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楷模”王文教昨再次回到家鄉泉州,感慨66年前的艱難抉擇

昨日,被授予“人民楷模”、國家羽毛球隊原總教練王文教回到家鄉泉州,受到父老鄉親的熱情接待。

“人民楷模”王文教昨再次回到家鄉泉州,感慨66年前的艱難抉擇

福建愛德馬集團董事長李明權與王文教合影。

今年86歲高齡的王老認真閱讀了家鄉媒體關於他的報道後,深受感動。他說:“祖國和家鄉給我的榮譽太高了!記得今年九月份的一天,我人在廣東,有關部門通過我愛人傳遞國家準備授予“人民楷模”榮譽稱號和獎章的消息,當時就感動地流下了眼淚。我也因此更加堅信,66年前回國的選擇是對的!”

“人民楷模”王文教昨再次回到家鄉泉州,感慨66年前的艱難抉擇

“人民楷模”王文教昨再次回到家鄉泉州,感慨66年前的艱難抉擇

泉州淳真文創公司董事長、劍影武術文化研究社會長李恆元迎接王文教到來。

據瞭解,1953年,中國舉辦四項球類運動會。賽後,印尼羽毛球隊和中國羽毛球隊打了一場友誼賽。當時年僅20歲的印尼羽毛球隊員王文教發現,中國羽毛球水平還很低,獲得全國冠軍的運動員被他打得毫無招架之力。“我們既然有技術,就應該回到祖國把羽毛球搞起來。”

“媽媽見我堅持要回國,致力推動中國羽毛球事業發展時,便為我準備了1000斤糧食。”王文教說。

1954年5月,王文教、陳福壽、黃世明、施寧安4位印尼愛國才俊,衝破重重阻撓毅然回國,在北京的中央體育學院競技指導科組建了臨時國家隊,並進行全國各城市巡迴指導表演。

“回國後,當時廣東、上海等地的羽毛球發展得不錯。他們一直要將我們留下來。可我是南安洪瀨四都嶺兜人,我一定要回福建。”王文教說。

在他們的推動下,1956年12月誕生了中國第一支羽毛球隊——福建隊。隨後,王文教、陳福壽申請到福建隊,黃世明、施寧安分配到上海,他們4人稱得上是中國羽毛球運動發展的開拓者、奠基人。

當王文教回到福建後,發現福建沒有羽毛球館,為了快速提高福建省隊的羽毛球技術,也為了迎接第一屆全國運動會,省體委著手建造了福建省乃至全國第一座羽毛球訓練館。

1962年,王文教任福建男子羽毛球隊教練,1972年起擔任中國羽毛球集訓隊教練,1981年任總教練。王文教擔任教練期間,帶出的羽壇名將貫穿中國羽毛球發展半個世紀,湯仙虎、侯家昌、韓健、楊陽、趙劍華、熊國寶以及現任國家羽毛球隊總教練李永波都是他的弟子。在他的總教練生涯中,共獲得56個世界單項冠軍、9個世界團體冠軍,他也因此在1985年被中國體育運動委員會授予“新中國體育開拓者”稱號。

“人民楷模”王文教昨再次回到家鄉泉州,感慨66年前的艱難抉擇

泉州市老運動員、老教練員、老體育工作者聯誼會會長史波平向王文教介紹泉州市體壇“三老”活動情況。

“人民楷模”王文教昨再次回到家鄉泉州,感慨66年前的艱難抉擇

王文教、林建成(羽毛球國家級教練員。祖籍福建泉州)與李恆元

此次回泉州,看到家鄉泉州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在體操、舉重、擊劍、蹦床等項目上具備亮劍國際大賽的實力,王老為此深感欣慰,並寄語家鄉體育界:“只要各級領導重視、多方面創造條件,教練員刻苦鑽研業務,運動員刻苦訓練、敢於付出,泉州體育一定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

據悉,王老此次回泉期間,將參觀泉州市體育學校,並赴永春、石獅、南安等地考察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