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爷专栏」区块链世界的罗素悖论|探索区块链价值(6)

曾经很多数学家都有这样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用一套完备的逻辑体系将所有的数学定理全部统一起来。然而伟大的哲学家罗素提出的一个问题让数学家们非常不安,罗素认为,如果存在一个集合S,且集合S包含所有已知集合,那么作为所有已知集合之一的S本身,是无法被自己所容纳的。这个矛盾被称为

罗素悖论。这一悖论颠覆了当时的数学界,意味着逻辑上完备的数学体系是无法被建立的,后来著名的数学家哥德尔对数学体系上的不完备性做出了证明。在这个世界里,但凡是讨论终极问题,在逻辑上都逃不出这个悖论。

「悖爷专栏」区块链世界的罗素悖论|探索区块链价值(6)

区块链的运行逻辑也是如此,当人们热衷于探讨去中心化问题时,同样会遇到罗素悖论。人们相信比特币和以太坊是完全去中心化的,但到底如何衡量去中心化程度呢?节点数量?算力的分散程度?这些其实都是从区块链网络参与者的角度来看待去中心化问题,就好比知道鸡蛋好吃,却不问鸡蛋从何而来一样。有一个根本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区块链网络本身的技术开发到底是不是去中心化的? 谁对项目的开发和维护有最终决定权?

中心化开发的隐患

当前的很多区块链项目在技术开发上都存在一个非常明确的开发团队,这些团队要么隶属于商业组织和基金会,要么跟比特币一样由社区维护。没有开发团队就没有这些项目的存在,我们可以认为,在开发和维护这个环节上,大多数区块链项目实际上是偏中心化的,最多也开发者和矿工们多方博弈的产物。这些项目会将自己的代码开源并在GitHub上共享,但最终有权升级代码库的是核心开发团队,只要版本升级获得大多数节点或者超级节点的认可,区块链网络的迭代就能够顺利执行。于是乎,区块链项目的前途实际上被开发团队掌控了。如果开发团队内部闹出分歧,项目的发展走向将变得难以预知了,比特币的历次分叉就是前车之鉴。 比特币的第一位开发者中本聪在推出比特币后不久就淡出了项目开发,他把开发的权力移交给另外一位程序员Gavin Andresen,后来Gavin 聚集了社区里的几位开发者组建了比特币的核心开发团队,继续维护比特币的程序。然而中本聪在离开前并没有对扩容问题给出确定的答案,这让开发者们陷入了争论,以至于继承中本聪衣钵的Gavin被踢出核心开发小组,于是后来就有了大家熟知的硬分叉。比特币的区块链账簿分裂成了两条线,一支是原教旨主义者,他们主张维持现有的区块大小,不做扩容以保证充分的去中心化,这一派主导了目前比特币的开发权;另一支是改革派,他们主张逐渐扩大区块容量,提高比特币的交易效率,在他们的坚持和推动下,比特币账簿分叉出新的分支,叫做比特币现金(BitcoinCash)。

「悖爷专栏」区块链世界的罗素悖论|探索区块链价值(6)

比特币的发展路径因为开发者们的分歧出现了分叉,分叉对于普通的持币者并没有太大影响,但对参与挖矿的矿工而言就不同了,矿工不得不面对两套账本,这两个账本都需要挖矿,矿工们会面临选择,是都挖还是二选一?如果只选一个要支持谁?不管怎么说,这都会让比特币网络产生分裂。如今市值第一的仍旧是比特币,而比特币现金也当仁不让地位居第四位。未来随着比特币价格越来越高,转账交易的矿工费也随之走高,比特币的实用价值不断走低,可能会成为一种电子收藏品;而比特币现金以其低廉的费用和高效率,有望在流通领域替代比特币。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分叉无疑会带来更多的困惑,让人们无所适从,增加了人们使用数字货币的认知成本。更糟的是,几个掌握开发权限的程序员就能号令天下,让这个庞大的、去信任化的区块链网络分裂。那么人们对于区块链的信任基础到底是这套代码体系,还是几个码农呢? 第二大公链以太坊也经历过硬分叉,全球第一个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建立在以太坊上,当时V神非常看重这个项目,DAO也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沉淀了巨量的以太币。然而由于技术不完善,黑客发起了一波攻击,将DAO地址里的以太币几乎全部盗走,项目方和投资人损失惨重,项目运作几乎瘫痪。由于涉及的金额过于庞大,影响恶劣,为了挽回损失,以太坊创始人V神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以太坊区块链的部分账本回滚到黑客盗币之前。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决定,甚至可以说这个决定是对区块链精神最大的侮辱。 V神的这波骚操作让丢失的以太坊得以完璧归赵,但还有很多的理想主义者坚定支持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区块链精神,他们不能认同回滚操作,于是以太坊网络出现了硬分叉,理想主义者们继续支持原有的区块链账簿,形成了以太坊经典(ETC),而V神的以太坊仍旧是以太坊。以太坊丢币事件实际上让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成为空谈,V神作为创始人和开发者,可以公然号召广大矿工做回滚操作,V神对以太坊网络的控制力违背了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本质,回滚账簿抹除了特定区块高度之上的部分交易记录,这与篡改交易无异,甚至更为恶劣,这让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成为笑话。 据说V神后来对当初的决定颇为后悔,但是一切都已不可挽回。这件事本该对以太坊的声誉造成致命打击,但以太坊凭借自身在智能合约领域的先发优势,至今仍旧稳居公链头部。

