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茂摆式车-驰骋未果的高端摆式内燃动车组

三茂摆式内燃动车组

三茂摆式列车为三茂公司原计划订购用于广州-茂名间城际客运的动力分散型摆式内燃动车组,动车组最高运行速度为160km/h,唐山厂三茂摆式车内部型号TSD09。

三茂摆式车-驰骋未果的高端摆式内燃动车组

三茂摆式内燃动车组

研发背景

自1997年起,我国铁路系统开始每隔两年提速一次。提速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既有线路改造、线路设备革新、新技术运用等。

1998年,广铁集团向瑞典公司租了一列X2000摆式列车投入广深线上运营,产生的效益相当可观。

三茂作为一家极具活力的地方合资铁路公司,运营思路活,正因对市场信息捕捉敏锐,三茂当时认为摆式列车的发展潜力好,有意购进该车型运营。

三茂摆式车-驰骋未果的高端摆式内燃动车组

美工效果

当时的大形势也基本与三茂公司的判断相符,为了增加铁路客运的竞争力,许多国家试图摆脱传统火车运行模式,在已建铁路资源基础上来探寻一条安全有效的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的方式。

在既有线上提速最根本的解决方案是对线路进行改建,扩大曲线半径,但这样做工程量大,投入大,线路曲线多、半径小,采用摆式列车技术提速,见效快,效果显著,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摆式列车的国产化研究进程。

摆式列车可以在既有线上提速30%以上,像我国这种地势条件,很多地方的原有铁路弯道偏多,提速最经济,最好的途径就是用摆式列车,铁道部意识到这种新型机车对提速极有帮助,最初对其研发抱有极高的热情。

三茂摆式车-驰骋未果的高端摆式内燃动车组

摆式列车

1999年初,铁道部科技教育司召开摆式旅客列车技术论证会议,明确我国已经具备了研制摆式列车的条件,并确定唐山厂为科研攻关组长单位,负责摆式列车总体技术条件、设计任务建议书制定、列车总成及调试,完成部分客车及控制拖车的设计、研制。

此后,由当时铁道部科技司和装备部共同拨款6000万元,铁科院、西南交大、唐山厂、大连厂、浦镇厂等机构和企业也各自投入资金,开始了摆式列车的研制。

2001年,第一列摆式车样车下线,大连厂的内燃机车车头,6节车厢则分别是唐山和浦镇厂分别研制,悬挂体系、转向仪和加速仪等技术则来自铁科院和西南交大的科研团队。

摆式列车样车的诞生在当时引起了铁路系统的集体关注,是国内第一列动力分散内燃液体传摆式动车组。考虑到国内铁路线路技术现状,以及摆式动车组提速的技术优势,将摆式动车组产业化并大范围推广几成定局。

2003年1月,广州到茂名之间的铁路经营企业三茂公司,与唐山厂签订了购买2列内燃摆式动车组的合同。

技术参数

三茂摆式车-驰骋未果的高端摆式内燃动车组

列车平面布置

三茂摆式车-驰骋未果的高端摆式内燃动车组

技术参数

技术特点

三茂摆式内燃动车组原计划用于广州-茂名间城际客运,动车组为动力分散型,采用康明斯柴油机、福伊特液力传动箱、德国ESW公司倾摆系统,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为160km/h。

列车头部为流线型设计,车体采用不锈钢。

采用先进的倾摆技术,通过曲线时,车体可实现0-8度倾摆,大大提高了旅客乘坐的舒适性,采用了技术先进的径向转向架,有效地减小了列车通过曲线时轮轨作用力和轮轨磨耗,比普通客车运行速度提高20-30%。

三茂摆式车-驰骋未果的高端摆式内燃动车组

一等车观光座椅

动车组车厢分一等车和二等车,一等车设有商务包间,一等坐席每排设3个座位,二等坐席每排设4个座位,每节车厢定员80人。

全列车内部装饰豪华高档,全部为高靠背座椅,视距前方设有可收放小电视屏幕,能够提供航空式标准服务,可配送快餐,为此还专门设计了特大冰箱,并有加热服务,可与航班客机相媲美。

三茂摆式车-驰骋未果的高端摆式内燃动车组

餐吧区

车内采用的集便装置,能杜绝对铁路沿线环境的污染。

动车组设自动塞拉门。

设旅客信息系统,为乘客提供舒适的旅行环境。

三茂摆式车-驰骋未果的高端摆式内燃动车组

二等车厢

三茂摆式车-驰骋未果的高端摆式内燃动车组

二等座椅

虽然过去近20年,但摆式车内装设备的设计极具现代化,很多设计现在看也很时髦,触摸式自动门、玻璃弧形行李架、两座一排的座椅布局、座椅背面还有液晶电视,临近车头的车厢设置了观光座位,可以透过玻璃门查看司机驾驶的过程。

项目夭折

2001年6月,三茂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购置摆式内燃动车组,随后立即报给广东省发改委,并立即获批准项目立项。

2002年2月,三茂公司与唐山厂签订了《开发内燃摆式动车组合作意向书》。摆式列车的整个研发、制造、签订商业订单的过程都在当时铁道部的授意下有序地进行。

2002年3月,铁道部科技司在三水主持召开了三茂铁路开行摆式动车组技术可行性研讨会,对三茂铁路开行摆式动车组的技术可行性予以了肯定。

2002年5月,三茂公司成立开行摆式动车组领导小组,开展专项调研,分两批考察了国外摆式动车组的生产、运用和检修情况,为开行摆式动车组做技术准备。

2002年7月,三茂公司与唐山厂签订了《摆式动车组设计任务建议书》,一个月后,双方签订《关于开发内燃摆式动车组的意向书》。

2003年1月,双方签署购车合同。

2003年3月,当时铁道部领导换届,很多事情开始有了变化。

三茂原计划2003年底将新型机车投放在广茂线路,这个计划无疑需要改变三茂铁路现有铁路运营图,签约之后三茂向当时铁道部提交了调图计划以及摆式动车组开行方案,方案交上去后,却如石沉大海,得不到铁道部的批文,摆式列车就上不了铁路线上运营。

2003年底,两列机车如期造好后,三茂公司却没法按约提车,只能将之放置在唐山厂。

与同期被弃用的中华之星等动车组不同的是,唐山厂制造的这两列摆式车是有商业合同以及资金支持研制生产出来,其上不了线,不是技术和质量问题,是政策问题。

现状

因为车辆生产完成后,没有出厂,一直在唐山厂停放,前几年编组停于停车线上,随时间推移,逐渐被解编。

就这样当时被业界看好的摆式动车组,停废了!

三茂摆式车-驰骋未果的高端摆式内燃动车组

回头土脸

三茂摆式车-驰骋未果的高端摆式内燃动车组

落寞的停在厂区停车线

三茂摆式车-驰骋未果的高端摆式内燃动车组

尘封已久

三茂摆式车-驰骋未果的高端摆式内燃动车组

渐渐锈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