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發電起家的中國首富,曾1天虧掉千億,他說第3次工業革命在中國

在世界品牌實驗室主辦的第十五屆“世界品牌大會”上,2018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分析報告正式發佈。報告顯示,漢能品牌價值為962.56億元人民幣,在新能源行業居首位,有望成為國內首個品牌價值突破千億的新能源企業。事實上,李河君領導的漢能已經連續三年登上這份榜單,其品牌價值從2016年的628.95億元人民幣,到2017年的885.79億元人民幣,再到2018年的962.56億元人民幣。

靠發電起家的中國首富,曾1天虧掉千億,他說第3次工業革命在中國

在李河君27年的創業史中,他創造了中國商界兩個傳奇。第一個傳奇,從2002年至2011年,歷時八個整年,耗資超過200億元人民幣,在雲南金沙江,建成了一個總裝機300萬千瓦的金安橋水力發電站,其裝機規模比中國葛洲壩水電站大10%,比當年象徵美國實力的美國胡佛大壩大30%;第二個傳奇,2010年領導漢能開始實施大規模的產業轉型和戰略升級。歷時八年,通過四次海外技術併購整合,投資超過500億人民幣,進軍具有獨特技術優勢的薄膜太陽能行業,成功地使漢能一躍成為全球規模、技術領先的全產業鏈的薄膜太陽能企業。

1967年8月,李河君出生於廣東省河源市。1988年,他從北京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剛畢業的他也幹過一段時間體制內的工作,但在那個改革開放初期的時代,全國上下掀起了一股下海大潮。作為一個大學生,李河君也迫切希望通過創業改變自己的生活。於是他在1991年向自己大學老師借款5萬元人民幣開始了創業征程。

初次下海的李河君聯合幾個大學同學在北京中關村創辦了一家商貿公司,其先後涉足過物流、房地產等行業。這段時間的李河君可以說是什麼搞錢就做什麼,也是憑著這樣的經營方式,他在幾年時間內就積累了幾千萬元的資金。

在資本加持下,李河君開始尋找一個可長遠發展的主業。當時,有人建議他炒股,也有人建議他收購一家上市公司,到資本市場去圈更多的錢。他接受了第二條建議,但要收購上市公司,本身必須要有項目可做,為此,李河君在老家廣東河源花了200萬元買了一座裝機只有350千瓦的小型水電站,正式進入了水電領域,成立了華睿集團,後改名為漢能控股集團。

靠發電起家的中國首富,曾1天虧掉千億,他說第3次工業革命在中國

有了第一次嘗試,李河君很快又在浙江建設了自己的第一座水電站,規模達到2000千瓦。此後的六七年,李河君先後在浙江、廣東、青海、廣西等地又建設了上萬千瓦、幾十萬千瓦的水電站。在建設金安橋時,公司已建和在建的裝機容量就已經達到了600萬千瓦。

做多了小型水電站的李河君開始謀劃做搞一座大型水電站來充實自己。2002年,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等組織民營企業家赴雲南考察。當時雲南省有1億千瓦水電資源處於待開發狀態,省委省政府迫切希望民間資本進入。李河君意識到,屬於他的機遇來了。漢能公司隨即決定投資10億元,開展金沙江中游流域水電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很快,雲南省和漢能正式簽署了投資近200億元、兩期總裝機300萬千瓦的金安橋水電站項目開發協議。這是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民營企業投資建設的百萬千瓦級特大型水電項目。

在從籌劃到建設運營的八年時間裡,資金像磨盤一樣壓得李河君喘不過氣來。為了應對建設需要,高峰時每天就要有1000萬元的投入,為此李河君陸續出售了浙江、青海、廣西的水電站,甚至把公司家底都投了進去。2011年3月27日,經過八年艱苦“抗戰”,金安橋水電站首臺機組正式併網發電。目前這是國家“西電東送”和“雲電送粵”的骨幹電源之一,漢能也由此躋身於建設百萬千瓦級特大型水電站企業的行列,創造了中國民營企業的奇蹟。

靠發電起家的中國首富,曾1天虧掉千億,他說第3次工業革命在中國

李河君瘋狂發展水電主要是因為水電僅有1毛左右的低成本,同時還能夠給公司帶來穩定的現金流。同樣,因為成本的原因李河君又進入了光伏發電領域。

其實,早在2006年以前光伏發電成本高昂,普通玩家根本玩不起,就連李河君這樣的大咖都無心進入。但光伏發電經過幾年發展之後,其成本銳減3倍,於是李河君判斷,如果加大研發,光伏發電成本可媲美核電和火電的發電成本,同時光伏產業也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新能源產業之一,基於這樣的考量,李河君在2009年開始佈局光伏發電產業。

從2009年開始,漢能在全國範圍內“跑馬圈地”,以“黑馬”姿態殺入光伏領域,而且一出手就讓業界為之一驚。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他一口氣在四川雙流、廣東河源、山東禹城、浙江長興、江蘇武進、海南海口等地投資建設了八個薄膜太陽能生產基地。

在研發方面,李河君不惜血本、重金投入。他聘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馬克迪爾米德先生為首席科學家,同時聘請了大批歸國中青年科學家,組建了逾百名博士、碩士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為主體的漢能高科技能源研發中心。這樣的投入讓漢能掌握了太陽能薄膜電池、柔性電池的核心技術。同時,李河君還投資原材料、高端裝備製造、電池片生產和太陽能電站建設,形成了完整的“全產業鏈”運作模式。

除了國內的產業,李河君還從2012年開始佈局國外產業,漢能完成了四次國際併購,先後將國際頂級薄膜太陽能技術生產商德國的Solibro、美國的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和Alta Devices公司收入麾下,將漢能的光伏產業發展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產業。

李河君做的這一切也推動著漢能市值的崛起,在2015年,上市公司漢能薄膜發電市值達到巔峰,身家甚至一度突破了2000億人民幣的大關。在2014年、2015年,李河君分別以870億和1655億人民幣的個人財富兩次蟬聯《新財富》中國大陸首富。不過在2015年5月20日的這一天,當時李河君還在香港演講,在演講期間,在沒有實質利空的背景下,漢能薄膜發電開盤不久就出現了驚魂一幕,短短不到25分鐘,該股股價就已經被腰斬,跌幅高達46.95%,從開盤的7.35港元跌到了3.91港元。一天之內李河君的身家縮水超過一千億。隨後,漢能薄膜發電便緊急停牌,香港證監會也介入調查。但調查到至今漢能薄膜發電也沒有復牌。

靠發電起家的中國首富,曾1天虧掉千億,他說第3次工業革命在中國

其實,李河君在做大做強的同時,他也在思考著整個行業的變化。在2013年11月出版了他的首部著作《中國領先一把——第三次工業革命在中國》。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觀點鮮明地指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就是新能源革命,新能源革命的核心就是光伏革命,光伏革命的核心就是薄膜技術的廣泛應用;這次新能源革命,是以製造業為基礎的,製造業是我國的傳統優勢,完全有可能由我們中國人領先一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