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王朝》

《勇士王朝》

過去幾年美國職業籃球聯賽中,最成功的球隊之一——金州勇士隊,是怎麼一步步崛起,創造輝煌戰績的。

說到這,你可能會覺得,一支籃球隊的成功經驗,和我有什麼關係?如果你深入瞭解勇士隊的故事,就會發現,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說籃球。我們還能從中看到:新觀念和新技術,是如何打造出偉大的團隊,甚至改變一個傳統行業的。

其實,十年前的勇士隊,可完全算不上一支超級球隊。它的戰績一直排在聯盟的墊底位置,誰見到了都能欺負一下。不但戰鬥力差,球隊內部也是充滿了各種問題,球隊老闆接連決策失誤,教練與球員之間也是矛盾不斷。2010年之前的勇士隊,可以說是整個美職籃中成績和運營狀況最糟糕的隊伍。這樣一支球隊,在競爭如此激烈的NBA聯賽裡,短時間內想要取得好成績,實在是太難了。

一般來說,一個弱隊想要崛起,往往是靠著球隊老闆花大價錢,買來大牌球星和出色的教練,圍繞一兩個明星球員來組建陣容。NBA中的球隊,大部分走的也是這個路子。這樣組建起來的球隊,戰鬥力會在短期內有質的飛躍,是最容易出成績的。

但勇士隊的成長經歷,和傳統的模式完全不一樣。2010年,硅谷的風險投資專家,喬·拉科布成了勇士隊的新老闆。一起到來的,還有他的合夥人,好萊塢的著名製片人彼得·古伯。他們為球隊打造出了一套全新的系統,讓勇士隊成為了一個由科技和大數據製造的籃球奇蹟。

靠著這套系統,球隊不但培養出了自己的核心球員,在5年內拿到了3個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的總冠軍,同時還創下了各種難以超越的記錄,甚至直接改變了籃球這項運動的發展趨勢。勇士隊也因此被稱為是NBA中的谷歌。

新觀念和新技術具體是如何幫助勇士隊實現崛起的?我會在後邊為你詳細講述。

為了更好地為你講述這個故事,我特地採訪了楊毅老師。楊毅是國內著名的籃球評論員。同時,他也是中國最早全面接觸NBA的記者之一,對NBA球隊的運營模式、發展歷程有著深入的瞭解。楊毅老師的看法,我在後邊會為你分享。

本書的作者是埃裡克·馬林諾夫斯基,他是美國舊金山的知名記者和作家,曾為《連線》《滾石》等多個雜誌撰寫文章。他作為一名優秀的籃球記者,長期跟蹤報道勇士隊。可以說,他零距離見證了勇士隊崛起的全過程。本書中的許多細節,都來自他的第一手採訪資料。

接下來,我將分成兩個部分為你講述勇士隊的故事。第一部分,我們說說,勇士隊是如何依靠硅谷模式,實現崛起的。第二部分說的是,這套用科技和數據建立起的系統,是如何幫助勇士組建團隊,培養出像庫裡這樣的超級球星的。

好,下面我們先說第一部分。在講勇士隊之前,我先帶你對美國職業籃球聯賽有個大概的瞭解。美國職業籃球聯賽,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NBA,是由北美三十支隊伍組成的男子職業籃球聯盟。它彙集了世界上頂級的球員,是世界水平最高的籃球賽事。

美國職業籃球聯盟的賽季很長,比賽也很密集。在6個月的常規賽內,要打滿82場比賽,幾乎是兩天打一場。常規賽結束後,會有排名靠前的16支隊伍進入季後賽,也就是淘汰賽階段,去爭奪最後的總冠軍。

可以說,在競爭如此激烈的NBA聯盟中,想要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捧起總冠軍的獎盃,是極其艱難的過程。根據多年解讀比賽的經驗,以及在運動隊的親身經歷,楊毅老師說,一支球隊想要獲得總冠軍,要克服的困難非常多。像是球員的傷病問題、狀態不穩定,同時還要面臨其他對手強有力的競爭等等。其中最大的問題,是運動員的個性、想法還很難達到一致。每支球隊都面臨著這些問題,能夠解決好,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和體系,球員有著非常明確的自我認知,才可以說具備了奪冠的資質。但在瞬息萬變的賽場上,能不能問鼎冠軍還很難說。

