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己之力掀翻華爾街的唯一人物

傑西·利弗莫爾,從少年時就開始小試牛刀的投資市場,十五歲那年,就成功賺到了人生第一個一千美元;不到二十一歲,他就賺進了第一個一萬美元。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年輕且迅速地集聚財富又迅速地失去財富,破產之後又再東山再起,他最輝煌的頂峰時期是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盤,他因做空而獲利一億美元,成為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

傑西·利弗莫爾30歲時候名聲在外,被譽為華爾街“巨熊”。

1919年威爾遜總統邀請其到白宮,請他把自己的棉花平倉救過。

1929年是其人生中的巔峰在經濟大蕭條來臨之前,他帶著10億美元入市做空。

其一生三起三落,每次在東山再起之後,都對破產時收到他牽連的人進行全面賠償,從不負人,他英俊高大,喜歡美麗的女人,有過三個妻子,兩個兒子。然而每次破產時候,他都一無所有,所有事物都會離他而去,窮困潦倒。

其1940年11月28日,飽受憂鬱症的他選擇了自殺,死時留下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一句一位意味深長的話:“我的一生是個失敗”不免可以其傳奇人物飽受人情冷暖。

在1923年首次出版過一書《股票大作手回憶錄》描述了傑西·利弗莫爾,其人生、夢想、事業和財富的故事,情節起伏跌宕、激動人心。再起傳奇的人生中,讓我們瞭解其財富的秘密

1. 價格走勢總在遵循一定的規律

利弗莫爾在初中一畢業就去工作啦,在一家股票經紀行裡當記價員。在其工作中展現啦他優秀的算數天賦,對數字很敏感,當時不論客戶在行情滾動機邊上爆出價格的速度多塊,利弗莫爾總能記住,一點問題都沒有。

利弗莫爾在自己的工作並不妨礙其思考,每隻股票的價格總是變化,他們為什麼變化,是什麼在推動它的變化。利弗莫爾每日都記錄價格的變化,還在一個小本子上記錄下啦自己模擬交易的情況。過後開始幾美元的買入股票進行操作。

在其15歲的時候就賺到啦自己的第一個1000美元,沒人能相信在那個年代一個15歲的少年能兩手空空專區1000美元,其之後開始在各大交易行交易,在其20歲時候已經盈利1萬美元。稱其年少有為一點不為過。

1907年,美國的經濟恐慌愈演愈烈,一發不可收拾。當此之際,大銀行家摩根開始介入,力挽狂瀾。他的舉措之一就是以個人身份請利佛莫爾停止做空。因為他在恐慌期間一天就賺300萬,這是國家無法承受的。此時利弗莫爾年僅30歲

2. 風險永無止境,意外之外還有意外

利弗莫爾在其初入巔峰的時候就已經經歷一次破產,利弗莫爾此時已經在市場上摸爬滾打15年,也能夠穩定盈利了。這一年股市異常火爆,整個市場都是牛市,然而他卻發覺經濟環境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美好,相反非常的差,市場發生了錢荒,難以支撐牛市繼續走下去,利弗莫爾判斷接下來一場股災在所難免,於是他開始大舉做空,雖然他預測對啦,但是此次操作直接導致利弗莫爾破產。因為其過於自信,在市場還沒有轉折就出手,在趨勢的運動下直接破產。

利弗莫爾這次收貨了教訓:很多人都能預測對,這不是很困難,難的是在正確的時機採取行動,運用投資盈利。只有耐心等待市場趨勢來到你預測的這一邊,才能事半功倍。否則沒有計劃的自信操作,一定會產生不確定的風險。

在之後的第二年,利弗莫爾終於等到啦市場崩潰的機會,靠著從證券公司借來的錢,大舉做空,成功賺到100萬美元。股市此時全面崩盤,以致於金融界的大佬J·P·摩根也不得不專門跟利弗莫爾打招呼,請其高抬貴手,停止做空

3. 真相不可能出自知情人士之口,這是投機遊戲的本質

利弗莫爾多年的經驗發現,公眾總是希望從別人那裡得到消息,這就是傳播消息和接受消息之所以非常普遍的原因。經紀商通過自己的市場簡訊或者口頭表達,想客戶提供交易建議,這並沒有錯,然而這其中有個最大的誤會。

因為市場總是要領先6~9個月,目前的收益並不能成為經紀商建議自己的客戶買進股票的依據。除非能確定,相關公司的業務前景在今後的6~9個月裡,都能保證維持同樣的收益率。

所有在市場上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一個內幕者來到一家大經紀公司,說:“我希望你吧這隻股票的人氣炒上來,能讓我脫手5萬股股票。”

於是內幕者會告訴他:“我會給你價格為45元的5000股股票買入期權,以後每漲一個點,再給你5000股,直到總共50000股。同時,我也會給你市價賣出50000股股票的賣出期權”

在之後經紀公司一眾追隨者購買之後,此只股票人氣飛昇,之後內幕者會以豐厚的利潤賣掉自己的全部持股。

當然許多號稱來自與“內部人士”或者官方的所謂聲明,都沒有事實依據。僅僅是根據自己猜測來判斷。所以在投資市場時候,我們應該權衡利弊,有自己的自信。

利弗莫爾的人生高潮,止於1929年大熊市後,當時利弗莫爾的資金額已達1億美元(約相當於2007年時13.6億美元)。利弗莫爾每一次成功後,都會緊跟著一次失敗,一次次成功,又一次次失敗,讓利弗莫爾的錢總是來得容易,去得更快,似乎利的一生總是在做徒勞無功的事。為何會如此?是什麼原因讓利弗莫爾從投機之王跌落到開槍自殺呢?

到 的時候,情況發生變化。妻子的不忠,家庭瑣事的困擾,使其心態下滑。這對一個投機者是非常大的影響。, ·利弗莫爾開始有些玩不轉了。或許像一些偉大的體育明星,他們的體育 中總有個巔峰,一旦他們走過了,下坡就非常的快了。究竟什麼原因,誰知道呢。總之,傑西 變成了進入冬眠狀態的昏昏沉沉的 了。


  到1931年底,他財產的半數不見了。
  到 ,剩下的另一半也不見了。
  傑西在一些必勝無疑的生意上,輸掉大約3000萬美元。這些生意跟他以前曾經做過的差不多相同,可是現在,他做這些生意卻不靈了。

到了1934年,傑西已成為一名 。人們看到他穿著邋遢的衣服,喝得醉醺醺的,瘋瘋癲癲地出現在 大廳裡。他變成啦他曾經看到的失敗者,在股市摔得頭破血流。他成為他以前敵手們鷹嘴啄食的 。這塊肉終於被啄食光了。

弗莫爾晚年不是窮死的(利有豐厚的信託養老金),但每一次成功登上山頂又緊隨著從山頂滑落到谷底,他就像是受到諸神懲罰的西西弗,雖與命運抗爭每次都聚斂了鉅額財富,但總擺脫不了千金散盡的怪圈,他的每一次努力都顯得徒勞無功。利最後失去了生活的意志力,選擇了自殺來逃避,死時留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的一生是個失敗。”一位偉大的交易者的最終結局竟是如此的悲壯!

特別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