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市公司監管銳評:大學都不包畢業了 股價“不及格”的上市公司就該退市

上週,一直在“1元退市紅線”命懸一線的兩家公司分別拋出自救方案,引發廣泛。

11月6日晚,深陷蘿蔔章危機的*ST華業再次趕在跌破1元的16個交易日披露“好消息”,稱收到金寶礦業告知函,擬要約收購公司5%的股份,並表示將與公司和主要股東、債權人共同推進公司破產和解。

11月7日,半年報鉅虧155億元的*ST信威在股價觸底1.05元后公佈將以26億美金出資設立5G基金。

在“利好”公佈的次日,上述兩家公司股價都出現了大幅上揚。這努力求生的樣子讓人不禁想到一些整個學期都在宿舍裡吃外賣打遊戲的大學生在期末拼命複習迎補考的樣子。

仔細想來,企業上市和上大學還是有不少相似之處。入學(上市)的門檻挺高,每年都要交一張卷子(年報),然後由老師(股東)來打分(股價)。

曾經,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大學生,只要擠進象牙塔,就好像是帶上了保險帶。此後不管成績多糟糕,學習多荒廢,只要不是闖了大禍,總能找到低空飛過的門路,一直逍遙下去。

不過,這樣不正常的現象正在得到糾正。今年,各地多所大學都傳出了集中清退不合格本科生、研究所的新聞,並得到了監管部門和輿論的持倉。同樣在A股市場,因為股價低於及格線而退市的上市公司已有多個案例。

價格,就如同學生的成績,正在決定上市公司前途命運的關鍵時刻發揮更突出的作用。

記者系統梳理分析了滬市2元以下的32家公司(以11月8日收盤價計),其中很多都是市場大名鼎鼎的風險公司。

32家公司中,20家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其他風險警示,大多是常年主業空殼化的公司;

9家公司淨資產為負,明顯資不抵債;

20家公司近三年中至少兩年扣非後虧損;

13家公司因涉嫌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

11家公司近三年內因違規被上交所公開譴責及公開認定。

歸根結底,這些公司低價的背後,是其實際經營能力喪失、公司治理積重難返、諸多違規纏身的客觀事實,監管機構也多次發出監管函件提示風險。不難看出,這些公司陷入今天的局面,就是投資者用腳投票,對其經營不得法、治理不規範進行市場化篩選的結果。

事實證明,面對潛在問題公司,主流投資者用腳投票,用股價說話的機制是順暢的。既然“老師”對問題學生的打分是公允有效的,就應該理直氣壯地讓它有力有用。

價格是市場的“元”,是市場主體行為的指揮棒。價格對了,約束才會起作用;只有約束到位了,價格才會真正指導市場參與主體的行為。價格對了,“好”公司和“壞”公司都能獲得符合實際價值的價格,質優價優、質劣價低。

越來越多的公司會明白“空頭支票”沒有用,把精力集中到經營的發展和治理的完善上。為了避免再陷入“1元股”的泥潭,熱衷於 “高送轉”的公司會三思而後行,忙於炒概念、搏噱頭的公司也會因經不起檢驗而有所收斂。投資者為了避免“踩雷”,在選擇投資標的時,會更多地公司的信息披露,而不再是熱衷於擊鼓傳花的遊戲。監管機構也不必夾在中間、左右不是,把該交給市場的交給市場,用價格來引導和約束市場各方,才是顛覆不了的市場規律。

落實強化“不及格”上市公司的退出機制,能夠樹立起價格的核心信號作用,從而建立約束和激勵的閉環,對市場參與各方都是有益的。

一方面,更多投資者將自覺遠離潛在的“不及格”公司,加速問題公司清退,提升上市公司整體質量。同時,由此形成的倒逼機制將促使上市公司更加自覺地承擔起自我提升、自我優化、自我完善的主體責任,真正有所敬畏,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經營的發展和治理的完善上。

巧合的是,日前一些新股上市初期的表現,也反映出A股市場的價格信號作用正在變得更加有效。無論是科創板還是主板,近日都出現了一些新股上市後股價下跌甚至跌破發行價的現象。這恰恰說明在供給機制通暢的基礎上,市場正在走向成熟、投資者的選擇更理性,在真正用腳投票。

新股的破與不破,關鍵在於本身該不該破。如果價格合理,自然不會破;但如果上市公司只顧一飛沖天、投資者總要穩賺不賠、中介機構只是做做樣子,那麼該破還會破。

還是那句話,抱住價格的“元”,市場約束才會真的發揮作用,守好市場化的“一”,市場主體才能真正各司其職、各盡其責,自主決策、自擔風險。

無論是1元股還是新股破發,都意味著資本市場的價格機制正在逐步發揮其早該發揮的作用。就像道路交通的信號燈一樣,不同公司不同價格自然代表了不同的意義,只需一等、二看、三通過,按規則行事即可。尊重市場、尊重規則、尊重專業,只要價格對了,市場各方就應當在價格信號的指示下按規矩辦。

也許有人擔心,退市和破發的常態化會不會影響到市場氣氛,拖累整個市場的表現。短期來看,具體公司退市或破發當然會影響部分投資者,但從中長期看,價格信號機制的強化將推動資金流向更優質更可靠的投資標的,由此提升上市公司整體質量,並形成賺錢效應的正循環。即使個別公司股價表現不盡如人意,但市場終將守得雲開見月明。

當然,打破“慣例”,重塑規矩的過程中,難免有些不同的聲音。一些長期掛科、曠課的大學生遭遇退學時不免錯愕,甚至博取一些同情。也有一些投資者不習慣更常看到上市公司退市的現象。

但這種聲音只是面對短期疼痛時的應激反應,缺乏理性和遠見。監管者應當保持定力,樹立規則權威,同時對上市公司在瀕臨價格退市前的“自救”行為強化監管,避免出現個別公司“補考作弊”,矇混過關。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