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則頭暈,氣短胸悶,心悸,解法:溫陽化飲,健脾利溼

心主陽氣而為先,心主血脈則為後。心主血脈、心主神志,必須建立在心陽督守之下而實現,陽生陰長方能完成主宰血脈等作用。心陽與水寒,正邪相峙,為一對矛盾。如果心陽一虛,坐鎮無權,而使致病因子的“水氣”,疾如風雨從下而上,勢不可擋而發病。同時也應該指出的是,“水氣上衝”水心病的發生,而與中焦脾土、下焦腎氣軟弱無力,不能制伏水寒邪氣亦大有關係。

起則頭暈,氣短胸悶,心悸,解法:溫陽化飲,健脾利溼
起則頭暈,氣短胸悶,心悸,解法:溫陽化飲,健脾利溼

“心下逆滿”的“逆”字,義有雙關,既指水氣上衝之病機,而又道出相應之症狀。“滿”,也就是脹滿,或稱痞滿,為上腹部有氣機痞塞不利,因而脹滿不通。“心下逆滿”,舊註解為“胃脘”病證。殊不知為心臟陽虛,而陰氣不降之所致,醫者不可不察也。

今者心陽虛於上,水寒之邪動於中,故有“氣上衝胸”直犯離宮之變。胸為心之宮城,乃陽氣所會之地。高學山所謂:“光芒四射中,但覺一團太和之元氣相聚耳。”今心陽被水寒之邪所遏,則自覺胸中滿悶,或憋氣疼痛。肺居胸中,行使治節之令,水寒凌肺,金寒津凝,則可出現咳嗽、氣喘、痰涎較多、面部虛浮等證。

“起則頭眩”,是指病人頭暈為重,只能靜臥,不敢起動。究其原因,一是心脾陽虛,陽虛不足上養清竅;一是水氣上衝,陰來搏陽,清陽既虛且抑,所以頭目眩暈。水氣上衝頭目,每見視力下降、目見黑花、耳聾、鼻塞不聞香臭等五官科疾患。

起則頭暈,氣短胸悶,心悸,解法:溫陽化飲,健脾利溼

我們著重看下水氣上衝。

水氣的概念

古人對水氣的概念,有認為水氣是水之寒氣,如成無己注:“水寒相搏,肺寒氣逆”;也有人認為水氣即是水飲,如錢天來注:“水氣,水飲之屬”。我認為他們似乎各自說對一半。因水與寒往往結伴而行,水指其形,寒則指其氣,如影之隨形,不能分離。“水氣”,應該說既有水飲,也有寒氣。

水為陰邪,上凌於心,心之華在面,心陽不振,榮衛凝澀,則面必見黧黑,名曰“水色”,其甚者,散見額、頰、鼻樑、唇圍、下額等處。如果皮裡肉外,出現類似“色素沉著”之黑斑,名叫“水斑”。心開竅於舌,心陽不足,則舌色必然淡嫩;火冷津凝,水不化津,故舌苔水滑欲滴。

氣上衝胸:心陽上虛,水氣上衝,典型者,患者自覺心下有一股氣向心胸或咽喉上衝;非典型者,不見明顯的氣上衝,但依次出現的或脹,或滿,或悸,或眩暈等證候,從下而上,一見便知,故也不難辨認為水氣上衝之證。

胸滿:水氣上衝,胸陽受敵,陰霾用事,則見胸滿。此證以夜間發作為甚,氣候溫和則輕,冷冽則重。往往伴見氣短,咽喉不利,如有物梗,呼吸受阻等證。

起則頭暈,氣短胸悶,心悸,解法:溫陽化飲,健脾利溼

心悸:心悸的出現有二:在氣上衝胸咽時,則隨之出現心悸。另一種是自覺左側頸部之血管發生酸脹疼痛,則立即出現心悸。心悸每發作於晨起、夜臥、飽餐之後,呈陣發性,輕者可以自止。

短氣:心陽虛衰,膻中之氣不充,又被水寒陰氣遏滯,則出現“短氣”之證。如身體不活動,或行路緩慢,短氣則不明顯出現。如登樓爬高,少頃則覺“氣短髮憋”,呼吸急促,咽喉生痰,痰喉窒塞,則加劇了短氣。甚則把人憋的周身出汗,頻頻矢氣,小便也往往失禁,此時心臟跳動則加劇。

治則:溫陽化飲,健脾利溼,主方:苓桂術甘湯加減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圖文內容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