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入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的同学,会羡慕考上公办大学的同学吗?

盛世风格


※高校专业那些事※为您分析,分享,解惑

很不好意思,我不是三本毕业,也不是民办,而是某一个985,不过不是北大清华,仍然羡慕别人。有时我也在想,假如我考的是个三本,专科,我会怎么样?其实我作为一个985院校学生,在清华北大眼里,我可能和专科没什么区别。



大学分类概述

中国大学二千多所大学,从隶属关系可以分为公办院校,民办院校,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办院校的综合实力具有压倒性优势。

其中211/985重点大学又有116所,这都是考生眼中最好的大学,但是这些院校只占所有院校数量的二十分之一,而且全部是公办院校。

在20年前,全中国高等教育几乎百分百全是公办院校,全国就没有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高等教育比较落后的河南在这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创造了多个第一。


  • 中国最早的第一所民办本科:黄河科技学院在郑州
  • 中国第一所三本独立学院-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也在郑州
  • 中国最早的新式办学:黄河大学,也在郑州。

自从有了升达后,全国在2000年以后雨后春荀般涌现就一大批三本院校。几乎所有的公办本科院校都有独立学院,以及民办学院。

民办高校学生羡慕不羡慕公办院校学生?

这个问题,我没有切身体会,不过我和一些专科生三本在一块聊天时候,别人都很羡慕我,我也很佩服人家考上清华北大,华东五校的学生。

这个是人之常情,咱技不如人,羡慕名校,崇拜名校,很正常。尊敬成绩好的学生,这是中华美德。

民办学院和公办比,有很多差距,比如民办高校只有个别院校有硕士招生资格,全部都没有博士招生资格。

因为民办院校办学历史都比较短暂,办学底蕴,师资力量,校友资源等方面和公办院校几乎不能相提并论,尤其和211/985相比,更是天壤之别,

所以民办高校的文凭不如公办高校文凭有含金量,羡慕是很正常的事情。

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学费贵。师资来了薄弱。



民办高校最大的问题就是学费贵,一年两万到几十万。给人一种卖文凭的印象。

不过浙大城市学院分数不低,学费一年五千多,挺好的。

另外不少三本师资都相对薄弱,而且不少三本办学不稳定,倒闭整改的不少。比如西电长安学院,从2010年到现在,年年整改,年年都有问题

2010年就整改。

2019年公布的2018年整改结果,继续不合格,而且是唯一一个不合格。因此选择三本一定要选择办学质量高的,社会信誉好的。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羡慕人家公办院校,不如努力学习,争取考试公办院校的研究生,甚至是211/985院校研究生,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努力,没有办不到的事情。每年都有不少三本学生考研,以前三本考上北大都是常见的事。现在难度比较大了,但是努力考个211还是不成问题的。

努力,四年后,你也可以变成公办211院校研究生,等待你们的好消息,不过一定要努力。

老铁们,看到这里,点个关注,点个赞呗


高校专业那些事


我觉得考入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的同学,可能会羡慕那些考上公办大学的学生的。

  • 分数。从高考分数的角度来看的话,独立学院、民办大学所需要的高考录取分数要比公办二本高效的要低,要比那些985 、211、一本高校的学生高考分数低的多。
  • 学费。从学费这个角度来看的话,现在的独立学院、民办大学的学生,一年就需要一两万的学费花销;另外这些学生在学校的住宿费、书本费、餐饮费、生活费也是比较高的。而那些在公办高校上学的同学,学校方面因为有政府资金的支持,所以他们的学费、住宿费、餐饮费、生活费方面往往会比较低一些,公办高校的学费往往在4000元到6000元之间。

  • 认可度。从社会认可度角度来看的话,考入独立学院、民办大学的学生可能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别人问他在哪所大学上学的话,他们可能不愿意说出来。
  • 考研。每年都有几百万学生参加考研,但是我们很少有听说哪位独立学院、民办高校的学生参加考研的,可能他们觉得以自己的学校出生,将来即使是过了初试、复试分数线导师也不一定要他们。
  • 就业。从就业的角度来看的话,那些hr一眼就能够分辨出哪些是独立学院,哪些是民办高校,所以这些大学生将来找工作的时候,可能在心里面就不是很自信,这个时候他们就有点点羡慕那些公办高校毕业生了。


