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分享就是自私的表现?面对孩子的“物权主义”,你要这么做

爸爸妈妈们应该没少发现,当家里来了一些别的小朋友的时候,孩子平时都不怎么玩的玩具,这个时候也开始紧紧的抱在身上,就算不玩也不借给别的小朋友玩。

一旦被别的小朋友拿去了,要么就是打架,要么就是哭闹。这些行为在大人看来是孩子自私、不愿意分享,但其实在孩子的心里,对分享还没有形成概念的心理

孩子不分享就是自私的表现?面对孩子的“物权主义”,你要这么做

一、物权意识建立使得孩子更能学会分享

孩子在会说出“你的、我的、你们的、我们的”的时候就表示孩子已经有了“物权意识”。

“物权意识”是指,孩子知道东西是我的,它归我来支配。

孩子明白了,什么东西是我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

我要拿别人的东西时要经过别人的同意,别人拿我的东西要经过我同意。

这就是宝宝拥有“物权意识”的体现。

当孩子有了这个意识之后,他之后的分享动作才是有意义的。

抓住孩子的“物权观念”,这能够让孩子更好的区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界限,妈妈那的拥有自己的自尊自主的意识,从而懂得珍惜自己的物品,维护自己的权利,也懂得尊重别人的东西。

孩子不分享就是自私的表现?面对孩子的“物权主义”,你要这么做

二、孩子有权利决定自己是不是要分享

面对孩子对于自己玩具的守护,大人更多的是觉得孩子对于来家里的客人是不礼貌的,并没有想到,其实孩子的“不分享”与礼貌无关,更多的只是孩子的“物权意识”驱使。

一个有“物权意识”的孩子有权利去支配自己的玩具。家长常常会不由分说的将玩具强行拿给别的小朋友玩,并不管自己的孩子同不同意,这只会使得孩子觉得自己不被尊重。

只有尊重孩子对于自己的东西的支配权利,孩子才会更乐于去与人分享,否则就算你强迫孩子分享,并且孩子也没有反抗也不代表孩子学会分享,而是屈服于家长的压迫而已。

三、家长面对孩子的“物权主义”,应该怎么引导?

小果君在推特上看到一位国外妈妈对于孩子分享的态度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孩子不分享就是自私的表现?面对孩子的“物权主义”,你要这么做

推特上的这位妈妈带着儿子到公园去玩,他儿子带着变形金刚、模型和卡车到公园去玩,这时候就有6个男孩围了上来想要小男孩的玩具。

这个时候,儿子面对着6个陌生的小朋友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愿意,因为儿子带着这些玩具是为了要找妈妈朋友的女儿一起玩耍的,所以他并不想要跟其他不认识的人分享自己的玩具。

这位妈妈明显看到孩子的不愿意,所以就跟孩子说:“你如果不想跟他们分享,那你就只要说不就好了”。

但是,妈妈的这个做法让男孩们都可怜兮兮的跑回去告状,这6个孩子的妈妈们都对这个妈妈投去了异样的目光。

但是,这位妈妈在推特上问道:“这件事情上,没有礼貌的人到底是谁?是自己和儿子吗?还是明明知道别人不愿意,却仍然觉得应该要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陌生人的人呢?”

如果是一个成人在公园里面吃着三明治,会有陌生人莫名其妙的跑过去要求他分享他的三明治吗?如果一个成人到公园吃三明治,会有陌生人要求他分享这食物吗?

如果真的有陌生人要求分享了,但是他表达了自己不想分享的意愿,那些想要别人分享的人会感到不开心嘛?其实答案都是否定的。

这位妈妈很好的尊重了孩子的做法,这也是大家要学习的做法,就是要:允许和尊重孩子的不分享。

孩子不分享就是自私的表现?面对孩子的“物权主义”,你要这么做

孩子的不分享并不表示自私,但是引导孩子学会分享也是应该做的。

1、在平时的小事中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要让孩子学会去分享自己的东西,这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说说就好,而是要在日常的小事中慢慢的让孩子自己学会分享的乐趣。

就像是家里煮了好吃的东西,就要全家人都要吃到而不是所有好的东西都只摆到孩子的面前随他挑选,慢慢的孩子就知道了,好的东西不是只属于他,分享给身边的人,所有的人都感到快乐了,比起只有自己快乐来的更令人享受。

孩子不分享就是自私的表现?面对孩子的“物权主义”,你要这么做

2、不要碍于面子阻止孩子保护自己的东西

最禁忌的是爸爸妈妈们不经过孩子的同意就随意分配孩子的东西。有别的小朋友来家里就随意的给出孩子的玩具,不管是不是孩子最喜欢的东西。

既然是孩子的东西,那孩子就有权利来决定自己是否愿意分享出去。孩子如果愿意分享,那爸妈可以适当的表示夸赞,孩子要是不愿意分享,爸妈也要支持孩子自己的决定。不要因为自己的面子,强迫孩子去舍弃自己的东西。

一旦你破坏掉了孩子心中的秩序,让孩子感觉到不被尊重,并且无法理解的话,那孩子输出的情绪就会是愤怒、失望、伤心等情绪。

有什么想说、想问的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小果君将及时为您回复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