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潼關的意義到底有多大?

大侃歷史


潼關作為從關東進入關中平原的最後一道關口,其地位僅次於明清時期的山海關,算得上我國第二大關。自漢代以來,由於黃河下切,函谷關的軍事防禦作用隨之下降,潼關順勢成為關中的東大門。

到了隋唐時期,潼關的關口位置雖有所改變,但其地位仍相當重要,它的“存亡”直接影響朝政的興衰。<strong>

東漢末年,曹操為了防止關西兵亂,於建安元年(196)設潼關,廢函谷關。東漢建安十六年(212),曹操帶領大軍西征,在潼關一帶與馬超、韓遂展開激烈的戰鬥。起初雙方僵持不下,待曹操處於劣勢時,他將潼關之勢與離間計相結合,最終大獲全勝。這場戰役勝利後,曹魏政權壓制關中,北方實現大一統。<strong>

唐玄宗天寶年間,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攻佔洛陽,直逼關中,途經潼關,難以攻克。臨危受命的哥舒翰等久經沙場的老將主張先依靠潼關之險堅守不出,待安祿山氣焰消退、疲憊不堪之時,再一舉殲滅。然而晚年的唐玄宗親小人、遠賢臣,竟連續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戰。哥舒翰被逼無奈,撫膺慟哭,不得不出潼關與安祿山決戰。

安祿山詭計多端,故意洋裝成陣勢不整,偃旗欲逃的模樣。唐軍見狀立馬長驅直進,結果被誘進隘路。而叛軍則從山上投下滾木檑石,幾萬唐軍擁擠在狹道上,一時之間無法逃離。而哥舒翰鎮定自若,即刻令氈車在前方衝擊,企圖打開了一條進路。未料叛軍竟縱火焚燒糧草,一時之間煙焰迷目,什麼也看不清,只能亂髮弩箭。直到日落時分,迷煙散去,方知中計。但此時安祿山已佔據潼關,長安無險可守,唐玄宗只得倉皇西逃。

明朝末年戰爭四起,內有李自成等農民起義,外有滿清軍隊虎視眈眈。面對內憂外患,明朝精疲力盡。然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明朝僅憑山海關與潼關這兩大天然屏障苦撐多年。

崇禎十六年(1643),崇禎帝面對李自成的西進,緊急委任孫傳庭率領新兵進行抵抗。起初孫傳庭依託潼關易守難攻的優勢,頗有戰果。可是到了關鍵時刻,崇禎帝擔心孫傳庭對朝廷心有不忠,於是強令孫傳庭出關野戰,最終孫傳庭戰死。李自成克服潼關後,接著又攻佔西安,掌控關中,建朝立制,商議北上。《明史》稱“傳庭死,而明亡矣。”

這些戰役均反映了潼關的重要性。毫不誇張地說,潼關一旦失守,下一步便是改朝換代。為何潼關的意義會這麼大?

杜甫在《潼關吏》中曾言“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這一千古名句將潼關形容地貼切、妥當。潼關以險峻著稱,正如《水經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潼關位於關中平原東部,盤踞秦、晉、豫三省要衝之地。它既高峻又險惡,南臨秦嶺、禁谷;北瀕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接華嶽。整個潼關都被山峰環繞,只有中間有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也僅容得下一車一馬。正所謂“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總而言之,潼關憑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影響著歷史的變遷。


鄧海春


事實上在古代,潼關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

一、犬戎滅豐鎬之戰。

二、劉邦滅秦之戰。

三、光武劉秀滅劉盆子之戰。

四、曹操滅關中之戰。

五、李淵滅隋之戰。

六、趙匡胤滅後周之戰。

七、蒙古滅金之戰。

八、徐達滅元之戰。

九、多鐸、孔有德(毛文龍部將)滅李自成之戰。

潼關無不是一觸即潰,如入無人之境。


用戶67724358697


我來回答。在古代,關隘、城牆、山嶺、絕壁、河流等皆為進防要地。
如圖:潼關地處黃河渡口,位居晉、陝、豫三省要衝,扼長安至洛陽驛道的要衝,是進出三秦之鎖鑰,它南依秦嶺,有禁溝深谷之險;北有渭、洛,匯黃河抱關而下之要;西有華山之屏障;東面山峰連接,谷深崖絕,中通羊腸小道,僅容一車一騎,險厄峻極。有詩曰:"山勢雄三輔,關門扼九州”。向西過了潼關(紅點),就是關中平原的一馬平川,漢末以來東入中原和西出關中、西域的必經之地及關防要隘,其為連接西北、華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具有戰略意義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閒樂生