所以,別說像當年的勇士這樣的弱隊,就連當時如日中天,強手雲集的豪門球隊,湖人隊、凱爾特人隊,到了淘汰賽階段,每打一場比賽,都是對球隊從管理層到球員的巨大考驗。

更糟糕的是,當時的勇士隊幾乎佔據了一個弱隊該有的所有問題。

首先,一支球隊想要贏球,最起碼要有不錯的球員。而獲得好球員的途徑有兩個,一是花高價從別的隊挖人,二是通過每年的選秀大會,發掘有潛力的新人。對勇士來說,從別的隊挖人,這點很困難。因為當時的球星們都不願意來,怕陷在這支混亂不堪的隊伍中,耽誤了自己的前程。球隊只能寄希望於選到好的新人。從1995年開始,勇士因為戰績不好,擁有率先挑選新人的權利,其實選到未來之星的幾率是很高的。但是,不知道是眼光問題,還是因為運氣不好,勇士隊接連錯失了一大批潛力股,像科比這樣的超級球星,都與勇士隊擦肩而過。而勇士隊選來的球員,沒有一個能夠打出來的。球隊沒有能力強的球員,輸球也就是家常便飯了。

不但如此,一系列場外的突發事件,也讓這支球隊看不到好轉的希望。比如,球隊內部接連發生影響惡劣的內訌事件,球迷對球隊的管理層表現出極度不滿等等。

在前老闆科恩買下勇士隊的15個年頭裡,勇士隊僅僅一次打入季後賽,成為了20年內整個NBA聯盟中成績和運營狀況最糟糕的隊伍。

經歷了漫長的黑暗時期,直到2010年的夏天,球隊才開始有了轉機。此時深陷財務危機和大眾質疑的科恩選擇退出,公開出售球隊。2010年7月15日,勇士官方宣佈,球隊以4.5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出售。在當時,還從來沒有哪支球隊能賣到這麼高的價錢。

說到這,你可能會覺得奇怪,一個墊底的球隊,為什麼能賣出這麼高的價格?到底是誰掏了這筆錢?新東家的身份,很多人都想不到,因為他們跟籃球完全不沾邊,那就是一批以硅谷風投專家喬·拉科布和知名好萊塢製片人彼得·古伯為首的投資人。那麼,硅谷的投資人,為什麼要花重金買下勇士隊呢?這是因為,雖然球隊戰績不佳,拉科布等人還是敏銳地從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機。首先,金州勇士位於美國的加州地區,經濟水平和人們消費水平都是全球領先,如果球隊運營得當,影響力會迅速擴大。其次,勇士隊的地理位置還有一個明顯的優勢:這裡臨近硅谷,球隊可以非常方便地與硅谷的新想法和新技術對接。第三,拉科布本人就對運營球隊有著極大的熱情和豐富的經驗。他堅信,未來的勇士隊,無論是名譽上還是金錢上,會帶給他意想不到的回報。

於是,拉科布和古伯等人,開始了一次大膽的實驗。他們想像運營硅谷公司一樣,打造一支新時代的超級球隊。拉科布和古伯的硅谷模式,指的就是自由開放的團隊氛圍,多元化的管理思維,以及對於新技術和大數據的絕對重視。

先來看自由開放的團隊氛圍。在NBA有項規定,每個球隊要在眾多投資人中推薦一位老闆,賦予他近乎獨裁的權利,無論他佔有多少股份。在這樣的背景下,球隊老闆在管理上多是獨斷、保守的風格。但勇士隊的管理風格,完全是硅谷準則。拉科布和古伯治下的勇士,有著靈活的管理,平等的交流,在專注於壯大自身的同時,對一切改變都持開放態度。拉科布說:“我們希望這裡的每一個人都能夠做自己,我們希望這裡的每一個人都能對自己有信心,我相信他們能在球場上做到一些驚人的事情。”

