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延風:“少帥”遲暮?

從一汽到東風,似乎耗光了竺延風所有的運氣。

竺延風把人生中最風光的歲月都留給了長春。在那裡,人們稱他為“少帥”。28歲成為中國最年輕的高級工程師、38歲掌舵有“共和國長子之稱”的一汽、操著一口流利的英語,沉著、儒雅、果敢。

而今,身為東風汽車的總舵手,背井離鄉日子並不好過。竺延風今年58歲,儒雅還在,只是多了幾分寂寥和落寞。

壯士欠“東風”

竺延風的東風時代一直在調整。

如果沒有意外,那麼竺延風將連續三年實現不了他自己定下的銷售目標了。他似乎很想再創一個輝煌的戰績,然而,現實總是悄無聲息地跟他對抗著什麼。

2016年,竺延風東風汽車時代的開始,彼時時值東風汽車冒進的虛胖期,各板塊已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竺延風那個時候還是信心滿滿,頗有點火之勢,企圖打破東風汽車當時的格局。他曾經公開對媒體表示,“獨立還是整合,要去看市場驅動的因素。如果市場驅動導向使企業的一些產品無法延續下去,那它必然會走向整合。”

竺延風:“少帥”遲暮?

事實也是如此,東風汽車隨著竺延風時代的開啟,同時展開了大大小小的審計和調整,曾經有媒體直言“調整難以統計”。然而,對抗正在上演,竺延風的改革之路並沒有想象得那麼樂觀,與調整同時降臨的是人心惶惶以及銷售的下降。

10月29日,東風汽車披露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9.42億元,同比增長7.5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32億元,同比下降19.76%。

10月份的銷售數據顯示,東風汽車公司單月銷售汽車40.43萬輛;1-10月,東風汽車公司銷售汽車323.01萬輛,其中銷售乘用車274.66萬輛。

在這其中,東風自主品牌乘用車10月份銷量為9.02萬輛,同比增長5%。1-10月,累計銷量為68.23萬輛。東風合資品牌10月份銷量為26.63萬輛;1-10月,累計銷量為207.46萬輛。其中,東風日產10月份銷量超11萬輛,1-10月累計銷量為86.49萬輛,已經完成全年目標的78%。

然而,這只是表面。作為東風旗下老牌合資企業的神龍汽車,如今的表現可謂是極速下沉。2015年神龍汽車年銷量突破70萬,而今1-10月累計銷量為27.80萬輛。

扉旅汽車發現,今年年初,遭遇了自主、合資品牌汽車銷量齊齊下滑後,竺延風將2019年銷量目標同比下調50萬輛。這一次,竺延風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雙400,即經營利潤突破400億元,汽車銷量必達400萬輛。

在此之前的幾年,他定下的銷量目標都是450萬,然而無一實現。2016年和2017年,是竺延風加入東風以後銷量最好的兩年,銷量達427.67萬輛和412萬輛。但輿論將這一衝破400萬的銷量定義為過往“餘威衝擊”,似乎與竺延風沒有半點關係,而且尷尬的是他定的目標是450萬。但這還不是最尷尬的,接下來2018年,東風汽車的銷量下滑至383萬輛,竺延風可謂顏面失盡。

這或許就是命運與竺延風的對抗。在經歷的連年奮戰不果後,竺延風已經主動低頭降低了銷量目標,然而從目前的銷量數據看,要完成400萬輛的目標對於東風汽車來說依然可能性不大。

那個血管中流著汽油的男人

很多人為竺延風遺憾。

在長春,人們對這位老鄉有著不一樣的感情,因為他和他的一汽實在是創造了太大的影響力,一汽給了當地人帶來了太多的榮譽感,當然還有工作機會,曾一度在一汽做保潔、當司機都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很多人認為他從政以後會一步一步堪當重任、大任。但變數始終存在,沒有人猜到他兜兜轉轉又回到了汽車領域裡。

扉旅汽車援引資料顯示,竺延風出生於1961年,他人生的前半程可謂順風順水。他生在一汽,長在一汽,他的的父親是一汽集團的一名工程師,也是中國汽車業的第一代開拓者。1983年,竺延風於浙江大學自動化專業畢業後,回到在一汽熱電廠儀表車間擔任技術員,28歲就被評為高級工程師,是當時中國最年輕的高級工程師之一。36歲,又是以最年輕的身份出任一汽集團副總經理;1999年,掌舵被稱為“共和國長子”的一汽集團,擔任總經理。這一年,他剛剛38歲。也是因為這樣,人們稱他為“少帥”。

