏延完胜
这一点最可怕,因为魏延本身政治能力很低,并没有能力管理好蜀国,最终可能让蜀国四分五裂,甚至可能出现改朝换代的情况,如此事情参照何进、董卓等人。
总结一下,魏延就是一名一般优秀的武将,但是因为和诸葛亮不对付,所以没有进入诸葛亮的“白名单”,也是考虑自己死后万一魏延做大,对蜀国极为不利,所以诸葛亮也默许了杨仪等人杀掉魏延。
荣耀历史
诸葛亮计杀魏延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蜀汉的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
魏延是坚定的北伐者,其坚定程度与诸葛亮别无二致。但魏延的问题有两点:第一,魏延的资历太老,诸葛亮死后,没有人能够制约他;第二,魏延的军事策略太过冒险,与诸葛亮稳扎稳打的风格完全格格不入。一旦魏延的军事主张付诸实施而又失败,将给蜀汉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从军事角度说,守正出奇或许可以获得战役层面的胜利。但是,从长久的后勤和政治角度来说,胜利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即便按照魏延的打算,能够拿下长安,战线拖得太长,后勤也将成为很大问题。当曹魏从中原抽调的援兵进攻长安时,尚未攻取的陇右又可能从背后给蜀汉军队造成夹击之势。所以,魏延的计策对夺取长安或许有帮助,但是对蜀汉来说,军事和政治的风险都太大。这是诸葛亮要除掉魏延的原因。
如果魏延不死,蜀汉有可能会提早灭亡。我认为有两种可能:第一,蜀汉内部分裂。魏延肯定是不会服从与姜维和杨仪的,而后者也不会服从魏延。所以,蜀汉如果分裂,这内战打不打,都会让国力迅速削弱,给外敌以可乘之机。
第二,魏延成为北伐的领导者,并按照他的想法付诸实施。即便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在政治方面,魏延是没有什么建树的,所以他无法改变连诸葛亮都改变不了的蜀汉内部政治斗争的问题。在之前的回答中,就蜀汉内部三派势力的斗争问题已经做过很多说明了。连诸葛亮都搞不定的内部不团结问题,魏延也不会做得更好。所以,即便拿下长安,在后面的治理方面也不会有什么起色。而且,国家小搞搞内斗还好说,国家大了还内斗,就会迅速土崩瓦解。
即将有文化的新青年
诸葛亮死后能够计杀魏延?听起来确实比较搞笑。如果要杀,活着的时候不杀?等着死后杀?纯属无稽之谈。魏延生性是有点猛将的性格。桀骜。但是不至于诸葛亮杀掉。因为武将本身就稀缺。诸葛死后杀掉魏延确实不可信。我觉得比较可能的是诸葛亮死后,那些臣子为了争权夺利,用诸葛遗命方式杀掉了魏延。魏延在刘备时代就受到重用,可见其能够独当一面,本领资历比姜维不差。更何况姜维是从魏营叛变而来。如果魏延不死,肯定是在蜀国的影响力比姜维甚至诸葛亮要大。蜀国的政治格局,那就是在刘禅领导下,魏延作为武将第一统领蜀国全部武装力量。可是姜维往哪里放。这就决定了姜维必须要除掉魏延才能坐稳蜀国总司令的位置。在武将稀缺的蜀国,杀了魏延只能是让蜀国力量受损,但是他们宁可让国家虚弱也要内斗。蜀国焉有不亡的道理。自从魏延死后,蜀国就注定了要灭亡。
老松探索
题主的这个提问很显然受到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在正史中,诸葛亮是没有想过要杀魏延的,只是后来的事情发展超出了他的预料,既然诸葛亮已经去世,魏延的结局也就不受控制。
至于魏延不死,蜀国的发展同样会灭亡,这是蜀汉,东吴和魏国三者之间的实力决定的,非人力可以扭转。那么我们一起细细分析一下。
诸葛亮为什么要计杀魏延?
谈起魏延,就联想起反骨仔,数百年以来,在罗贯中的宣扬之下,魏延已经是反骨仔的代名词。设计诛杀魏延让人觉得诸葛亮不愧智谋多变,即使去世后也能够算到魏延造反,其实这真的有些误会诸葛亮,误解魏延。
诸葛亮自始至终就没有想过要杀魏延,而魏延作为后期军中数一数二的大将,能够独当一面,诸葛亮无论如何是没有想过要杀他,而是一直把他当作自己的左臂右膀来看待,怎么会想杀他呢?
