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15年前拍卖出去的资产,以20倍的价格再买回来 为保壳*ST金泰要吃“高价药”

经济导报记者 时超

主营业务扭亏困难、转型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制造领域失败的*ST金泰(600385),再度将“保壳”希望寄予给实控人黄俊钦一方力挽狂澜的能力上。

13日,*ST金泰早盘冲高回落,正如近期的“过山车”行情一样,凸显市场对其前景不明的犹豫心态。

就在数日前,公司发布公告称,其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新恒基投资持有的金达药化100%股权,交易价格为8000万元。

不过,有投资者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金达药化正是*ST金泰2004年拍卖出去的资产,10余年辗转后,其又以较“出走时”上涨20倍的价格被上市公司收回。于是,*ST金泰为保壳吃下的这片“药”,能够起到多久的药效,也成为市场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标的拟溢价八成被收购

11日,*ST金泰开盘一度迅速封至涨停,股价报7.57元/股。

股价上涨背后的原因,与公司周末发布的资产收购公告密切相关。其显示,*ST金泰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新恒基投资持有的金达药化100%股权。公司方面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将得到提升,持续经营能力进一步增强。

资料显示,金达药化注册地在济南历城区,是一家在原料药市场经营20余年的企业,主要产品呋喃妥因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公司2019年前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115.57万元,实现净利润1038.04万元。

根据和信会计师出具的备考审计报告显示,若交易完成,山东金泰2018年度与2019年1-9月份的备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22万元、180.53万元(实际为-1015.98万元、-857.51万元),相较交易前净利润明显上升,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营业收入规模也均将得到提升。

不过,上述利好消息就像一针“兴奋剂”,时效有限。11日午后,*ST金泰股价很快从涨停板回落,12日公司更是下跌了4.44%。

有敏感的投资者发现,金达药化的注册资本只有109.35万元,同时在对该公司评估中,其100%股权的评估价值为8519.29万元,较金达药化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4718.78万元评估增值3800.51万元,增值率为80.54%。

细看可以发现,对金达药化较高增值率的原因,并非是公司业务前景看好、增长潜力大,而是因为其手中持有的土地,即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与土地等无形资产增值较高所致。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金达药化持有明水街道办事处柳沟村南一处4.46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使用权,以及金达制药有限公司厂房、配电室等等多处房产。不过上述房产及土地使用权,多数处于抵押状态,最高担保金额达到2669.39万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初金达药化已与济南市章丘区人民政府签订《搬迁企业入园合同书》,据悉金达药化搬迁项目入住刁镇化工产业园并投产后,原厂区需进行拆除。对此,此次收购书中指出,刁镇化工产业园目前也无土地指标,金达药化暂无搬迁计划,但若公司被有关部门要求搬迁,其承诺就上市公司所受损失扣除上市公司获得的利益后,依法全额承担补偿责任。

但对此部分投资者还有所疑虑。“搬迁影响的是公司短暂业绩表现,长期看,工厂搬迁后还有可能带来的土地价值缩水等无形损失,这一块更难估量。”一位济南的投资者说道。

拟转让前夕低价交易受关注

另外,*ST金泰该笔收购背后,还有一些被投资者质疑之处。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金达药化此前曾为*ST金泰旗下的资产,持股比例达到40%。2004年,百奥科创以400万元拍得金达药化100%股权,随后直到2019年9月23日,百奥科创才与新恒基投资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将百奥科创持有的金达药化100%出资额转让给新恒基投资,转让价格为1500万元。

“公告称,百奥科创与新恒基投资的交易为同一控制下转让,所以1500万元的价格并非金达药化实际价值。不过,前手1500万元买入,转手8000万元卖给上市公司,仅看新恒基投资的这笔交易,赚得有些狠了。”*ST金泰的一位小股东对经济导报记者说道。

同时,20004年金达药化100%股权标价400万元,10余年后*ST金泰再买回来,则需要8000万元,交易价格上涨20倍背后,金达药化质地是否也有那么大的进步,也受到关注。

上述受访的*ST金泰小股东指出,金达药化虽然盈利能力尚可,但是主营业务还是出现一定波动。如2017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4850.01万元,到了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就降到了4202万元;公司主营产品项目呋喃妥因2017年产量65.05吨,到了2018年降至45.02吨。

而财报显示,金达药化2017年至2019年1-9月对前5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分别为3456万元、2903.35万元和2685.49万元,分别占当年营业收入的60.37%、59.57%和52.50%,对主要客户的销售较为集中。“如果公司主要客户选择其他供应商,将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受访投资者认为,*ST金泰算是A股市场保壳的“老手”,在黄俊钦一方的操盘下,公司曾跨界黄金等多个行业经营,但总是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就出现主营业务恶化的情况。这次实控人为保壳而给*ST金泰吃下的“药”,能否真正让公司出现转机,值得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