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養肺”你做了嗎?用這6個小方法,堅持就可以有大效果。

肺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性和它的氣動功能怠來怠受到國內外學者重視和推崇。那麼,人們在生活中該如何呵護肺呢?對此,養生學家們曾提出“養肺抗衰法”,並附有如下歌訣。

歌訣:

拇指擦熱放鼻端,上下共擦五十遍。中指再揉迎香穴,預防感冒氣管炎。

“秋養肺”你做了嗎?用這6個小方法,堅持就可以有大效果。

此歌訣主要從中醫學理論“肺開竅於鼻的說法上,對肺進行養生保健。現代養生學家在總結此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可護肺的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1.摩鼻,將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摩擦,有熱感後,用手拇指外側沿鼻樑、鼻翼兩側上下按摩30次。然後,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16~20次。每天摩鼻1~2遍,可增強鼻的耐集能力,亦可治傷風、鼻塞不通。

此方法對秋、冬季節的過敏性鼻炎有比較好的防治效果。

“秋養肺”你做了嗎?用這6個小方法,堅持就可以有大效果。

2.浴鼻,如果每天清晨或傍晚用冷水浴鼻效果會更好,方法是將鼻浸在冷水中,閉氣不息,少頃,抬頭換氣後,再浸入水中,如此反覆5~10遍,也可用毛巾浸冷水敷於鼻上

此種方法對養生保健具有較好的保健作用。

躬身撐體端坐,全身放鬆,調勻呼吸。然後兩腿自然交又,躬身彎腰,兩手用力支撐,使身體上抬3~5次為一遍,反覆做3~5遍。需注意的是:兩臂支撐要用力,用力時,閉息,不呼吸;身體上抬時,要儘量躬身;雙腿自然交叉是為了避免借下肢的力量支撐身體,要用臂力,腿不要用力。

此方法可以通達肺氣,疏通肺的經脈,具有調養肺氣的作用,對風邪、傷風及肺氣虛損都有調養的功效。

4.捶背端坐,腰背自然直立,雙目微閉、放鬆,兩手握成空拳,反捶脊背中穴及兩側各捶3~5遍。捶背時,要閉氣不息,同時叩齒5~10次,並綏綏吞嚥津液數次。捶背時要從下向上,再從上到下,沿肖捶打,這樣做1遍。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兩側。

此方法以暢胸中之氣,通脊背經脈,可預防感冒,同時有健胃養肺的功效。

“秋養肺”你做了嗎?用這6個小方法,堅持就可以有大效果。

5.摩喉,上身端直、坐立都可以,仰頭把頸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搓直至胸部。雙手交替按搓20次為1遍,可連續做2~3遍。注意按搓時,拇指與其他四指分開,虎口對準咽喉部,自頜下向下按搓,可適當用力。

這種方法可以利咽喉,間接養肺,具有化痰的功效。

6.按天突,就是用手拇指按壓天突穴0~15次,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