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羨慕中國移動支付太發達,無法適應

幾個月前,我到達北京飯店時從出租車上下來。由於主流信用卡在這裡很少見且很少被接受,所以我給了司機現金。

老外羨慕中國移動支付太發達,無法適應

我不會說中文,他不會說英語。他劇烈地拒絕了付款,搖了搖頭,指著手機。他希望我通過QR碼付款-QR碼在中國很流行。

來回了很多之後,我告訴他我沒有微信支付或支付寶,我把現金交給了酒店的門房服務員。該工作人員身上沒有現金可用來提供零錢(我們決定放棄),然後他用個人電話通過QR碼向駕駛員付款。

這種不便的情況對於像我這樣來中國的外國人來說很普遍,不僅是交通運輸。即使是像星巴克和7-11這樣的美國大宗商品,如果您不通過電話付款,那您也很奇怪。

我參觀了北京旅遊和國際三里屯區的星巴克。在看到十幾個客戶在我用手機付款之前,我問收銀員是否接受現金。她大聲嘆氣,呼喚經理,經理解鎖了付款終端的抽屜,他們倆都在尋找確切的找零。抽屜裡沒有像中國以外的收銀機中那樣可以整齊地分離鈔票的分隔器,而是像大富翁棋盤遊戲。

關於中國付款方式的說法往往是每個人都在使用手機,並且既先進又方便。儘管這確實是事實,但人們常常忘記了,對於那些沒有中國銀行賬戶的人來說,情況恰恰相反。對我而言,由於沒有人願意拿走我的現金,中國一直是最具挑戰性的出行地點。

儘管我的公司總部設在香港,並且擁有香港銀行帳戶,但由於傳統上該平臺需要中文銀行帳戶和電話號碼,因此我無法使用AliPay或WeChat Pay。

老外羨慕中國移動支付太發達,無法適應

但這一切都在本週發生了變化,當時由阿里巴巴子公司螞蟻金服運營的支付寶和騰訊支持的微信支付宣佈,在中國的外國人現在可以將賬戶與Visa和Mastercard關聯。

去年,中國共有1.41億入境遊客,同比增長1.2%。

支付寶及其合作伙伴目前擁有超過12億用戶。根據分析公司App Annie的數據,2018年,支付寶被每月活躍用戶評為全球最大的非社交網絡應用程序。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影響力也在不斷增長。我最近開始注意到在舊金山灣區某些地區(中國遊客經常光顧的地方)提供這兩種付款方式。

老外羨慕中國移動支付太發達,無法適應

希望中國的移動支付在未來的中國之行中會繼續流行,因為現在我開始看到一種新的趨勢,該趨勢可能會使移動支付失去動力:通過面部識別技術用臉支付。

老外羨慕中國移動支付太發達,無法適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