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制衡中國?日印關係向“準同盟”邁進

近年來,日本和印度快速走近,從高鐵建設項目到領導人互訪,日印關係似乎具有了某種“默契”。

為制衡中國?日印關係向“準同盟”邁進

2018年10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山梨縣鳴澤村的自家別墅設宴款待來訪的印度總理莫迪。

近日,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道,日印兩國今年內將舉行外交和防衛部門負責人“2+2”會談及首腦會談,並就簽署《軍需相互支援協定》初步達成一致。

日本媒體將日本和印度加強在安保和外交領域的合作,解讀為打造“準同盟國”。作為亞洲的兩個區域大國,日印努力提升雙邊軍事關係,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地緣政治現象,值得其他國家關注和警惕。

日印軍事合作劍指何方?

1998年,由於印度的多次核試驗,日本追隨美國對其實施了嚴厲的經濟制裁,導致日印兩國關係跌入低谷。但是在進入21世紀以後,日本以援助阿富汗難民的名義解除了針對印度的經濟制裁,同時加大了對印度的經濟援助,兩國關係開始回暖。

在共同利益驅使下,日印兩國關係發展迅速,特別是在軍事領域。2001年12月,時任印度總理瓦傑帕伊訪問日本,雙方表示同意建立軍事磋商機制,擴大雙方海上武裝力量的交流,共同維護國際海上交通安全。

2010年7月,日印兩國首次外交部門和防務部門“2+2”副部長級會晤在印度舉行,雙方討論了印度洋海上通道安全以及兩國海軍聯手打擊海盜等議題,並約定舉行海上聯合軍事演習。

從2015年開始,日本成為美印“馬拉巴爾”聯合軍事演習的正式成員國。在洞朗對峙期間,日本是唯一公開支持印度立場的國家。另外,日本目前已開始幫助印度在孟加拉灣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附近安裝一套完善的監視系統,作為對外國潛艇在該海域活動的威懾手段。

為制衡中國?日印關係向“準同盟”邁進

“馬拉巴爾”演習已成為美日印加強軍事合作的重要活動之一。

而此次日媒報道中提到的《軍需相互支援協定》,是2016年日本對自己國內安保法進行修改的產物之一。作為實施新安保法的程序性制度,這項協議可以使日本在未受到武力攻擊的情況下也能與其他國家軍隊之間互相提供彈藥等後勤支援。

此前,日本已與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簽署這一協定,如果此次目標得以實現,那麼印度將是與日本簽署該協定的第六個國家,也意味著日印軍事關係將再進一步。

日本對於拉攏印度如此“熱心”,這背後“遏制中國”是其主要考量之一。

“畏懼中國”推動日印走近?

中日之間長期的歷史恩怨以及東海油氣田劃界、釣魚島爭端等現實利益衝突,都使日本一直不願正視中國的和平崛起。再加上對美日同盟的亦步亦趨,美國對於中國的態度更加讓日本在一定程度上將中國視為假想敵。

近年來,中國軍事力量和國際地位的增強讓日本感受到巨大壓力,而同樣的憂慮也存在於同中國接壤並存在領土爭端的印度。所以,相似的對中國的戰略傾向,對日印強化軍事合作、構建所謂“印太海洋同盟”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為制衡中國?日印關係向“準同盟”邁進

美國兩艘核動力航空母艦與日本自衛隊軍艦聯合軍事演習

如在南海問題上,日印兩國就有著不少的重合點。日本認為南海對自己意義重大:一方面南海地區蘊藏著十分豐富的油氣和礦物資源,日本如果能夠獲得該地區的資源,可以有效緩解自身資源匱乏的窘境;另一方面南海還是日本海上交通線的咽喉,日本擔心中國完全控制南海這一重要的戰略地區會威脅到自己的利益,因此想方設法牽制中國,積極插手南海事務。

南海同樣也是印度莫迪政府“東進政策”的關鍵地區,由於擔心中國海軍力量會通過南海拓展到其傳統勢力範圍印度洋,印度採取拉近與東盟國家間的距離來制衡中國。一方面,印度通過發展與東盟國家的經濟關係,以尋求更多資金和市場,擴大貿易,推動自身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印度積極謀求與東盟國家的安全防務合作,以維護印度周邊及印度洋的安全利益,抵禦中國的“擴張”。

除了“中國因素”外,印度洋本身也是日本的主要海上航線,印度的地理位置以及國力決定了日本有必要與之搞好關係。而且,通過拓展與印度在安全領域的合作(如軍艦互訪、聯合演習等),日本可以藉此提高日本自衛隊的國際影響力,推動軍事力量“走出去”,幫助日本早日迴歸“正常國家”。

“精誠合作”恐怕為時尚早

根據此次報道,目前同日本擁有“2+2”會談機制且《軍需相互支援協定》已經生效的,只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法國。

如果將來日印成功簽署《軍需相互支援協定》,那麼兩國關係升級為“準同盟”就並非妄言,由此不難想象今後兩國在制衡中國問題上就會又多出一份“默契”。

不過也應該看到的是,由於印度自獨立以來奉行傳統不結盟外交政策,在大國關係中採取的是靈活的平衡外交戰略。在面對中國時,印度既想通過其他大國制衡中國在印度洋的影響力,又怕過度刺激中國從而影響到兩國經貿關係,所以不會輕易地倒向某一方(這也是印度對於美國“印太戰略”始終有所保留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雖在面對中國時有“默契”,但兩國要想將“精誠合作”升級到更高的合作水平,恐怕還為時尚早。

撰文 / 蘭順正

(遠望智庫特約研究員 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