這一年也正是一汽的困難時期,此前三年,一汽設備開工不足,企業效益不好,1998年的利潤只有15億。而公司當時員工超過15萬,離退休職工3.6萬,23個幼兒園,30多所子弟中小學,6個派出所,企業辦社會的一年花費超過4億,每年支付管理費用高達17億元。改革——這是竺延風唯一的辦法——改造大而全的舊體制,建立母子公司制。2000年,一汽職能部門由47個改組為22個,全公司壓縮幹部編制4881個,減少管理崗位30%。

2002年,此前的改革初見成效,一汽也正式進入竺延風的風光時代。直至竺延風去職之前,一汽集團擁有全資子公司30家,控股子公司18家,其中包括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及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等中外合資企業。在東北、華北和膠東、西南形成佈局合理的三大生產基地,以及在國內汽車行業具有產品開發和工藝材料開發領先水平的一汽技術中心,資產總額1098.5億元,員工13.23萬人。截至他離任時的2007年年底,一汽資產總額1058億元,連續兩年位列“世界500強”

2005年,竺延風曾經一句話被推上輿論的頂點——“中國汽車人要耐住寂寞20年。”很多人不滿也不理解竺延風的措辭,甚至加以批判,但竺延風也並沒有反駁什麼,後來,有專家替他說話,“竺延風說的是實話,他客觀地看到了當時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巨大差距。他著眼於創建一個自主品牌開發的完整體系。過去那種‘欲速而不達’留下的教訓是深刻的。”

“9年間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一汽的騰飛打下基礎。”掌舵一汽9年,在這9年的時間裡,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之一的一汽集團,從陳舊的國企到國內一流的汽車集團,竺延風幾乎使出了全部力量。”在這9年,竺延風做過最艱難的決定,得罪了許多人、被誤解、被指責,他都沒有退縮。

竺延風:“少帥”遲暮?

汽車大王亞科卡形容他“血管中流著的是汽油”。2007年12月,在一汽集團高級經理大會上即將離任的竺延風數次哽咽。據說他為了表達對一汽的深情,他背了一句詩:“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的確,一汽承載了他太多的感情,而汽車幾乎承載了他人生的全部。

東風待破

人們對竺延風總是在期待什麼,但那或許是一廂情願。

從2002年開始,竺延風身上的標籤就不再一樣了——當選為的十六大代表,並同時當選為中共中央候補委員。竺延風離開一汽,涉入政壇,然而隨後,竺延風戰旗一轉又回到汽車行業,入主東風汽車。

在竺延風離開一汽之時,有人稱是功成身退,留下了一汽作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集團暫時性的業績下滑、以及一直難以突破的自主品牌和國際化難題。殊不知,彼時的東風汽車也是一塊難啃的骨頭。這或許就是竺延風的汽車使命。

坦白講,竺延風掌舵東風汽車的這幾年,發展得並不夠好。有人說,竺延風把東風汽車的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有人不滿意竺延風的人事調整,認為自竺延風的調整和審計開始以來,東風汽車的人心就散了。

誰也說不準,這是不是改革應有的陣痛。

目前,東風乘用車版圖加上東風新能源剛好13個。而13個板塊除了本田和日產,日子都很難捱。合資品牌法系和韓系車市場份額也在不斷下滑,其中,東風雷諾上半年同比下跌近80%,神龍公司下跌60%。

當然,公司的發展與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11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了上月中國汽車工業產銷數據。2019年10月,全國乘用車市場消費需求沒有明顯改善,行業企業依然承壓;商用車在加快更新淘汰及投資拉動的作用下,繼續保持較好的增長勢頭;新能源汽車則繼續呈現大幅下滑的態勢。

從具體數據來看,10月汽車產銷229.5萬輛和228.4萬輛,環比增長3.9%和0.6%,同比下降1.7%和4.0%,降幅比上月分別收窄4.5個百分點和1.2個百分點。1-10月,汽車產銷2044.4萬輛和2065.2萬輛,同比下降10.4%和9.7%,產銷降幅比1-9月分別收窄1.0個百分點和0.6個百分點。

一邊是市場的焦灼,一邊是公司的躑躅。最近,東風汽車的新聞也算是頻發,屢敗屢戰的東風裕隆召回事件、東風小康出售股權、PSA與FCA的合併與反壟斷審查、以及坊間流傳的逐步退出東風悅達起亞。對於竺延風而言,幾乎沒什麼好消息。

竺延風:“少帥”遲暮?

也許,在艱難的歲月裡,除了不斷的竭力前進,只能靠情懷來支撐竺延風了,畢竟他曾經說過:“要耐住寂寞20年,是真的要忍耐。而我自己也從來沒有別的要求,就是安心幹汽車,我的血液裡充滿了對汽車的絕對熱愛。”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或許有些悲壯,但竺延風再也不是“少”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