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前女友,從模特、尼姑,到全球第一女CEO(一)

依我看,你的所有問題都可以通過多掙點錢來解決。

——《生活大爆炸》


比爾蓋茨前女友,從模特、尼姑,到全球第一女CEO(一)

九鴉


比爾蓋茨前女友,從模特、尼姑,到全球第一女CEO(一)

(克里斯汀《反骨者贏》封面截圖)

克里斯汀·科瑪福德·林奇是誰?

比爾·蓋茨說:“克里斯汀的大腦是一臺超級寬頻接合器 。”

克林頓說:“感謝克里斯汀為新時代‘美國夢’所作的貢獻!”

克里斯汀16輟學,先後做過模特、女招待,20出家為尼,24迴歸紅塵,她出身平常,學歷很低,相貌也非一等一。

但她說要進微軟,幾腳就把那道厚重的大門踢開。

27歲在臨時工位置上定下的第一個目標100萬,29歲就完成了。

說要賺很多很多錢,37歲果然成為千萬富婆。

她在還是灰姑娘的時候,就有三位世界頂級富豪與她約會,這其中包括微軟的比爾·蓋茨,和甲骨文的拉里·埃裡森。

她在20年的職業生涯裡,白手起家,先後自創5家公司,全部成功上市,或被收購。

還曾5次出任500強企業的CEO,協助過1000強中的700家,投資過200多家新興企業,就連克林頓,也要請她做白宮顧問。

然而這個被譽為全球第一女CEO的女人,在成功賺到1千萬後,卻又曾捐出300萬給非營利機構,40歲就宣佈退休。

那麼克里斯汀到底是誰?

這麼說吧。

她是自己人生的叛逆者,一個從不按常理出牌的女人。

她是一位女強人、女戰士,但也是一位有趣有激情有愛心的女人。

她是創業者,也是修靈者,高段位,精神、技能雙修。

她善學習,善思考,善計劃,善管理,善行動,是一艘所向披靡的鉅艦,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傳奇,一種令人尖叫的人生。

她更是辦法大師,一個寶藏,一部活生生的人生寶典。

這不只是女人的,也是男人的,不只是創業的,也是生活的,不只是金錢的,也是精神的,不只是事業的,也是情感的,不只是法則的,也是道德的,不只是現實的,也是性靈的,不只是順產的,也是逆襲的,不只是今生的,也是萬世的。

尤其是,她是平民的,可以學習的。

1

克里斯汀為什麼不做尼姑了?


比爾蓋茨前女友,從模特、尼姑,到全球第一女CEO(一)

(以下圖文無關)

“你沒必要按別人的意願去做什麼,比如上高中。”

克里斯汀跟比爾·蓋茨一樣,也是有想法不安分的人,她從小就有自我發現,自我靈性挖掘的傾向。

但她16歲的輟學,卻並非出於清晰的創業目標,而是想早早積累一些工作經驗。

“嘿!我喜歡做生意,做生意很有趣,而且還能給人成就感,專心致志。”她說。

喜歡做就做了,這是年輕人常有的特點,我們都曾嚮往自由、不羈,很叛逆。

人生中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當然很快樂,有激情,覺得做生意有趣的創業者,是會開掛的,但克里斯汀那時對實力概念的瞭解,並不充分。

人生中總會有許多不得不,人生最考驗的,恰恰是你必須,和不得不的那部分,所以克里斯汀後來就嚐到苦果。

只不過,人生沒有後悔藥,更重要的是正視現實,腳踏實地,積極翻盤,不做有毒人。

做自己人生的叛徒,是有代價的,也有守則,所以克里斯汀那本自述的中文譯名《反骨者贏》,我認為太過噱頭;它遠不如《叛徒守則》更為貼切。


比爾蓋茨前女友,從模特、尼姑,到全球第一女CEO(一)


16歲的克里斯汀,輟學打工很拼命,很認真,無論是到紐約做模特,還是到洛杉磯做銀行招待員。

她打電話找客戶,都能打到手脫皮。一個不到20的小女孩,進銀行僅半年,就能夠掌管金庫和大約200萬現金,這當然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克里斯汀做著做著,忽然就信奉佛教,出家做了尼姑。

克里斯汀有佛性,很特別,13歲時就總在想,世界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苦難?我能為此做點什麼?結果佛教就吸引了她。

為解決人生疑惑,減輕人類苦難,進行精神修煉,冥思苦想,這一次克里斯汀又很認真。

她不但進過各種各樣的靜修所隱修,上過繩索課程,還曾經從燃燒的煤炭上走過,跟薩滿道士隱居到沙漠。

然而克里斯汀做著做著尼姑,到24歲,卻忽然又不肯做了。

她25歲破戒,吃了肉餡餅,交了男朋友,還說要掙錢。

為什麼呢?因為一個事件影響了她。

墓地冥想,領悟死亡,據說是西方佛教的基本教義,第一原則。

克里斯汀在一次冥想課後,遇到一位法醫病理學家,他為幫助克里斯汀記憶,增進領悟,發起一項挑戰,竟帶她去了太平間。

克里斯汀在那裡見到各種各樣的死亡,一個年輕女人的死亡對她尤其影響巨大,這讓她想到了很多事情。


比爾蓋茨前女友,從模特、尼姑,到全球第一女CEO(一)


“終有一天我也會死去,所以到了該做我最重要的事情的時候了。”

“我成為尼姑的全部原因,是為減輕人類苦難,可我最近在做什麼?”整天苦思冥想能減輕人類苦難?

於是克里斯汀的方向就改變:“我要好好審視一番自己的現狀,去面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去成為我想要成為的人。”

“我的各種追求不協調”,我應該把它們協調到一件事上來。精修生活已經不適合我了,我該去做更深入的研究,做具體的事情。

人是有靈感的,但是別指望所謂的神諭,迷信它;抓住靈感不放,一直追尋它,完善它,完成它,這是克里斯汀後來經常提到的領悟,所以她最終就把高尚動機和個人實現合二為一:

“也許金錢能夠幫助減輕人類痛苦”,我必須賺大錢!

創造財富,解決就業,給人飯吃,教人成功,資助他人,這當然意義重大,但是這其中還有另一個重大意義:

這種思路本身,就代表成功方法,再加上激情、創造力、行動力、計劃性,這就更能夠火山爆發。

克里斯汀的成功,其實一切以此為基礎,包括她的白手起家。事實如何,運用如何,結果如何,它到底是什麼,都在她的人生經歷中。

(未完待續,下一節:非常面試:低學歷的克里斯汀,如何撬開微軟大門?)

往期推薦

92天,從一無所有到10萬美元,他只靠一個簡單觀念

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