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日報》《中國新聞週刊》聚焦揚州通過制度創新促進傳統文化薪火相傳

揚州從去年開始設立“文化名師工作室”,以“1+N”模式傳承優秀地方文化,實現了出人才、出精品、出經驗的預期效果,引起了國內主流媒體的關注。11月30日,《新華日報》在頭版重要位置刊發了以《名師工作室,活了文化傳承一盤棋》為題的報道。無獨有偶,4日出版的《中國新聞週刊》刊發文章《江蘇揚州設立文化名師工作室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生生不息》,聚焦揚州通過制度創新促進優秀文化落地生根的生動實踐。

《新華日報》的報道以李政成、葛瑞蓮這對揚劇伉儷教徒弟的故事開頭,介紹了這兩年揚州市委宣傳部為文化傳承力推名師工作室建設,經過一年多的運行,各工作室已漸趨成熟,一著子活了一盤棋。報道進一步介紹,名師工作室工程以“1+N”模式傳承優秀地方文化。“1”是指文化名師工作總室,任務是抓制度建設、方向引領,著重指導幫扶、總結提升。“N”是指根據學術、藝術、技術的分類,組建的“文化名師工作室”。首批25個名師工作室,選聘領域內具有較高權威、德藝雙馨的名家擔任領銜專家,配備1至3名指導專家,共同培育3至10名行業發展急需的高層次人才,並對有志於文化傳承的愛好者傳道授業。

“抓住年輕人,就抓住了傳承根本。”《新華日報》的報道說,“文化名師工作室”推出以來,名師們感到的不僅是榮譽和肯定,更多的是責任和擔當。他們的目光不約而同鎖定了學校,與教育部門一起開展“非遺進校園”等活動,許多學校都設立了剪紙班、木偶班、民歌班、揚劇班等,地方文化傳承有了載體。此外,工作室的成立增加了不同領域專家之間深入交流的機會,激發出“跨界”藝術的靈感。

《新華日報》的報道還講述了一系列故事,認為名師工作室讓老藝人找到了文化自信。“非遺文化項目,只有活下來,才能傳下去。非遺要活化,要走進生活,才能煥發其生命力,對雕版印刷、漆器、玉器、剪紙,包括揚劇、木偶、清曲、彈詞、評話等非遺名師工作室,促進其生活化、創意化,探索其與文創產業、旅遊產業的深度融合,是對工作室另一種意義上的傳承要求。”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名師工作室體現了揚州的文化擔當和文化自覺。”在《新華日報》報道中,揚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姜龍說,揚州的文化名師工作室已經顯現拓展、槓桿、鯰魚和疊加“四大效應”。近兩年來,出自各家名師工作室的“名師高徒”,斬獲了戲劇梅花獎、曲藝牡丹獎、舞蹈文華獎等國家級獎項。

《中國新聞週刊》的文章則指出,揚州“文化名師工作室”建立以來,探索性地開展了名師總室機制、師帶徒機制、社會文化扶持機制等傳承方式,實現了出人才、出精品、出經驗的預期效果,發揮了名師工作室在文化界的引領和示範作用。

“揚州設立‘文化名師工作室’,就是守住‘傳承’的底線,讓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生生不息。”《中國新聞週刊》的文章介紹說,揚州文化名師在加快培養揚劇、評話、彈詞、清曲、木偶、剪紙、玉漆器、雕版印刷等方面的本土優秀傳統文化人才的同時,還激活了揚州文化傳承發展的新產業。具體表現為:一是推廣琴箏市場擴大化。揚州是中國琴箏之鄉,琴箏製作、培訓是揚州重要的傳統文化產業。古琴名師工作室與文化企業家聯盟,將古琴一條街項目,建到了北京、上海和東南亞。二是非遺項目傳承生活化。揚州工美集團的漆器名師工作室設計生產的點螺工藝漆器手機套,一推出就受到了市場熱捧。漆器、玉器、剪紙、刺繡等名師工作室,將傳統工藝更多地注入現代生活的元素,推出了一批既符合當代人審美和生活需求,又有市場潛力的產品,形成了一批非遺活化的成果。三是推進非遺發展產業化。2016年,工藝類名師工作室集中精力打造486非遺集中展示區,聚焦揚州雕版印刷、玉器、漆器、剪紙、刺繡、毛筆、金銀細工等一大批具有“揚州工”特色的國家級、省市級非遺項目,系統地對揚州傳統手工業進行跨行業的保護與發展,目前已基本建成主題突出、功能完善、環境優美、開放互動的非遺集聚區,有力促進了非遺項目的展示和傳播。

《中國新聞週刊》的文章最後介紹說,建設文化名師工作室,是揚州全市宣傳文化系統尊重歷史、敬畏文化,為揚州文化未來的發展留下精神氣質、留下內涵神韻、留下精神家園,以揚州優秀地域文化為豐厚土壤培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文化邁上新臺階的重要舉措。揚州是一座有著2500年曆史的文化名城,厚重的人文底蘊是這個城市文化自信的來源。“名師工作室的建立,為文化名人傳承找到了很好的路徑,為揚州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打開了新的窗口,為揚州文化人才培養開闢了新的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