饕餮视听


2019年的高考已经基本收官了。经统计,今年的全国高考参考人数是1031万人(不含高职高专扩招补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了56万人。

从已经公布录取数据的省(市、自治区)来看,本科录取率最高的是天津市,其本科录取率已经接近80%;本科录取率最低的是四川省,其本科录取率还不到31%。

下表是已经公布本科录取数据的14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


经计算,上表所列14个省(市、自治区)的本科录取率平均值为46.4%;以此扩展到全国范围,可以大概认为今年全国的本科录取率就是45%左右。

而本科中还包含公办大学的本科和独立学院、民办高校的本科;进一步细分,可以基本认为,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总体本科录取率大概就是22%左右,不会偏差很大。

回到主题。

从上面的统计与分析可以知道,全国所有参考考生中,只有约22%的考生有机会被独立学院、民办高校的本科录取,这已经是很低的录取结果了!

因此,能够录取到“三本”行列的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也是非常难的!也是很值得自豪的!

我不是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毕业的,也非毕业于北大清华,只是毕业于一所比较好的“985工程”高校,我当然羡慕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我也可以想象,作为独立学院与民办大学的学生,说不羡慕那些考上“985工程”、“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的,我并不相信。

但要说这些独立学院与民办大学的学生,一定会羡慕那些考上普通公办大学的学生,我倒认为未必。

虽然总体上普通公办大学的录取分数肯定要高于这些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并且它们的社会认可度也相对好于这些民办性质的高校。但它们两者之间的差距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大。

按我的理解,它们两者之间的差距或许就是50分与60分的距离。也因此我可以判断,普通公办大学的学生可能不会有羡慕民办高校的,但民办高校的学生,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羡慕普通公办大学的;这算是一种现象吧。

诚然,普通公办大学与民办高校虽然差距不是很大,但差距还是明摆在那。我倒认为,与其这样没有意义的羡慕,不如用行动去力求改变这个现状,起码民办高校的学生还是可以通过考研来达到这个目的的,就看你有没有继续拼搏的精神啰!


感动时代


因人而异,有的独立院校分数远远高于公办本科呢!近几年高考志愿填报时,独立院校的分数一路上涨。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优势,另一方面是家庭收入的增加,家长们更加愿意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平台。当然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因为这些学校的名字比较好听。

最纠结的是本科刚上线的考生

本科刚上线的考生在志愿填报时是最纠结的。筛选一下相关的院校资源,会发现本科批次里面并没有特别好的资源可以选择。那如果放弃本科去读专科,学历层次的影响对个人后期的发展还是比较大的。尽管目前家庭收入有所改善,但是对于全国考生来讲,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处于贫困地区。因此对于这部分考生来讲,即使上了本科线,去读独立院校或者民办本科,对于家庭来讲经济压力还是很大的。

公办本科与民办本科、独立院校待遇一样

一部分家长担心上来读院校或者民办本科之后,将来社会不承认学历。在独立院校建设初期,也许社会上面有这样的一种情况。目前而言,独立院校、民办本科与公办本科在考公务员考研的资质上面完全一致。

平时努力一些,高考不后悔

学习来自于日常的日积月累,平时不努力高考徒伤悲。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各省都在事情高招批次的合并,目前已经有多个省份实行了本科大平行。然而即使本科批次合并了,独立院校与民办本科的收费标准是不会变更的,大学的录取仍旧会按照全省的排名进行。因此对于高中生来讲,一定要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临时抱佛脚,人生并没有那么多逆袭的故事,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事故。

欢迎关注张老师生涯课堂,解答教育问题,分享帮助更多人。


张老师生涯课堂


学校差距很明显,羡慕与否是各人心态。

一,入学成绩差距很大

部分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招生难,满世界宣传推广,对高考成绩不做过多要求,入学门槛很低。一本二本有建档线,名校及重点院校更难考。