潼關在函谷關之西,兩者相距近百里,這兩個關,都是非常險要的,又因為距離比較近,所以有“百二秦關”這一說。

尤其是潼關,作為從關東進入關中平原的最後一道關口,地位不亞於明清時期山海關對於北京的重要作用。

漢代以後,函谷關由於地理環境的變化,軍事防禦作用下降,而潼關就成為關中的東大門了,尤其是在唐代之後,潼關地位一直相當重要。

就在大唐盛世的頂峰,安祿山攻下潼關,唐玄宗就只好帶著大臣們往蜀地跑。明末清初,李自成從北京退到關中後,全力守潼關,但是還是敵不過清軍的鐵蹄和火器,最終一敗塗地。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妄圖自華北進入關中,潼關當然也是必經之地,於是中國軍隊調集精銳死守潼關,憑藉天時地利,擊退了日軍的進攻,最終保住了關中的安寧。

潼關直到近現代都依然是軍事重鎮,在古代運輸和武器落後的情況下,就更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軍事要地了。


一枚史迷


潼關的意義我覺得要分階段,在唐及以前,中國王朝大多定都在潼關以西,潼關便是中央的門戶,只要潼關無事,帝國便能安定,而到了宋及以後,中國王朝都城多變,此時的潼關更多意義上只能說是一個軍事要地,對一個王朝不能構成真正的威脅。此時的潼關更多意義上只是一個邊塞關卡,和玉門關,雁門關之類的一樣。在中國古代,什麼都不如都城重要。因此,潼關的歷史地位,在不同時期,也有著不同的地位,它既可以是帝都門戶,也可以是邊塞要地。


易世風宸


中國古代一直有“十大名關”的說法,分別是“潼關、嘉峪關、山海關、劍門關、雁門關、娘子關、居庸關、友誼關、紫荊關、武勝關”,它們在中國戰爭史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基本都位於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地方,在歷史上都發揮了禦敵、抗敵、保民的重要作用,那麼潼關在歷史上意味著什麼,為什麼又會成為“十大名關”之一呢?

最早潼關和山海關都被人們稱為是“天下第一關”,山海關是萬里長城的地點,扼守東北進入華北地球的咽喉,位於今秦皇島東北15公里處,而潼關在歷史上出現的頻率也很高,潼關位於西安和洛陽中間,是陝西等地區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因為陝西和河南在歷史上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一入潼關在往東走就是進入中原腹地,一片坦途,所以如果潼關被攻破,中原腹地再無屏障。

西安和洛陽在歷史上長時間是首都,所以潼關的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由此我們可以看見,不管是從東面打西面,還是西面打東面,進入了潼關,基本上就打開了通往中央地區的通道,但是在歷史上,由於政治的不斷變化,潼關的地位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動。先秦時期,有函谷關。

漢朝的時候,因為黃河水下移,導致稠桑原頂端的森林植被破壞,所以函谷關的重要性就下降了,而取而代之的就是新建的潼關了,在三國演義中,馬超和曹操在這裡發生過一次大戰。潼關和函谷關不同的地方是,函谷關位於稠桑塬之中,是平坦的地方,而潼關位於稠桑塬之上,海拔550米左右,而且兩邊都是深溝,所以就使得潼關更加易守難攻。

潼關有四道門戶,其中一道是金斗關,而過了金斗關就是一條狹窄的路,被稱為黃巷坂,也就是”五里暗門“,這裡十分的適合打伏擊,而過了五里暗門就來到了潼關,但是在潼關之後還有一個防禦點,那即是禁溝,我們上面說到的兩條深溝之一,這裡長期受到雨水和喝水的沖刷,直通秦嶺,直達武關。

所以說禁溝就是潼關防守的重中之重,一旦奪取了禁溝,潼關就不攻而破。隋朝的時候,因為雨水的沖刷,所以在潼關以南4公里的地方,出現了一條新道,而這條新道可以支取潼關,所以隋朝在這裡建立了新潼關,武則天時期,潼關受到了和函谷關一樣的問題,那就是黃河的下移,使得潼關不再需要從麟趾塬上通過,而是可以從旁邊的河床穿過。

這個時候麟趾塬就成為了擺設,唐朝政府將潼關移到了河灘上,新修建的唐潼關位於黃河河谷南側一個形成不久且海波在400米左右的低臺地(麒麟山高阜)上,南距漢潼關約2公里,同時原來經漢潼關走禁溝的舊路也不廢而廢了。而潼關這樣一個重要的關隘,之後因為西安和洛陽不再成為首都了,所以地位也就急劇的下降。

上述所講,足見潼關在古代的意義有多麼重大!我是小南石,歡迎關注評論。


小南史


在我國古代軍事史上,有“十大名關”的說法。分別是“山海關、潼關、嘉峪關、居庸關、友誼關、雁門關、紫荊關、劍門關、娘子關、武勝關。”這十大名關在中國軍事史上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這些“關”基本都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在歷代戰爭中都發揮了禦敵防患,保民防災的重要作用。函谷關是先秦時代最著名的要塞。可以說,關中地區的安寧很大程度上就是取決於函谷關是否失守。