「悖爷专栏」区块链世界的罗素悖论|探索区块链价值(6)

社区化开发不等于去中心化开发

在当前的区块链世界里,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大型公链项目的开发和运维实现了社区化,此外的绝大多数区块链项目都有非常中心化的开发和运维团队,他们有的会开源项目的源代码,但不会让开发权旁落。中心化开发的优势是效率极高,以太坊的在早期阶段的开发都是由核心团队主导,制定好了完整的发展路线图,几位技术大拿主导整个项目的推进。近两年V神已经淡出以太坊的具体开发,完全交由社区运作,也许他已经意识到中心化开发是区块链项目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隐患,在开发环节做到尽量社区化和民主化也许是权宜之计。 比特币在这方面做的要更好一点,从一开始,比特币就没有所谓项目方,一直是通过社区开发和发展。创始人中本聪一开始拥有开发主导权,但他很快就放弃了这个权力并完全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比特币的开发者们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聚在一起开会商讨未来的发展,他们争论不休,常常会有很多分歧。比特币想要健康发展,这样的争论非常有必要,但开发社区毕竟是松散组织,从民主讨论到达成共识的过程非常漫长不说,团队内部内讧和矛盾不可避免,所以开发效率较低,升级迭代缓慢,如今的以太坊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虽然比特币和以太坊无法避免社区分歧和区块链分叉,但相对于其他公链而言,至少在开发环节继承了开源社区的民主模式。也许中本聪早就意识到了区块链无法绕过技术开发中心化的问题,所以才主动淡出开发社区,直至彻底消失。在此,悖爷不禁感叹,中本聪的伟大不仅在于开创了区块链技术,还在于他的全身而退,他的退出极具象征意义,昭示了中心化开发权的消亡。 中心化开发问题就好像是区块链世界的罗素悖论,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开发和运维很难实现完全去中心化。社区开发并不等同于去中心化的开发和治理,不管是比特币还是以太坊,开发者社区再庞大,核心开发者仍旧是少数,他们对项目具有主导权。

开发社区做到了民主和开源共享,但在开发权上并不对等。 以世界上最著名的开源社区之一linux内核开发社区为例,linux是一套完全开源免费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衍生版非常多,全球一大半的商用服务器运行的都是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linux系统内核的开发和维护由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庞大社区进行,全球无数的开发者和著名IT公司都在为linux内核提供代码,但是最终决定这些代码能够进入linux内核的只有创始人Linus Torvalds一人。在开源社区里,Linus的霸道和臭脾气是人尽皆知了。

「悖爷专栏」区块链世界的罗素悖论|探索区块链价值(6)

区块链世界的开发仅凭社区是无法做到彻底去中心化的,然而没有去中心化的开发,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安全性在根源上就无法得到最终保证,比特币的分裂和以太坊的回滚就是教训。最大的两条公链尚且如此,其他的区块链项目就更不用说了。区块链技术的中心化开发是整个区块链系统最根本也是最致命的风险,有没有办法来规避这个风险,解决区块链世界的罗素悖论呢? 悖爷认为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如果能在社区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开发权对等的协作机制,那么中心开发的问题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前文提到的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模式可以达成这样的协作机制,我们可以通过不可篡改的智能合约让DAO成员的权利对等,以此来分散开发权,用智能合约设定的规则约束社区内开发者如何提交代码,通过智能合约建立对代码的评审和投票机制,尽最大可能将开发过程去中心化。 DAO是区块链技术的产物,DAO到底是如何运作的?DAO会在未来会颠覆人类的组织方式吗?在下一篇专栏文章中悖爷将做深入探讨,欢迎继续关注!

本文为“探索区块链价值”系列文章的第六篇

,在这个系列文章中,悖爷将带领读者朋友们穿梭于区块链世界和真实世界,探寻区块链的技术,挖掘其中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