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治沙,让民勤免于沦为第二个罗布泊

“老虎口”,是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绿洲西线最大的风沙口。每当大风来临,风声怒吼,流沙肆虐,附近生产生活的百姓如同在虎口求生,该地也由此而得名。

记者在老虎口见到了连古城管理站站长徐向中,这个脸色黢黑的汉子已经在这里治沙30余年。据徐向中回忆,30年前治沙,只能依靠人把治沙用的麦草一剁一剁背入沙地,而浇灌沙地的水也只能一车车靠人力推入沙地,当时治沙的难度,可想而知。

为什么要治沙?据民勤当地人介绍,该地历史上曾迎来两次巨大沙尘暴灾害,暴虐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黑沙遮云,仿若夜半时分,屋顶被掀飞、牲畜被卷走,给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与伤害,“沙上房,羊上墙”构成了民勤很长一段时间的落后景象。

而“老虎口”的治理,是民勤县与风沙斗争的一个缩影。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的民勤县,经过多年努力,建成了老虎口等4个治沙技术示范区和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为祖国西北的沙地竖起一道绿色屏障。

坚持治沙,让民勤免于沦为第二个罗布泊

老虎口成片的梭梭树。张亚欣摄

常年活跃在手机支付宝上的梭梭树,另一个别称是“沙漠英雄”。徐向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梭梭树不仅耐存活,且用水量较少,其根系发达,仅3年即可完成一个成长周期。

民勤当地人就是靠梭梭树,固定荒漠里的沙土。2008年,民勤县政府启动实施了“老虎口”大规模综合治沙造林工程,通过种植梭梭树,构建防护屏障,遏制风沙的流动和侵蚀。此外,民勤百姓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在梭梭树上嫁接了肉苁蓉,产生的额外经济效益,提升了当地百姓的生活质量。

据悉,当地政府和阿里集团旗下的蚂蚁森林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蚂蚁森林用户通过累积能量可以兑换梭梭树的树苗,种植在民勤等需要防风固沙的偏远地区。

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民勤人民的努力,涌现出无数个类似徐向中扎根一线的治沙英雄,民勤才没有成为第二个罗布泊。防风固沙,任重道远,民勤百姓也将更加认真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弘扬“勤朴坚韧、众志成城、筑牢屏障。永保绿洲”的民勤防沙治沙精神,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美丽民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