二,毕业后不具备竞争力

名校学生毕业后很抢手,独立学院和民办学校社会认可度不高,同时竞争一个岗位,名校学生各方面都有优势。社会一直看重学生毕业院校的影响力。

三,学生自身学识有差异

名校学生过四六级是基础要求,很多学生四六级分数很高,民办学校和独立院校学生四六级通过率不高,很多的都是刚过线,大学期间对专业课掌握不扎实,研究不够深入。

四,个别学生会逆袭,但数量少

个别民办学校或独立学校学生,在学校苦学专业知识,将英语及专业课学习的很扎实,后续要么考研,要么出国深造,要么工作成为骨干,但这样的人不是大多数。大学学习关键还是靠自己。

前几天发了一篇《宝贵的大学生活这样度过,未来一定会更加精彩》,大家可以参考借鉴。初入头条不久,欢迎转发、评论,交流点赞。

大海无忧


优秀的人总会不会抱怨,大家好,我是流子佳,致力于高中学习、高考报考、大学专业等问题的回答,为您授业解惑!

考入独立学院和民办的你们,羡慕考上公办的大学吗?如果说不羡慕,那可能下雨会遭天打雷劈,如果说很是羡慕,那是当然的,毕竟同样上九年义务教育,同样是三年高中做五年模拟,别人上公办院校,我却上民办或独立院校,内心强大的不平衡啊!



能考生民办或独立院校的学生,说句真诚的话,多半成绩不好,别无选择了才上的,如果成绩好,谁想上民办或独立院校啊,但咱们不排除家里有“矿”、财大气粗的同学啊,那么民办或独立院校与公办院校区别在哪?老师也来讲解下!

1、两者属性不同

公办院校在于一个“公”字,是由教育部或当地政府或两者共同管理的大学,是比较正规化,比较得到谁会认可的;而民办与独立院校在于一个“私”字,想民办高校一般是有企业和合伙人创立高校,独立院校一般是依附到某某大学下面,但这两所高校都是教育部认可的高校!

2、费用问题才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费用问题是很多学生看不起民办或独立院校的原因,因为他们的费用真的太高了,因为政府财政部是没有费用给他们的,他们想要存活,只有把费用提高了;公立院校的费用大部分是由政府财政补给,所以招生费用是比较合理的!

随着湖南省公布独立院校学费上调到最低18000元,更多家长和学生更是瞧不起民办或独立院校,只好选择复读!

现在一般民办费用在1.2万~2.8万之间,独立院校费用在1.6万~3万之间,而民办费用一般在3700元~8000元,所以很多学生还是羡慕公办高校的!


3、校园师资力量、学习氛围截然不同

两者院校的师资力量、学习氛围会截然不同,像公办院校一般是通过招聘而来的,是通过笔试和面试后才能进来,并且是带有编制的;而民办院校就不同了,它主要是通过合同签约制来招聘老师,没有编制的,独立院校的师资力量还不错!

在学习氛围上,两者差别是很大的,公办院校生生源质量比较高,学习氛围自然要比民办或公办院校好了,如果民办院校、独立院校校园管理比较严格,那也是非常不错嗯!

另外一点就是就业的问题了,民办或独立院校的认可度不是那么高,如果公办选择与独立、民办院校的学生去面试,同等条件下,公办院校更有优势!


但独立院校或民办院校就没有优势了吧,答案肯定是不是啊,民办或独立本质上本科院校,也是教育部承认的大学之一,那么学生可以借助平台进行考研,改变自己的命运;另外他们也给大量的成绩不理想的考生提供了很大机会!

如果对比独立、民办和公办,大家会多少有点羡慕的,但也不必要,因为上了大学后大家又处于同一起点,如果你努力了、奋斗了,毕业后你会比公办大学毕业生更有前途,所以唯有努力才能缩小差距,努力吧!


