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求”強勁 八成全球投資者計劃增持中國資產

11月11日,掌管1.1萬億美元的全球性投資管理公司景順(Invesco)公佈的一份全球投資最新報告顯示,未來一年內,超過80%的全球投資者計劃“大幅或適度”增加其在中國的投資,以抓住中國進一步向外國投資者開放中國金融市場的改革新機遇。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景順首席執行官馬丁·弗拉納根表示,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他們的“中國需求”仍在持續增長中,預計未來幾個月中國仍將吸引更多投資組合流入。

“中国需求”强劲 八成全球投资者计划增持中国资产

景順首席執行官馬丁·弗拉納根。圖據彭博社

80%全球投資者計劃增持

中國股市最受歡迎

據《商業內幕》報道,這份名為《中國投資定位》的報告由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受景順公司委託完成,於今年8、9月對包括北美、亞太、歐洲、中東、非洲地區在內的全球411名資產所有者和專業投資者進行了調查,受訪者包括資產財富管理公司、保險公司和主權財富基金在內的資產所有者,以及掌管資產的規模從5億美元至100億美元不等的商業銀行高管。

“中国需求”强劲 八成全球投资者计划增持中国资产

11日,景順公司公佈名為《中國投資定位》的報告。圖據《商業內幕》

景順表示,全球80%的資產所有者和專業投資者打算增持在中國的資產配置,受訪者普遍認為,與業內同行相比,他們所在機構的對華投資高於平均水平。

近90%的受訪者對中國有“專門的投資配置”,即只針對中國的投資。他們的投資配置包括通過管理基金、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或者其他投資工具對股票、固定收益或另類資產進行具體配置。在剩餘沒有對中國專門投資配置的10%受訪者中,約三分之二仍會通過全球、亞洲或新興市場貨幣籃子投資中國。

擁有對中國專門投資配置的受訪者為其配置設置了投資組合多元化、為內部團隊積累經驗、尋求超額回報等多個目標,其中77%的人表示目標已經實現,21%表示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僅有1%表示沒有實現目標。

調查顯示,股票是最受機構投資者歡迎的資產類別,約52%的投資者表示,將把更多資金投入中國股票,使其成為本次調查中最受青睞的資產類別。

此外,隨著中國在科技發展方面的領先地位不斷上升,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科創領域成為了最熱門的投資主題,其次是金融服務,緊隨其後則是醫療、教育等新經濟領域,可再生能源領域也或將吸引眾多外資。

外資紛紛看好

中國經濟前景依然光明

“中国需求”强劲 八成全球投资者计划增持中国资产

2019年10月19日,上海臨港新片區特斯拉工廠。圖據視覺中國

景順目前管理大約720億美元與中國有關的基金,對此,公司首席執行官弗拉納根表示:“坦白地說,他們對中國投資的高昂興趣超出我的預期。”

本次調查的結果顯示,隨著中國企業日益主導全球市場,投資者近年來在投資中國方面取得了成功,尤其是在科技和新經濟領域。

景順高級總經理兼亞太業務主管Andrew Lo表示:“許多人已經開始認識到,中國是一個重要的投資目的地,也是全球投資組合配置的支柱。中國政府已承諾將支持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興趣,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建設性的舉措,比如今年早些時候取消QFII投資額度限制。”(注:國家外匯管理局官網9月10日發佈,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資額度限制,擴大金融市場對方開放。)

今年9月,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已向法國巴黎銀行和德意志銀行發放了A類主承銷牌照(為本土和外資企業承銷人民幣計價債券的牌照),這使它們成為首批獲得此牌照的外資銀行。

目前,標準普爾全球評級已開始對中國國內債券進行評級,編制指數的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也正分階段提高中國股票在其部分全球指數中的權重。

弗拉納根表示:“這一調查結果令人鼓舞,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和持續致力於開放市場準入,對國內及全球投資者而言,都是一個重要且越來越有吸引力的機會。”景順公司正計劃將其與長城證券的一家合資公司中的股權,從49%提升至佔據多數股權。

紅星新聞記者 蔣伊晉 徐緩 編譯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