同時,拉科布和古伯深知硅谷的多元化思維,會給球隊帶來想象不到的變化。在勇士隊主場球館看臺的下方,有一個不大的房間,是前老闆科恩管理球隊時接待家人和朋友的場所。而古伯接手後,直接把這裡改成了一個叫做“橋”的小型俱樂部,開放給球隊其他股東。每場比賽開始前,他們都會在那裡小坐一會兒,邊吃邊聊。這裡我想插一句,勇士隊的股東,可不像其他球隊一樣,你有錢就能入股,而是要經過嚴格的篩選,確定能夠對球隊發展做出貢獻,才可以投資的。所以橋俱樂部聚集的,大多是來自硅谷的精英。像是紅杉資本的合夥人,參與谷歌投資的馬克·史蒂文斯,視頻網站YouTube聯合創始人查得·赫利等等。

很快,橋俱樂部就成為了當地最好的創業投資人脈匯聚地。拉科布和古伯可以在每場比賽的時候,聽取他們的意見,和他們討論如何將新技術、新模式用在球隊的管理上。自然而然地,勇士隊也就成了NBA聯盟裡距離高新技術最近的球隊。眾多硅谷精英的智慧,讓這支球隊開始全面擁抱硅谷的新技術和大數據。後來,連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都說,勇士隊打破了這項運動的格局,這似乎是不太公平的比賽。這也就是說,同樣是打籃球,勇士隊的運行系統,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球隊。從管理決策到具體戰術,都讓這支隊伍一騎絕塵。

下面我就舉幾個例子,帶你看看新技術是怎麼幫助這支球隊完成重建的。早在2011年,勇士隊就率先引進了SportVU系統,這項技術現在已經在NBA普及了,但在當時,大多數球隊並沒有發現它的價值。你可以把它簡單地理解為,在籃球場的四周裝上6臺智能攝像頭,可以識別、跟蹤每一名球員的表現。有了它,勇士的球員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次運球、傳球、跑動的速度和距離等全面的數據。他們可以任意調出幾個回合來分析球隊的臨場效率,甚至是通過觀察球員的投籃弧度是不是降低,來判斷他在場上的體力情況。

此外,還有一種輔助工具,是一套大數據處理和智能決策系統MOCAP,它根據海量的數據制定出合理的戰術,還能模擬各種情況下的陣容搭配。這也就是為什麼勇士隊的替補隊員的實力雖然不如主力隊員,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也能表現得很好,把戰術執行到位。

新科技的引入,不但用在了賽場上,場下訓練的時候,球員們同樣的享受到了高科技帶來的福利。球隊引入了一款叫做Catapult Sports的無線GPS裝置。這個裝置又輕又小,放置在球員的運動衣內,貼在靠近肩胛骨的位置。它會實時追蹤球員的細微動作,對於球員跑動時的速度、心率,以及膝蓋和腳踝壓力等指標給出及時的反饋。這項技術,直接就把球員的“疲憊程度”給量化了。在以前,教練判斷誰該休息,誰該加大訓練強度,並沒有很好的方法,也許只能說:“他看起來很疲憊,應該是需要休息了。”但是,有了這些數據,就能很科學地安排哪些球員可以上場打球,打多久;也能夠清楚地看到,球員是身體透支還在咬牙堅持,還是想偷懶。

在球員的心理健康方面,勇士隊也做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他們與一家名叫“體育天賦”的公司合作,專門設計出了一套評估球員個性和心理狀況的方案。這套方案包括10個不同的性格標準,比如“堅韌程度”“領導潛力”“自覺性”等等。球員們回答通過185道題目,可以得到自己心理狀況的準確評估。勇士隊在每次招募新球員之前,都要藉助這套方案,來判斷新人是否能夠融入這個團隊,在這裡是否有發展前景。

就像拉科布說的:“我們需要物盡其用,讓這些信息和數據變得有價值,給管理層和教練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