流子佳


羡慕!如果我读的是独立学院或民办大学的话,我毫无疑问是羡慕能上公办大学的!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其他老师已经给了很多的数据和分析,我就从个人经验和感受来谈,如果是在同等学力层次的话,我没有理由不羡慕能上公办大学的学生。

首先,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所能得到的资源是不一样的。公办大学全部有国家投资,很多硬件,软件都是公益性的,而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呢?我曾经在某所民办大学教过书,我很清楚里面很多东西都是额外收费的,而在公办大学则是不收费或者象征性的收费,你说我可羡慕?

其次,学历认可度问题。不管别人怎么说,学历都是国家承认的,民办和公办没有区别,都是一样的,只要选个好专业就可以了,其实这都是自欺欺人,就比如这个学期我们学校招聘合同制老师,面试过后淘汰的都是民办的,自考的,理由很简单,第一学历就代表着你的基础能力。找工作很现实,谁不希望自己拿到的是公办大学的学历?

另外,谁也不愿意和钱过不去。高考就差那几分,上不了公办大学,但为了避免复读,只能硬着头皮选择独立学院或民办高校,那就意味着多出几倍的学费,因为民办高校国家投入很少,他们要收回成本,要盈利,学费自然很高了。家庭条件好的没问题,条件差的则是很难应付的,4年下来是一笔很大的费用。如果能选择公办高校,上学就相当于挣钱了,谁不羡慕?

最后,还有师资问题。公办大学的师资都是长期培养起来的,另外还有人才引进,要知道这些都是建立在花钱的基础之上,哪所民办大学愿意干这事?好一点的师资都是兼职的,自己培养成功的优质师资很少。想想大学如果没有大师,是什么感受?

当然,这些独立学院中也的确有一部分很厉害,不管是专业设置,师资,还是学生就业率,考研升学率都是不错的,但这不代表目前整体的民办高校发展现状,只能对未来给予更多期待。

所以,羡慕是一定的,但人有时候在现实面前仅仅羡慕别人是没有用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别人读公办大学那是别人努力的结果,自己选择了独立学院就好好的珍惜,不用纠结太多,在现有条件下作出最大的努力和改变,积极考研,相信你也能进一步进入公办大学。祝你好运!

你认同我的观点吗?欢迎留言分享,支持我的话,给我点个赞哦,谢谢!

美蛙英语


有的民办大学、独立学院强于公办大学,理由如下:

第一、大城市民办大学、独立学院强于小城市公办大学。大城市学生见识广、机会多、选择多,小城市学生见识少、机会少、选择少。上大学选的不但是学校,更是选城市。

第二、名牌民办大学、独立学院强于一般公办大学。如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录取分数线就比一些三、四线城市的一般公办大学录取分数线高。

第三、特色民办大学、独立学院强于沒有特色的一般公办大学。如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的审计专业就强于一般公办高校的审计专业。


火烧云媒体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

首先需要搞清楚民办、独立学院、公办大学它们有什么区别,区别首先在于办学主体的不同:

公办高校: 简单一点说就是由政府主办的,比如各个部委、省部合作、省、市等部门主办的。比如教育部主办的76所高校,那是教育部的亲儿子,比如工信部主办的七所高校,中科院主办的中科大和国科大,卫生部主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一般来说,部属高校实力都不错,尤其是现在的部属高校,更是精华中的精华,还有各个省市主办的,比如上海市主办的上海大学,北京市主办的北京工大。


民办高校: 简单说就是社会力量办学,指的是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经费举办的高校,下图是校友会民办高校前十。

独立学院: 公办高校和社会力量合办的高等教育机构。独立学院要挂靠母体高校,利用母体高校的名头招生,一般都是某某大学某某学院,这一般都是独立学院。独立学院挂着公办大学的牌子却是民办大学的运作模式,所以很多人分不清楚,以为是公办大学。

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独立学院,都是国家承认的,文凭具有同等效力,只不过含金量有所不同。要说民办的羡慕不羡慕公办的,肯定羡慕啊,但架不住分数不够啊!

就是在公办高校之间也存在很长的鄙视链,说自己是一本的一般不是211,说自己是211的肯定不是985,说自己是985的肯定不是C9,说自己是C9的肯定不是华五,说自己TOP5的肯定不是清北,清北啥名头都不带,它们本身就是最大名头!