第一,魏延的能力和忠诚是经得起考验的。
1.魏延的能力。魏延跟随刘备的时间比较早,应该是在荆州的时候,魏延就已经投靠刘备,而且魏延还是带着部曲投靠,并非白身来投。
刘备平定益州的时候,魏延屡立战功,被封为牙门将军。牙门将这个职位是给予那些作战勇敢,作风彪悍的将军,他们常常带队先登,先行破敌。
刘备在选择汉中太守的时候,也是亲点魏延防守汉中,而魏延确实不负众望,在防守汉中的十年中,一直稳如泰山,为蜀汉建立和稳定立下不朽功勋。
2.魏延的忠诚。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失汉中则益州门户大开,正所谓唇寒齿亡的关系。刘备慧眼识人,力排众议,放弃众望所归的张飞,而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由此可见魏延的忠诚是毋容置疑,也是经得起考验的。
第二,魏延被杀更是一场权力斗争。
诸葛亮虽然没有想过要杀魏延,但是魏延也确实死于诸葛亮之后,而罗贯中很好的利用了这个事实,将他们很好的串联起来,让人误以为诸葛亮真的设计杀害了魏延。
1.魏延被杀的背景。公元234年,诸葛亮的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好,这个时候虽然还没有撤军,但是已经在安排后事,比如死后谁来接替他支持大局等等。
在他去世后,刘禅也是根据诸葛亮的遗嘱来执行,比如让蒋琬和费祎先后执政,大体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在职权上有些差异,但是总体来说还是遵从诸葛亮的意愿来做。
2.魏延被杀的原因。诸葛亮的遗嘱安排上还是有些缺陷,比如死后撤军问题上就显得不伦不类,将军中数一数二的大将魏延安排断后,却让长史杨仪来负责护送灵柩回汉中,这样就明显有压制魏延的举动。
这个先后顺序的安排激化了魏延和杨仪的矛盾,如果以前只是言语上冲突,那么这次就是实际权力的争夺,在没有诸葛亮的压制之下,这样的争夺就更具有危险性。
在面临选边站的情况下,以费祎为首的文官体系站到了杨仪这边,从而让魏延孤立无援,促使魏延不得不以武力的方式来解决。
失去大义的魏延在杨仪等人的反击之下溃不成军,最后兵败被杀,全族被诛。
3. 魏延被杀的后果。军中地位仅此于诸葛亮的魏延被杀后,蜀汉权力交接变得顺利多了,没有了军中实力人物的羁绊,蜀汉的政权也彻底转到文官系统手中, 权力制约得以体现,从而确保局面得以保持平衡。
如果魏延不死,蜀汉会怎样?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亮病困,与仪及司马费祎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由此可见,摆在魏延面前有三条路,这三条路决定了魏延以后的人生道路。
第一, 遵从诸葛亮的安排,为大军断后。
在主帅诸葛亮去世的情况下,蜀军人心惶惶,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将领来断后,确保大军能够顺利的离开前线,否则一旦遭到司马懿的追击,后果不堪设想,由此诸葛亮安排了魏延来做这个事情,这个安排也是比较合理的。
假设魏延能够遵从这个安排,就说明魏延具备一个为将为帅的基本能力,有一定的大局观,明白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情,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想着如何建功立业,置全军于危险境地。既然能够为了蜀汉的未来着想,牺牲个人权力,那么魏延本人就会得以善终。
对于蜀汉来说,魏延不死,蜀汉就多一个屏障,多一分稳定, 但是这份屏障并不能够有效的改变蜀汉,东吴和曹魏之间的实力对比,并不能够阻止蜀汉最后灭亡。
第二, 不遵从诸葛亮的安排,意图夺取蜀汉军队的最高指挥权。
诸葛亮的遗嘱非常明显,那就是将处于军中第二位的魏延依然放在第二位,不论是杨仪执政,还是蒋琬,费祎执政,以魏延为首的武人必须处于从属地位,不得凌驾于文官之上,这是诸葛亮最后遗嘱安排的精髓所在,可惜魏延没能懂诸葛亮最后的安排,最后落得身败名裂。
第三, 魏延起兵反叛,投靠魏国。
这条路对于魏延来说,他应该是从来就没有考虑过。从追随刘备入川开始,到诸葛亮去世,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二十年了,风餐夜宿,出生入死,为大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断然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背叛曾经奋斗的蜀汉,更不会去投靠敌国魏国。
综上所述,诸葛亮从来就没有计划要杀过魏延,更不会死后部署这样一个惊天计划。而魏延之死其实就是一场蜀汉内部的权力斗争。
其实此时,在身边只要有一个可靠的谋士能够从中转圜一下,一切就不会发生,魏延更不会起兵内讧。那么这样征战沙场,为国出力的魏延就不会死得这样不明不白了。
笑看三国风云
魏延,字文长,三国时期蜀汉仅次于“五虎上将”的将领。刘备入川时,作战勇猛,立下了赫赫功勋。尤其是在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上将”相继去世后,魏延堪称第一大将。不幸的是,他性格孤傲,人缘不太好,诸葛亮死后,惨遭长史杨仪杀害。下面笔者从三国演义的角度,作简要分析。(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演义中魏延第一次出场在第四十一回,背景为刘备和诸葛亮在火烧博望坡,拒绝曹操的劝降后,率领十万来到襄阳,遭到蔡瑁、张允拒绝入城。此时,魏延看到十几万难民,训斥蔡瑁、张允的恶行,自发接应刘玄德。虽然此时魏延因局面太乱,并未真正投向刘备阵营,而是远走高飞。从这里可以看出,魏延是有造反传统的,他轻易背弃旧主,转投向刘备。连曹操都仰慕的荆州大将文聘虽然不爽刘琮投降,为了自己心中的道义,并没有反叛荆州,仅仅是感到屈辱。诸葛亮正是凭借魏延轻率反叛荆州,而得出魏延生有反骨,随时都可能反叛。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 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认得我大将文聘么?”