有了開放、多元的管理風格,以及最新科技的加持,勇士隊在2013年開始起飛,在2015-2016賽季,勇士贏下了82場比賽中的73場,是NBA成立以來最多的勝場紀錄。短短的幾年時間,勇士隊的估值也從當時的4.5億暴漲到30億美元。可以說,經過拉科布和古伯改造後的球隊,成為了一支戰鬥力極強的“銀河戰艦”。

之前我們也提到了,一支球隊的管理文化再好,有再先進的高科技作為輔助,沒有好的球員,也很難贏下比賽。通過數據分析制定下的戰術體系,總要有合適的人去執行。說到這,你可能會覺得,既然有了這套完備的系統,接下來花重金,買來幾個厲害的球員,不就萬事俱備了嗎?

但是,厲害的並不一定是合適的。拉科布相信憑藉建立好的系統,一樣能夠用科學和經濟的方法,找到最合適的球員。事實證明,在組建陣容、培養球員方面,這套系統也依然奏效。我想就算你平時不關注籃球,或多或少也會聽到庫裡這個名字。這個大多數人都不看好的小個子球員,現在可是NBA聯盟裡最炙手可熱的。

當然,一支球隊、一名球員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你很難說是勇士體系成就了現在的庫裡,還是庫裡把勇士隊帶上了更高的臺階,籃球比賽就是這樣,團隊和個人英雄主義緊密交織。但是,我們還是能夠從中看到,一支以科技和數據為基礎的系統,是如何幫助球員找到最合適的角色,快速成長的。

首先要說的,就是剛剛提到的,勇士隊的當家球星——斯蒂芬·庫裡。我想先和你說說,今天的庫裡,在籃球界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可以毫不誇張地講,庫裡改變了籃球的傳統理念和打法,是這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現象級球員。他沒有強壯的身材、驚人的彈跳,但卻有著超強的投籃能力。發揮最好的時候,他可以一場投中十幾個三分球,這在整個籃球歷史上,也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同時,他強大的心理素質和超高的籃球智商,也總能夠幫助球隊在關鍵時刻取得勝利。

楊毅老師說,庫裡對於現在孩子們的影響,可以說不低於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他讓籃球這項運動更加平民化了,他讓無數的普通人相信,就算沒有高大的身材,沒有出色的身體素質,一樣可以玩好籃球。

庫裡在2009年的選秀大會上,被勇士隊選中。你可能會覺得,勇士終於時來運轉,選到了一個超級球星了。但是,當時大多數人,是絕對不會想到庫裡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的。從一開始,庫裡就飽受質疑。當時NBA選秀網站上,是這麼評價庫裡的:“他的爆發力和運動能力都遠遠低於NBA的標準,另外他也不是一個值得依賴的控球后衛。”這也就是說,庫裡的身體條件適應不了NBA的強度,很少有人相信,他可以帶領球隊取勝。

在球隊打球的前兩個賽季,庫裡發揮得雖然也不錯,但在隊中,也依然沒有處於絕對的核心地位。那是什麼原因,讓庫裡成長為勇士隊中最重要的核心球員了呢?還是和那套依託科技和數據的系統有關。

接手球隊後,拉科布請來了一批分析數據人才,成立了勇士內部的大數據團隊。經過分析,他們最終確定了勇士隊的核心競爭力,那就是球隊的進攻,要以三分球為主,並且要注重三分的效率和數量。他們發現,長距離的兩分球和三分球的投籃命中率幾乎相同,所以,如果你刻意地練習三分,每次投籃的回報率就會出現質的增長。

這就相當於給勇士隊畫了一個能力拼圖,只需要找到每一小塊拼圖,然後把它放在合適的位置就可以了。那最適合投三分的球員,當然就是隊中的庫裡了。

於是,庫裡對於勇士發展的重要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勇士隊制定戰術的重點,就是讓庫裡和隊裡其他出色的投手,在隊友的幫助下,跑到最舒服的投籃位置,在沒有人盯防的情況下出手投籃。依靠這套體系,勇士隊的三分球成了讓聯盟其他球隊聞風喪膽的致命武器。庫裡也成為了單個賽季投中三分球最多的球員,創造了一項又一項NBA的記錄,又將這些記錄親手打破。

