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花到五彩,從甜白到描金”——史話明代瓷器與漆器

明代的制瓷業非常發達,瓷密增多,所產瓷器品質優良,造型美觀,色彩絢麗。自洪武二年(1369)明太祖在景德鎮之珠山麓建御器廠起,景德鎮逐漸成為全國制瓷業中心,高峰時有官窯58座,民窯900多座.

《黃墨航雜誌》載該鎮"延袤十三里許,煙火逾十萬家,陶戶與市肆當十之七八"。這些人力大部分來自本鄉本土也有不少來自外府。萬曆年間,鎮上以制瓷為中心從事各種生產買賣和運輸等行業的,每日不下數萬人。萬曆時人王世懋在《二西委譚》中記錄了當時景德鎮的繁榮景象:"萬杵之聲殿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寢。戲呼之日四時雷電鎮。"景德鎮所產的瓷器,數量大,品種多,質量高,暢銷國內外,"自燕雲而北,南交趾,東際海,西被蜀,無所不至"。

“從青花到五彩,從甜白到描金”——史話明代瓷器與漆器

明代制瓷業,無論在意匠上還是在形式上,其技術均已臻於完美。瓷器製作技術由輪轉旋刀代替了竹刀旋坯,由吹釉法代替了蘸釉法。永樂以後,隨著波斯、阿拉伯藝術的東漸,西方藝術也融入到中國原有的制瓷藝術中,大大豐富了中國瓷器的內涵。明瓷的彩料,多采自外國,如青花瓷初用蘇勃泥青(又譯蘇麻離青),至成化時因蘇勃泥青用盡乃用回青。三佛齊的紅色彩料也多用於瓷業。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生產出來的瓷器造型美觀,色彩豐富,彩瓷由單彩發展到三彩、五彩、鬥彩,青花瓷愈出愈精,白瓷潔白如玉,美不勝收。

明代是中國青花瓷器發展的黃金時代,其中以永樂、宣德兩朝最盛。由於這兩朝所使用的鑽料都是"蘇勃泥青、再加上"制樣、畫器、題款,無一不精",成就了永、宣青花在中國瓷器史上的崇高地位。兩朝的青花瓷不論是在器型上,還是在釉面和紋飾上都很相近,因此有"永宣不分家"之說法。

甜白瓷是在元代樞府瓷的基礎上、由明永樂年間景德鎮官密創制的一種高白度瓷器。甜白釉是在暗花刻紋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溫潤如玉的白釉,經高溫燒製而成。釉下暗花用肉眼難以看出,但通過側光、放大鏡或者燈光透視等則隱約可見,使原本單一的白色呈現出無與倫比的變化感,給人以亦幻亦真的感覺,體現了中國瓷器美學從形的體驗到神的感受的昇華,反映了時人特有的審美情趣和高超的制瓷技藝。由於甜白釉在生產過程中把鐵的含量減少到最低程度,這樣就使釉色精細白淨,幾無瑕疵,看起來非常誘人,因此,有人形容這種瓷器"白如凝脂、素猶積雪"。

“從青花到五彩,從甜白到描金”——史話明代瓷器與漆器

一般認為,明代官窯瓷器最好的要數宣德和成化兩朝。明人王士性在《廣志繹》中評價"本朝以宣(德)成(化)二密為佳,宣窯以青花勝,成審以五彩"。清代梁同書《古窯器考》給明代瓷器評級,也說"首成、次宣、次永(樂)、次嘉(靖),論雖不同,總之,明器無能過宣、成者"。

鬥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結合的彩色瓷工藝。其製法是先在坯胎上畫好青花圖案,罩上透明釉,入窯焙燒;燒成後,在留出的空白處用彩料填繪,再放入烘爐中低溫烘烤,即成鬥彩。青花是構成整個鬥彩畫面的主色,釉上彩只是略加點綴而已。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靜動兼蓄,對比鮮明,既素雅又堂皇,給人以豐富熱烈、鮮明清新之感。成化以後的許多陶瓷著作都對成化鬥彩盛讚有加。