公办高校相对于民办高校有哪些优势呢?

第一,办学经费充足。公办高校有政府部门提供经费支持,所以办学经费相对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经费充足,下面是教育部直属76所高校经费前十名:

第二,公办高校学费低。很简单,因为公办高校有国家财政支持而且对学费有明确要求,不能超过生均培养经费的25%。

第三,公办高校师资力量选强于民办高校。民办高校不说院士、长江、千人、万人、优青、杰青,就是博士老师都不是很多,原因很简单,在科研环境、平台、工资待遇、编制这些方面,双方差距巨大,很多民办高校没有编制,有编制的只是很少数,所以对人才吸引力低。

第四,毕业生在就业、保研、深造方面差别巨大,在社会认可度方面,公办大学远胜民办大学,双方总体就业质量也相差很大,国内深造和国外深造认可度方面,也是公办高校更强。

综上,因为公办大学在办学经费、师资力量、就业深造等方面优于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所以,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羡慕公办高校也是正常的,不过这说的是总体,有的独立学院很不错比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一叶知秋有仙则名


这个问题按道理不是我回答的,因为我不是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毕业的,但我另有一些体会,可以说一说。

一般说来,是别人羡慕我,因为我是清华的。当然,我也有羡慕对象,比如上哈佛、耶鲁的,我很羡慕。


与其说是羡慕,不如说是佩服。


我有同学在耶鲁,我们去她那里玩,她带着我们参观耶鲁的名人堂,里面一排排的美国总统、诺贝尔奖获得者等等,非常自豪。我觉得她值得拥有这自豪感,倒不单单是耶鲁大学有名,而是她的努力。她是人大文科专业的经济学本科,到耶鲁读经济学的博士。国外的经济学对数学要求特别高,计算机水平也要求特别高。她一个文科生到了耶鲁,课程繁重就不说,主要是数学和计算机都不怎么样,她天天被虐到哭,一边写作业一边哭,经常是通宵,还找人帮她补课。就这样,她拿到了耶鲁的博士。这是她自己奋斗的结果。


还有一次,我跟一位中科大的人聊天,聊起李彦宏的太太。那位中科大的女士说,她跟李彦宏的太太还曾打过交道,当年在科大时,李彦宏太太要考托福,当时就住到过她的铺位上。曾经,我们跟很多牛人都差不了太多,但日积月累,最终差距很大。

有位院士曾跟我说过,人的智商之间差距很小,虽然在大学里第一名跟最后一名看着差距很大,这个差距是每天每天差出来的,不是一下子就差出来的。


确实是,我初中毕业就工作的同学也对我说过,想当年,你在初中时,我没比你差很多,我觉得我比你聪明,你就是认真而已。是啊,一点点的差距,最后变成了那么大。


反过来,如果努力,差距则会慢慢缩小。

我上次看到一个励志故事。一位二本的女孩,上了大学之后,就有个想法,要好好读书,她进入学校后,不仅每门功课都争取学懂,还早早进入实验室干活,本科时就写了论文发表。到考研时,她脚踏实地找了个211大学,老师非常欣赏她的认真,她在研究生阶段又发表了几篇论文。博士阶段,她就去了985,发表了好几篇高质量的论文,最后去了一家不错的大学当老师,学术也俨然已经起步。反观她的同学,一开始就进入985,但没有她的努力,脚踏实地,迷茫地读了个硕士,迷茫地找了个工作。等女孩工作时,她想换工作,但已经找不到方向,自己也拿不出像样的东西来。


十年,努力的人获得了一番新的天地。不努力的人,会陷入一种进退维谷的困境。

正确的做法,坦然接受自己的现状,从现在开始努力。这个世界上学历并不能代表一切,曹德旺小学毕业,不妨碍他成为玻璃大王。李嘉诚中学毕业,不妨碍他成为华人首富。即便是蓝翔技校,在世界范围内也获得了尊重。

因此,二本和独立学院的朋友,与其羡慕,不如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