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枣强村名研究之七十:大金村的由来

在河北衡水市枣强县县城西南7.5公里处,有个1000人以上的中型村——大金村。2006年统计有289户,1000人,3690亩耕地。是个地势平坦的农业村。

  大金村在明清时期一直属贾庄(里)保,民国时属第五区(卷子镇)。新中国成立后1953——1956年全县设6区83个小乡时属王村乡。1958年大公社后属宅城管理区、人民公社、乡,1996年撤乡并入枣强镇后至今。

  大金村现有12个姓氏,10户以上的有步、李、张。步姓户数人口均占70%以上。

  此地无金银矿产,村名为什么叫金村,并且是”大金村”呢?

  由来传说有二:

  一是与南边五里的侯冢村有关。传说,候冢原先是个候国的封地,侯爷死后葬在这里,故称候冢。而侯爷家的金库就设在该村,故称大金村。

  许多人认为此说有点牵强。大家信服的还是第二个传说:

  据传:步氏是明初由山西移民而来的。一迁到冀州(现衡水市冀州区)西南庄,二迁到冀州的岳良。明宣德年间(1426——1435)三迁到现在的大金村。村子建好后叫什么名呢?

  步氏先祖是个崇文尚德之人,为取个好村名,便去请教一个风水先生。风水先生深谙五行学说。在村里走了一遍后说:“五行有金木水火土,万物皆五行。你想占哪行?”“当然想占第一,金!”风水先生琢磨了一会接着说:“从五行与八卦对应的方位上讲,西、西北,皆属金。你们是从西北迁来的,当属金!从五行相生来讲,此地土地肥沃当符土生金。但从相克来讲,火克金。要村子发,必防火灾”。

  从此村名便叫“金村”。后村北三里又建一小村,也随叫金村,为区别改叫了大金村。而小金村改叫“北金村”(今属冀州区)。这就是大金村的由来。不过大金村防火教育几百年来倒是代代未中断过。

  值得特书的是,从清乾隆年至今三百年来,令大金村人骄傲,令全县人倾慕的是步氏家族及“官绅世家”和“教育世家”的名号,老百姓一提起来都称“大金村步家”。步家名望起于步氏第10代步登廷,家贫苦学,乾隆初年登上仕途,官至工部郎中(各司主管,正五品),60岁以后,他返家办教育,建立“嘉会书院”。书院百年,培育大量人才,步氏尤多。计进士3名,举人、贡生21名,廪生、秀才数10名,故以官绅世家、教育世家名世。清末至上世纪30年代有14人受高等教育,6人留学日本。至上世纪80年代,步氏后代200多人从事科教文卫工作。其中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研究员、副研究员等高级职称者就有80余名。

  步氏家族的历史,再次证明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道理。

  注:部分资料根据步进同志讲述整理。步进,退休干部,文化工作者,大金村人,年83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