從此,勇士隊找到了最適合的進攻手段,也讓庫裡從一個還不錯的球員,搖身一變成了聯盟裡最出色的得分手。但是,光靠進攻,並不足以讓球隊具備奪冠的實力。籃球界裡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句話:“表演靠進攻,贏球靠防守。”如果沒有一套強大的防守體系,面對其他擁有超級明星的進攻強隊,勇士也很難取勝。

如果說強大的數據分析幫助勇士找到了合適的進攻手段,那麼,技術的力量,同樣讓球隊發現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防守悍將,從而打造出了屬於自己的防守系統。

接下來我要說的這名球員,叫做德拉蒙德·格林。相比於庫裡,格林的成長經歷更加具有戲劇性,也更能夠說明,數據和新技術是怎麼幫助球隊發現人才的。

格林最開始的境遇,比庫裡還要糟糕。他的官方身高只有不到2米,而在他習慣的位置上,多數是2米以上的球員。這也就意味著,他每場比賽要面對的對手,都是比他高上一頭的大個子。在籃球場上,身高的問題始終讓格林處於劣勢。而他又沒有像庫裡一樣極為出色的投籃能力,放到其他位置更不合適。可能他當時唯一的優勢,就是強壯的身體和積極的態度了。

你說這麼一個球員,好像確實不能給球隊帶來什麼變化。剛剛來到勇士隊的格林,球隊確實也沒有在他身上寄予太大的希望,當好一個不重要的角色球員,在垃圾時間裡上場跑跑,也就可以了。

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讓球隊看到了他的價值。在2014-2015賽季開始前,球隊的首發前鋒大衛·李受傷了,無奈之下,教練只好讓格林頂上去。總有一些情節,在當時看上去只是無足輕重的意外,但最終成為了決定性的轉折。

在場上的格林充滿激情,鬥志絲毫不亞於一個打了十年球的老將。他積極跑動,努力防守。勇士隊開始幾場的成績也很不錯。可是,你能就此說明,這是因為格林的作用比被他頂替的球員更大嗎?在別的球隊看來,也許是個難題。但是對於有著強大技術和數據支持的勇士來說,這太簡單了。

通過SportVU跟蹤系統,他們分析了兩名球員在場上的防守效率等一系列的數據,結果發現,格林的防守效率遠高於受傷之前的大衛·李。所以,當大衛·李恢復健康之後,首發前鋒的這個位置,自然是被格林頂替了。這樣的安排也獲得了奇效。那個賽季,勇士隊成了37年間唯一一個同時領跑防守效率和進攻節奏的球隊。當時有記者評論道:“這支勇士隊跳脫於當代籃球的一切傳統框架之外,他們讓這項運動看上去輕鬆而又迅捷。”

你看,通常人們都會認為,格林這種球員並沒有明顯的優勢,放哪哪不行,很難打出來。但是有了科技和數據的幫助,就能夠清晰直觀地看到場上的效果。原來,格林雖然沒有身高上的優勢,但他身體強壯,一般的球員還真頂不動他。同時,他也有著出色的戰術意識,願意和隊友配合,幫助隊友防守。這些優勢,如果沒有一套新技術來把它們呈現出來,一般人還真是發現不了。

靠著這套科學的進攻和防守體系,勇士隊很難碰到對手,順利地拿到了2015年的NBA總冠軍。而這離拉科布接手球隊,也才僅僅過了5年。可以說,硅谷的管理模式,先進的科學技術,締造出了一支飛速崛起的偉大球隊。

同時,它也讓籃球這個傳統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一方面,更多球隊開始高度重視新技術和數據分析;另一方面,籃球不再是由高大強壯的球員統治的運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投籃、速度和團隊配合。很多球隊的建隊模式,都是對標勇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