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市的第一个公园竟然不是顺城关公园?

卫辉市的第一个公园竟然不是顺城关公园?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卫辉市的整体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点缀在市区的顺城公园、大禹湖景区、杜诗生态湿地公园(杜诗植物园),让卫辉的环境愈加美丽,这些景色宜人的公园也成为卫辉人的骄傲。

在很多卫辉人记忆里,卫辉市的第一个休闲公园是顺城关公园。其实不然,早在上世纪20年代,卫辉市已经有公园了。

卫辉市的第一个公园竟然不是顺城关公园?

据史料显示,卫辉最早的公园名曰“宁静园”,位于今城内县前街卫辉宾馆,系民国九年(1920年)创建。

据《河南通志·汲县采访卷》记载:“邑中向无公园,民国九年,大旱,募集捐款,用以工代赈之法,就县署西偏宁静园旧址,撤运东门里庙宇材料,修造瓦房五间,亭子一座。

坑坎之处,俱用土填平。周围树以槐柏,又将后晋石幢移置中间,两边悬巨钟。二下甃甬路,大门墙垣大致俱备,近今骚客游人。当风日清朗之候,辄携二三知己,入亭眺览,以尽佳兴云。”宁静园旧址在历史上是宁静寺所在地,现存于卫辉宾馆大厅内的陀罗尼经幢即宁静寺旧物。

据史料记载,宁静寺在府治西南隅,旧为院。五代晋开运二年(945年)建,元末兵毁。大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重建,改为寺,置僧纲司于内。历经正德七年(1512年)、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乾隆九年(1744年)重修。

·

卫辉市的第一个公园竟然不是顺城关公园?

1935年,河南大学教授马元材莅临卫辉视察,期间曾到过宁静园。在其撰写的《观察日记》一文里,有关于陀罗尼经幢的文字记载。按,马元材《观察日记》(本文刊登于《河南政治》1935年第5卷第12期月刊):“县仓在旧建设局内,建设局裁并后,空闲未用,今为保安队驻扎。中有石塔一座,系大晋开国二年所造。又石桌二桌二座,雕刻皆甚精美。

据张县长云,有人愿以数百元购得之,时代当亦不晚,惟无文字,究系何代物,已无由判知之矣!”现仅存陀罗尼经幢和乾隆九年刻立的古碑一通,即《重修宁境寺碑》(现存于徐家祠堂)。

.

卫辉市的第一个公园竟然不是顺城关公园?

新中国成立后,宁静园为汲县县政府所在地。1953年,宁静园改建为汲县人民会场,于1970年拆除,后改为县政府招待所。

在此间的数年里,宁静园一直是汲县文化交流和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的聚集地。

1988年,县政府招待所改为卫辉宾馆,陀罗尼经幢置于宾馆大厅内。

数百年间,历经战火洗礼依然屹立不倒的陀罗尼经幢,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站在卫辉宾馆迎接着前来卫辉洽谈业务的四海宾朋和感受卫辉厚重历史的各界人士凭吊和观览。

参考文献

卫辉市的第一个公园竟然不是顺城关公园?

△明万历《卫辉府志》:“宁静寺,在府志城西南隅,旧为院。五代晋开运二年建,元末兵毁。大明洪武二十三年重建,改为寺,置僧纲司于内。正德七年、嘉靖二十五年重修。”

卫辉市的第一个公园竟然不是顺城关公园?

△乾隆《汲县志》:“宁静寺,在县志西,旧为院。晋开運二年建,元末兵毁。明洪武二十三年重建,改为寺,置僧纲司。正德七年、嘉靖二十五年重建。至今僧纲司如故。”

卫辉市的第一个公园竟然不是顺城关公园?

△《河南通志·汲县采访卷》:“宁静园,在县署西侧,旧为释教大寺基址。民国九年,汲邑荒旱异常。由英人劳海德募来赈款,多数会同县长奎印除以工代赈兴修马路外,余款修门阁以座,正屋五间,方式亭一座。所有坑坎地基一律填平,刻下栽杂色莳树木百余科。”

卫辉市的第一个公园竟然不是顺城关公园?

△《河南通志·汲县采访卷》:“公园,邑中向无公园,民国九年,大旱,募集捐款,用以工代赈之法,就县署西偏宁静园旧址,撤运东门里庙宇材料,修造瓦房五间,亭子一座。坑坎之处,俱用土填平。周围树以槐柏,又将后晋石幢移置中间,两边悬巨钟。二下甃甬路,大门墙垣大致俱备,近今骚客游人。当风日清朗之候,辄携二三知己,入亭眺览,以尽佳兴云。”

卫辉市的第一个公园竟然不是顺城关公园?

△《河南通志·汲县采访卷》:“宁静园亭,在县署西侧宁静园内。”

卫辉市的第一个公园竟然不是顺城关公园?

△《河南通志·汲县采访卷》:“备考局址,设在县西街宁静园。”

卫辉市的第一个公园竟然不是顺城关公园?

△《河南通志·汲县采访卷》:“在县署暨宁静园、双隄口附近一带,营造森林,共计不下两千余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