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湖南第一繁榮古鎮 風景堪比鳳凰被譽“小漢口”如今少有人知


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湘江西岸的靖港古鎮,原名蘆江,系溈水入湘江之要衝,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唐代開國之初,大將李靖曾在此駐軍,因其治軍有方,從不騷擾百姓,故後人將此地改名靖港。由於水運發達,靖港古鎮一度成為湖南第二大商貿中心,素有“小漢口”之稱。

靖港古鎮還曾是湖南的四大米市之一和淮鹽主要經銷口岸之一,最鼎盛時期,往來於溈水、湘江的寧鄉“烏舡”船有3000多艘,日停靠船隻多達千艘。近幾十年來,由於公路取代了水運,靖港的繁華地位漸漸遜色,隨著青年人的大量外出,古鎮也日趨蕭條。

古鎮的建築佈局為“八街四巷七碼頭”,現有民居1008棟,共3546間,居民1027戶,這些明清古民居均為江南水鄉特色的吊腳樓,臨河而建,蔚為壯觀。在1275米長的主街兩側,數十處老店鋪、名作坊、會館、廟宇等歷史遺址至今保存完好。

與麗江、鳳凰這些繁華熱鬧的古鎮相比,靖港古鎮彷彿一本沉寂了千年的古書,可謂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由於沒什麼遊客,古鎮裡的居民基本都是原住民,遊客在這裡不但可以欣賞明清、民國時期的傳統建築,還能體驗到晚晴民國時期的長沙民俗。

在湖南當地流傳著一句民諺:“不看宏泰坊,枉費來靖港”。建於清雍正十年的宏泰坊,是長沙最後一個清代青樓,也是靖港古鎮裡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它見證了靖港古鎮曾經的繁榮,也見證了封建社會對女性的身心摧殘。

如今這裡已被改建成青樓歷史文化博物館,仍然相沿其舊名——宏泰坊。修繕後的宏泰坊保持了原有的建築風格和大致佈局,奢華的裝飾重現了當年的風花雪月。館內展示了蘇小小、李師師等古代名妓的諸多感人故事,讓遊人對這座青樓遺址有了新的感悟。


清咸豐四年,太平軍進佔靖港,時任湖南團練大臣的曾國藩親率人馬直入靖港,不料慘遭覆沒。曾國藩愧憤交加,兩次投水自盡,被部署拼死救起。此戰過後,曾國藩率湘軍討伐征戰,最終攻克天京,贏得了“無湘不成軍”的美譽。當年的古戰場遺址就位於古鎮的老溈水入湘江處。

靖港古鎮作為天然良港,美食中自然少不了各種魚製品。火焙魚,顧名思義就是用細火焙烘加工的魚,它半乾半溼、外黃內鮮,兼備了活魚的鮮、乾魚的爽、鹹魚的味,其風味獨特,香甜可口,是當地最具特色風味的美食小吃,深受食客的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