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冰球”,駝背上的激戰

寬闊的賽場上,英姿颯爽的選手們騎著駱駝,足蹬長靴,手持球杆,將輕巧的駝球迅速擊出;威武的駱駝前驅後馳,與選手們完美配合,完成一次次漂亮的進球……這就是蒙古草原上的一種特殊運動——駝球。如果你觀看過駝球比賽,一定會被這緊張刺激的場面所吸引。



草原上的“冰球”,駝背上的激戰


駝球是一項與眾不同的體育競技項目,由運動員和駱駝相互配合完成。2014年,經國務院批准,蒙古族駝球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那麼這項運動是如何起源的呢?這還要從烏拉特戈壁的一個胖墩官員的減肥故事說起。



草原上的“冰球”,駝背上的激戰


傳說很久以前,烏拉特戈壁有一個治理有方的官員,頗得當地牧人的好評。但是他有一個好吃懶做的壞習慣,久而久之,身體變得異常肥胖,下巴的贅肉垂到胸前,圓滾滾的大肚子連到了膝下,再強壯的馬也馱不動他那肥重的身體了。但是作為地方官員,他要經常深入畜群點,瞭解民情,調解糾紛,處理各種問題,奈何一動就氣喘噓噓,走不了幾步就汗如雨下,每次出門,都需要幾個人七手八腳把他扶上駝背或放在勒勒車上。這位官員對自己的肥胖非常焦急煩燥,試圖節食減肥,但脆弱的意志總是抵不住美食的誘惑,只好到處尋醫問藥,求神拜佛。

草原上的“冰球”,駝背上的激戰


給官員看病的郎中、術士、僧人、老道一撥接著一撥地來,官員吃了無數的藥,可肥胖的症狀絲毫沒有緩解。一天,有一個遠方的喇嘛,說有辦法能讓這位官員體重下降,官員急切地說:“有什麼神丹妙藥?快拿出來讓我嚐嚐!”喇嘛告訴他道:“你根本就沒有得病,不用服藥。而是身上著伏了魔怪,纏繞在你身體上,才讓你貪吃貪睡,變得如此肥胖。”官員一聽有魔怪伏身,心中更加害怕:“這可怎麼辦?大師您一定給我想想辦法啊!”“辦法是有的,就看你有沒有決心和毅力。”“只要能把魔怪從我身上清除掉,就是讓我上刀山下火海我也願意。”官員這次是真的下了決心。



草原上的“冰球”,駝背上的激戰



接著,喇嘛連續七天七夜誦經唸咒,東一把西一把地在官員身上抓來抓去,彷彿捉到了什麼東西,然後狠狠揉入駝毛中,使勁地搓了起來,最終搓成一個結實的球體。喇嘛要官員每天早晚各用兩個時辰騎著駱駝全力擊打這個駝毛球,打到七七四十九天,魔怪才能徹底消滅。就這樣,官員堅持每日擊打毛球。喇嘛擔心時間長了他會感到孤單和枯燥,就讓他的部下也加入到這項活動中。果然付出就會有回報,經過一段時間,這位官員的身體明顯瘦了下來,吃得也香了,睡得也穩了,精力也比以前更加旺盛。這之後的一天,官員決定好好犒賞一下喇嘛,卻發現喇嘛已經遠走他鄉,到現在也沒人知道喇嘛叫什麼名字、住在什麼地方。而這個驅魔除怪的獨特方式,被人們當作強身健體的活動保留了下來。



草原上的“冰球”,駝背上的激戰


起先,駝球只是民間組織的競技遊戲,沒有嚴格的比賽規則,只要場地稍加平整即可開展,簡單易行,深受廣大農牧民群眾的喜愛,因此迅速在草原上風靡。後來經過不斷髮展和完善,形成了獨特的競賽規則。駝球比賽場地寬100米、長150米,門寬3米、高2米,參賽的兩支隊分別有6名隊員,其中正式上場的5名、預備1名,駝球手們手拿長1.3—1.5米的球杆打球射門。比賽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雙方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比分相等則以互射點球決定勝負。比賽時,雙方球杆高舉相碰,表示球賽友好開始;雙方球杆放平分開相舉,表示球賽結束。


草原上的“冰球”,駝背上的激戰


除了運動員,駝球比賽中另一位“重量級”選手就是駱駝。駱駝素有“沙漠之舟”的美稱。有文字報道,駱駝能負重一百多公斤,每天走五六十公里,可連續走四五天。用於駝球的駱駝,要經過挑選,以身軀高大、勻稱、四肢修長者入選,然後經過訓練,才能參與比賽。從影視上看,負重駱駝在沙漠中行走顯得蹣跚穩健。但是參加駝球比賽時,駱駝的行動速度每小時可達十多公里,衝刺時每小時可達六十多公里。比賽中球手除可採用多種合理技術擊球外,還可利用駱駝掩護或者合理衝撞。因此,這個項目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和競技性。



草原上的“冰球”,駝背上的激戰


在內蒙一些地區,每逢喜慶節日,如那達慕大會、春節等,都會舉行駝球賽,日益興盛的駝球賽事還帶動了牧民民間體育運動的發展。目前,烏拉特後旗已組建駝球代表隊有30支球隊,300多位傳承人。2006年,中國內蒙古第一屆駝球邀請賽在烏拉特後旗盛大開幕,此後,該旗每年舉辦一次國際邀請賽。此外,烏拉特後旗還多次參加過蒙古國駝球冠軍聯賽,被譽為“中國駝球之鄉”、“中國駝球搖籃”。


草原上的“冰球”,駝背上的激戰


駝球這項運動既強身健體,又充滿了趣味性,無疑是很好的消遣方式。願這項運動能夠更好地傳承下去,讓更多的草原兒女從中受益!

參考內容:《蒙古族駝球,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