高濂《燕閒清賞箋》用"精妙可人"、藍浦《景徳鎮陶錄》用"點染生動"來形容成化鬥彩,均非常貼切。陳貞慧《鸚鵡啄金盃》形容成化瓷器"淡淡穆穆,饒風致,如食橄欖,頗有回味"。遇到貴客,用成化杯勸酒,"醉眼婆娑,睹此太平盛物,不勝天寶琵琶之感"。據說萬曆皇帝特別鍾愛成化鬥彩杯,那時的"成杯一雙,值錢十萬,當時已貴重如此"。在如今更是難得,早已成為收藏界的寵兒,價格不菲。

明代的漆器製造業非常發達。明初在宮內的內官監設立了油漆作,專門製作御用漆器。御用監也有專人負責造辦漆器。內府供用庫特設的丁字庫,貯藏有大量的生漆等原材料,以備提用。永樂至宣德年間又開設了果園廠,從全國調用著名的漆工到這裡製作漆器。民營的油漆作坊分佈很廣,北京、揚州、蘇州、嘉興、新安(今屬黃山市)、新絳、大理等都是重要的漆器產地。明代漆器品種已很齊全,主要有一色漆器、罩漆、描漆、描金、堆漆、填漆、雕填、螺細、犀皮、剔紅、款彩、戧金、百寶嵌等,其中嘉興和新安的剔紅、蘇州和北京的描金、新絳的雕填和別犀、雲南大理的雕漆等都名重一時,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

“從青花到五彩,從甜白到描金”——史話明代瓷器與漆器

江千里的家鄉(或長期居住地)揚州,漆器的製作技術更是發展到了鼎盛(一直延續到清代),這裡漆器作坊林立,品種繁多,規模龐大。從原料採購、生產製作到經營銷售,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產銷體系。舊揚州僅以漆器命名的街巷就有"漆貨巷""羅甸(螺鈿)巷""大描金巷""小描金巷"等十餘條。著名的漆器工藝品種有剔紅(雕漆)、百寶鑲嵌、螺鈿鑲嵌、八寶灰、波羅漆、刻漆、堆漆、戧金等。在漆器製作技術高度發展的基礎上,明末新安人黃成(生卒年不詳)總結前人和他自己的經驗,寫成了著名的漆藝專著《髹飾錄》(成書於天啟年間)。該書分《乾》《坤》兩集,《乾》集講工具原料及操作禁忌等;《坤》集講髹飾品種、分類、技法及製作程序等。該著作為髹飾工藝提供了比較合理的分類體系,同時也為品種繁多的漆器定名提供了比較可靠的依據。《髹飾錄》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漆藝專著。

"剔紅"是一種雕漆工藝,是在器面上反覆塗抹數十層甚至上百層紅漆後,等漆幹之時再在厚厚的漆上雕刻出浮雕的紋樣,明末黃成著《髹飾錄》稱之為"雕紅漆"。這種工藝成熟於宋元時期,明代有所發展。明內官"十二監"之一內官監下設有油漆作,御用監有專人負責造辦螺鈿等漆器。內府供用庫常貯生漆、桐油等原料。

"描金"是將金屬箔粉"貼""上""泥"於漆面上,構成山水、毛、花果、人物故事等圖案的一種漆器描飾工藝。戰國時,中國彩繪漆器已成功地運用了金彩。隋唐時期,中國描金漆器流傳至日本,對日本的漆器產生很大的影響。而日本的描金工藝(蒔繪)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提高藝術水平,後來又反過來影響中國。明天順年間(1457-1464),描金漆器名家楊壎(字景和)奉命前往日本學習蒔繪藝術,他在借鑑時繪等技法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獨創,其創作出來的作品,山水人物,神氣飛動,色彩愈久愈鮮,被世人稱"楊倭漆"

“從青花到五彩,從甜白到描金”——史話明代瓷器與漆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