從宏觀地形圖上看,關中很像一個大盆,四周被山脈緊緊地包裹著,唯有東方一處狹窄的通道可以直通河南洛陽,與當時中原文明區連接。當然,自關中進入華北地區還可以過黃河循山西運城盆地的道路經軹關陘進入華北平原。不過,在戰國時代,山西地區基本被春秋時代的晉國和戰國前期的魏國控制,在沒有無以一敵六的軍事實力之前,秦國是不可能攻破黃河防線的。實際上,所謂的坦途不過是相對而言。此一通道亦是十分險峻,此即是崤函古道。

十關中山海關和潼關並稱為“天下第一關”,山海關位於今天河北秦皇島東北15千米處,扼守華北進入東北的咽喉,也是萬里長城的起點。在中國歷史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潼關出現在中國歷史上的頻率是最高的,由於陝西河南一帶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陝西和河南兩省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安和洛陽兩地更是長期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首都的角色,而潼關扼守在西安和洛陽中間,是陝西等西部地區前往中原的交通要道,可見,無論是從東方攻入西方,還是從西方攻入東方,得到了潼關,那就相當於基本佔領了首都。但是在不同時代,由於政治格局的變化,潼關的重要性也在不斷削弱。

先秦時候之前在這一帶有函谷關,不過在漢朝時,由於黃河水位下切,稠桑原頂端的森林植被已經被破壞,導致函谷關失去了險要位置,最終失去了作用。而取而代之的便是潼關。潼關最早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是在東漢末年,有關潼關的第一次歷史記載是曹操與馬超的戰爭,“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馬超等屯潼關。”不過,最後曹操雖然打勝了,卻留下了“割須棄袍於潼關,奪船避箭於渭水”的“美談”。潼關位於麟趾原的黃土塬體之上,和函谷關所在的稠桑塬一樣,麟趾塬也是光滑平坦的土塬,且從秦嶺延伸下來直到黃河岸邊。所不同的是,函谷關位於稠桑原之中,而潼關則位於海波550米的麟趾塬之上。麟趾塬兩邊都是深溝,一邊是遠望溝,一邊是禁溝。兩溝中的水流衝擊,使得兩溝壁如刀削。

潼關一共有四道防禦門戶,第一門戶便是金斗關,過了金斗關以後,就是一段狹窄的路,這條路被稱作為黃巷坂,想上麟趾塬必須通過黃巷坂,黃巷坂南面緊靠黃土高原,北面和黃河之間有一高地隆起,形成了南依高原,北臨絕澗的形勢,中間唯有一孔道,寬僅數米,僅容的下單車,十分狹窄。人們亦稱之為“五里暗門”,這就是潼關的第三道防線,“五里”言其長度,“暗門”形容其險峻。因為道路奇險,所以非常適合伏兵。

而過了五里暗門就來到了潼關的前面,千萬不要以為你就已經攻破了潼關,在潼關的後面還有一個防禦門戶,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禁溝”。禁溝南北長約15公里,北與潼河交匯,南與秦嶺交匯。禁溝由於長期的雨水沖刷,十分險峻,形成了一條寬30米的坡道,成為潼關城後路的軍事要道。由於禁溝可以直通秦嶺,並且直達武關,倘若敵軍從武關方向來,這要就能饒過潼關直達關中,所以禁溝是潼關防守的重中之重,一旦奪得禁溝,潼關則不攻自破。

《山海關志》中的一句話足可說明潼關的意義,“畿內之險,惟潼關與山海關為首稱”。






正月三草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元)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山河表裡這個詞,一般都認為是說山西的山川形勢的。

但是從地圖可以看出,潼關正好位於關中盆地與關東平原連接之處,並且此處正是山河險要之地,所以“山河表裡潼關路”這一說法是非常生動準確的。

潼關在函谷關之西,兩者相距近百里,這兩個關,都是非常險要的,又因為距離比較近,所以有“百二秦關”這一說。

尤其是潼關,作為關東進入關中平原的最後一道關口,地位不亞於明清時期山海關對於北京的重要性。

漢代以後,函谷關由於地理環境的變化。軍事防禦作用下降,而潼關就成為關中的東大門,尤其是在唐代以後,潼關地位一直相當重要。明末清初,李自成從北京退回關中後,全力守潼關。翻還是敵不過清軍的鐵蹄和火器,最終一敗塗地。

抗戰時期,日軍妄圖自華北進入關中,潼關當然也是必經之地,於是中國軍隊調集精銳死守潼關,憑藉天時地利,擊退了日軍的進攻,最終保住了關中的安寧。

潼關直到近代都依然是軍事重鎮,在古代運輸和武器落後的情況下,就更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軍事要地了。





長亭驟歇


潼關地處中原要塞,長安,洛陽,太原,三個古都之間,是關中出進中原,河關必由之路,潼關地勢極其險要,南有秦嶺,北面黃河挾渭洛東折而去,與山海關同為天下第一關,馬超戰曹操,西魏抗東魏,哥舒翰拒叛軍,李自成戰南原,近代陝軍堅守潼關,而使日軍十幾年不得入關中。關門扼九州,飛鳥不能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