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狀元蘇乞兒》:從蘇燦的人生起伏,淺談父母對親子關係的影響

星爺有很多經典電影,初看喜感滿滿,但細品卻發現很扎心。

今天,我們主要從親子方面來談一下星爺的經典電影——《武狀元蘇乞兒》。這部電影的主題很簡單,主要說了蘇燦的成長,這部電影的主線是這樣的:開始優越(目中無人)——中間被教訓吃盡人間苦——最後蛻變成長實現價值。

蘇燦出生在大戶人家,父親是廣州巡撫(花錢購買),父親是個典型的敗家子,但對兒子卻充滿無盡的愛,當然他這種無條件自私的愛也是不可取的,因為這樣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

蘇燦是一個武功很棒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如果沒有遇到如霜姑娘,沒有遇到王爺和趙無極,他的人生可能是另一番景象,但見到如霜後一切都變了,從此開啟了自己的苦難史,但幸運地是,他有一位好父親,不論多難都一直陪伴著他。

《武狀元蘇乞兒》:從蘇燦的人生起伏,淺談父母對親子關係的影響

無條件滿足,對孩子是一種傷害

在這部電影中,蘇燦不喜歡舞文弄墨,不想學寫字,但父親卻一直希望他能夠學富五車,光宗耀祖,為了他不惜重金給孩子請老師(也就是現在的一對一輔導),但奈何兒子最終還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當兒子會寫自己的名字時,他特別驚喜,當然兒子根本不會寫,不過是亂畫而已。

其實蘇燦的父親和大多數父親一樣,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孩子要什麼給什麼,為孩子付出了全部。他愛蘇燦超過愛自己。這個時候的蘇燦是不懂得感恩的,他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也從來不會考慮為什麼。

《武狀元蘇乞兒》:從蘇燦的人生起伏,淺談父母對親子關係的影響

蘇燦把父親的無私付出當做理所當然,他不覺得父母辛苦,反而覺得這是父母應該做的。父親的做大真的對孩子影響很大。

盧梭在《愛彌爾》中一針見血指出:你瞭解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的孩子痛苦嗎?那就是,讓他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他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就越多,遲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絕他,這種意料不到的拒絕,對他的傷害,遠遠大過他不曾得到過滿足的傷害。

我們要好好愛孩子,但不是溺愛,不能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不問原則對錯。父親對蘇乞兒滿滿的愛,讓他目中無人我行我素,也因為這份溺愛而受盡人間痛楚。

《武狀元蘇乞兒》:從蘇燦的人生起伏,淺談父母對親子關係的影響

父親的陪伴,是孩子堅持的動力

蘇燦能實現自己的價值與父親的陪伴有很大關係。剛開始他是一個飛揚跋扈的紈絝弟子,但後來卻因為喜歡上一個女人而做出改變。

當如霜說自己喜歡的人必須是狀元之才時,蘇燦準備考狀元。當他告訴父親時候,父親大力支持,並沒有因為兒子喜歡一個青樓女子而阻止他。個人覺得當時他的心裡肯定是反對兒子感情的,但因為太愛兒子,所以只好贊同。

兒子得罪了權貴,替考一事被揭發,犯下欺君之罪,被判處抄家,終生行乞。這個時候父親沒有絲毫怪罪兒子,而是陪著他一起經歷後面的風雨。

蘇燦在賣藝的時候被趙無極挑斷手筋腳筋,成了一個廢人,人生陷入低谷,甚至連求死都成了一種奢侈,這個時候如果沒有父親的陪伴,他根本挺不過來。

《武狀元蘇乞兒》:從蘇燦的人生起伏,淺談父母對親子關係的影響

整部電影中,父親都是笑著裝堅強,他只哭了一次,那就是為了讓兒子振作,放狗咬他的時候,其實這個時候,父親心裡是絕望的,內心是特別疼痛的,因為兒子是自己的寶貝,為了讓兒子能重新站起來,別無他法。

不得不說,蘇燦有一位好父親,他陪伴自己度過了人生低谷。對於孩子來說,父親的陪伴真的很重要,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本傑明·布魯姆曾做一項過對近千名兒童從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蹤研究,結果表明:5歲前為智力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如果把17歲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麼孩子在4歲前就已經獲得了50%的智力,其餘的30%是在4~7歲間獲得的,剩餘的20%則在7~17歲間獲得。

陪伴既是陪伴孩子享受成功,也是陪伴孩子面對失敗。是孩子跌倒後能重新站起的精神支柱,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陪伴在他的身旁。

當然,陪伴孩子很重要,但家長也不能犧牲自己的時間無條件的陪伴,否則只會害了孩子。

《武狀元蘇乞兒》:從蘇燦的人生起伏,淺談父母對親子關係的影響

孩子不是全部,家長要有自己的生活

在這部電影中,蘇燦的父親是沒有自己生活的,他整天圍著孩子轉,只要是兒子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我覺得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

比如無條件滿足兒子的揮霍,當兒子要考武狀元時,舉家搬遷。其實這點真的有點過了,兒子不過是去考試,完全可以讓書童陪著去考,根本沒有必要舉家都搬到京城。

為了讓兒子順利過關,他不惜賄賂主考官。當事情敗露被揭發時,他又願意為兒子去死,總之他根本沒有了自己的生活。

被判抄家之後,為了生計,他去要飯,不得不說這位父親真的很偉大,在他的眼裡只有兒子,只要兒子能好,那麼讓他做牛做馬都願意。

《武狀元蘇乞兒》:從蘇燦的人生起伏,淺談父母對親子關係的影響

生活中,很多父親都會這樣,他們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所有的生活都圍著孩子轉,個人覺得這是不可取的,我們雖然可以做孩子避風的港灣,但那只是暫時的,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不僅幫不了孩子,還會害了他,所以我們要有自己的生活。

聰明的父母絕對不會圍繞著孩子轉,所有的喜怒哀樂也都不能是因為孩子的事情。父母自由擁有自己的生活,親子關係才會更加和諧。

有人說,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不是你給他灌輸什麼,而是他能從你身上看到什麼樣的活法。對此,深以為然。

如果你熱愛生活,孩子也會過得詩意;如果你活得豐盈,那麼孩子也會努力綻放。

個人覺得真正的教育,不是犧牲所有時間和精力去陪孩子,而是要努力過好我們自己的生活,努力經營好我們自己的人生,做更好的自己,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三流父母做保姆,一流父母做榜樣。

《武狀元蘇乞兒》:從蘇燦的人生起伏,淺談父母對親子關係的影響

榮格曾說:父母對孩子的最不好的影響莫過於讓孩子覺得他們的父母沒有好好過日子。

父母與兒女的關係,其實是很複雜的,我們互相是對方最重要的人,但在一些時候我們卻又不是對方最重要的人,如何處理好這個平衡是很關鍵的一點。也希望子女與父母都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

好的親子關係,才是教育的根,是決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底層密碼。願你懂得教育的真正意義,給孩子一個光輝燦爛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