虽然魏延在投靠刘备后,南征北战,抛头颅洒热血,诸葛亮始终害怕其因形势而生反叛之心,针对魏延,限制使用,没有真正放开手使用。他害怕自己死后,杨仪和姜维等人镇压不住魏延,致使其反叛投降魏国,或者直接挥师攻打蜀汉。姜维毕竟是从魏国投诚来的,而魏延是荆州从龙的老人了,单靠姜维是无法令魏延信服的。因此,诸葛亮为了蜀汉江山的稳定,才忍痛定下除掉魏延之计,在魏延露出反意之时,一直追随其的马岱出其不意斩杀之。马岱是西凉马超的堂弟,也是出身名门,一直跟随者魏延鞍前马后,这就令人疑惑了,原来是接受了诸葛亮的秘密任务了。
而按照裴注引《魏略》所记,诸葛亮并没有流漏出要除掉魏延的想法,反而委以重任。诸葛亮在病重时,交代魏延身后事,让其谨慎坚守,代替自己管理军队,秘不发丧,为稳定军心,顺利撤退。魏延也是遵照诸葛亮的遗嘱办事的,一直到了褒口,才宣告丞相已死,为其发丧。没想到丞相府的小小长史杨仪因和魏延早有恩怨,此时看到其暂摄军事,害怕为其所害,于是造谣说魏延想带着军队投降曹魏。
这样,他就名正言顺地攻击魏延本部。然而,魏延本来就是被冤枉的,为了保存蜀汉军队不至于自相残杀,只逃不战。杨仪得寸进尺,派遣马岱追杀魏延,最终杀害。魏略曰: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
《三国志》陈寿本传记载,在丞相诸葛亮死后,魏延与长史杨仪的矛盾全面爆发,不可调和,并兵戎相见。魏延并不是要投奔敌国,也没有想要造反,也是按照诸葛亮的遗计向蜀汉撤退,只是看不惯长史杨仪,与之争权,失败被杀。《三国志》记载: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通过上面三国演义、裴注引《魏略》、《三国志》陈寿本传三个不同的记载,虽各有不同,但有一个事实,即魏延和被杨仪争斗失败被杀的。杨仪和魏延素有矛盾,诸葛亮在世时,还能调和,压着他俩。诸葛亮死后,他俩的矛盾全面爆发,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笔者个人认为,《三国志》陈寿本传所记载的比较符合事实,魏延和杨仪仅仅是两个人意见不合的内部争斗,扯不上投敌叛国这样的重罪。魏延和魏国军队征战多年,有着血海深仇,不可能轻易投奔魏国。魏延是蜀汉后期的顶梁柱,如果他投敌,蜀国分分钟被灭。
演义中诸葛亮为何杀魏延,事实上真的是魏延不死蜀国必亡吗?而三国演义中,魏延因诸葛亮的遗计而亡,是丞相未雨绸缪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蜀汉,神话了诸葛亮。至于魏延不死,蜀国必乱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魏延已死,蜀国并没有乱,无法得出魏延不死,蜀国必乱的结论。
总之,如果魏延活着,蜀国也不一定会乱。
历史茶馆儿
魏延沒有死蜀漢有希望北代曹魏收服失地復興大漢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