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溪漁業工作站見證百姓餐桌魚之變

在淡水魚的食物鏈裡,鰱魚是最低等的捕手,它只吃浮游生物,所以肉質最為粗糙,口感最差,售價也最便宜。往上是草魚、鯉魚、鯽魚、鯿魚等常規魚類,更高階的就是以小魚為食的鱖魚等特種魚類。

然而在1984年,請客時飯桌上能有鰱魚那也是相當氣派的。當年,21歲的徐保明從江西省畜牧水產學校淡水養殖專業畢業,被分配至當時的貴溪市農業局水產站工作。他說,那時的貴溪,水產養殖是一片空白,也可稱為“三無”產業——無飼料、無技術、無規範。老百姓養魚,多是在房前屋後隨意挖一口水塘,投一些魚苗,日常餵養魚類的就是牲畜的糞便和雜草。水體渾濁、池塘容量有限導致魚類品種單一、產量低。

貴溪漁業工作站見證百姓餐桌魚之變

現狀如此,徐保明和其他技術員有了新的規劃。他們開始在農村挖水塘,實驗魚苗存活率、繁殖率。因為沒有交通工具,每天坐公共汽車往返城鄉,太耗時也太費錢,他們就在魚塘旁搭了個簡易塑料布棚子,常常一蹲好幾周,與大地星辰為伴。後來聽說鯿魚(武昌魚)在江西也可以養活,並且肉質也比鰱魚鮮嫩,一行人又匆匆趕去湖北,學習先進的培育技術,帶回珍貴的魚苗。當時的工作條件、物質條件不高,有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就是十足的有錢人,如果要去農村召開漁業科學知識講座,還要技術員們排好日期輪流騎車。“上世紀80年代,農村道路很差,土路晴天揚塵,雨天泥濘,我們經常‘早晨出門一身淨,晚上回家一頭泥’。”回憶起曾經的時光,徐保明感觸良多。

1998年,鯿魚被端上了貴溪普通人家的餐桌。當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從事漁業養殖,養魚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家的餐桌,也慢慢成為了家庭經濟收入的來源,漁業的市場化愈來愈突出,飼料餵養也在不斷地推廣中。

貴溪漁業工作站見證百姓餐桌魚之變

“魚類養殖密度高,就容易生病,生了病我們就得給它們醫治。”那一年,徐保明所在的水產站開了第一家“魚病醫院”。老百姓不懂魚類的病症,一撥接一撥地帶著問題來找技術員。徐保明發現了自身知識的匱乏,開始不斷參加培訓班、訂閱專業雜誌、組成研究小隊,吸收新知識,應對接踵而來的新問題。粗放的養殖方式慢慢向精細過渡,魚疫苗被引進,市場上銷售的魚類品種越來越多,漁業市場也漸漸景氣。上世紀90年代末,吃魚已經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

2017年,貴溪的鱖魚、甲魚、牛蛙、小龍蝦銷售市場火爆。臨近退休的徐保明又接到了新的任務。由於試點的成功,貴溪市全面推廣稻漁共生養殖。“這是一個綠色生態的新理念,在種植水稻的農田,分漁業一席之地,兩者相輔相成。”徐保明從網上查找相關知識,認真鑽研如何把繁複的術語轉化為通俗的表述,他一天跑幾個鄉鎮,一週下鄉四五次,帶去新的國家補貼政策,幫助村民分析研究適合養殖的魚類,解答他們遇到的技術問題。

貴溪漁業工作站見證百姓餐桌魚之變

“現在走在貴溪的大街小巷,烤魚、麻辣小龍蝦的味道撲面而來,不得不讚嘆,社會經濟在發展,人民更幸福啊!”徐保明十分感慨。

“產業要發展,服務要到位。在貴溪漁業工作站待了36年,我看過無數的魚、蛙、蝦,跟無數的老百姓打過交道,我一直不忘,我是為老百姓搞服務的技術員。如今,貴溪越來越好,漁業越來越好,在我的事業生涯裡見證了這段成長,榮幸之至。”徐保明動情地說。

貴溪漁業工作站見證百姓餐桌魚之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