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花到五彩,从甜白到描金”——史话明代瓷器与漆器

明代的制瓷业非常发达,瓷密增多,所产瓷器品质优良,造型美观,色彩绚丽。自洪武二年(1369)明太祖在景德镇之珠山麓建御器厂起,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高峰时有官窑58座,民窑900多座.

《黄墨航杂志》载该镇"延袤十三里许,烟火逾十万家,陶户与市肆当十之七八"。这些人力大部分来自本乡本土也有不少来自外府。万历年间,镇上以制瓷为中心从事各种生产买卖和运输等行业的,每日不下数万人。万历时人王世懋在《二西委谭》中记录了当时景德镇的繁荣景象:"万杵之声殿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戏呼之日四时雷电镇。"景德镇所产的瓷器,数量大,品种多,质量高,畅销国内外,"自燕云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

“从青花到五彩,从甜白到描金”——史话明代瓷器与漆器

明代制瓷业,无论在意匠上还是在形式上,其技术均已臻于完美。瓷器制作技术由轮转旋刀代替了竹刀旋坯,由吹釉法代替了蘸釉法。永乐以后,随着波斯、阿拉伯艺术的东渐,西方艺术也融入到中国原有的制瓷艺术中,大大丰富了中国瓷器的内涵。明瓷的彩料,多采自外国,如青花瓷初用苏勃泥青(又译苏麻离青),至成化时因苏勃泥青用尽乃用回青。三佛齐的红色彩料也多用于瓷业。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生产出来的瓷器造型美观,色彩丰富,彩瓷由单彩发展到三彩、五彩、斗彩,青花瓷愈出愈精,白瓷洁白如玉,美不胜收。

明代是中国青花瓷器发展的黄金时代,其中以永乐、宣德两朝最盛。由于这两朝所使用的钻料都是"苏勃泥青、再加上"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成就了永、宣青花在中国瓷器史上的崇高地位。两朝的青花瓷不论是在器型上,还是在釉面和纹饰上都很相近,因此有"永宣不分家"之说法。

甜白瓷是在元代枢府瓷的基础上、由明永乐年间景德镇官密创制的一种高白度瓷器。甜白釉是在暗花刻纹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经高温烧制而成。釉下暗花用肉眼难以看出,但通过侧光、放大镜或者灯光透视等则隐约可见,使原本单一的白色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变化感,给人以亦幻亦真的感觉,体现了中国瓷器美学从形的体验到神的感受的升华,反映了时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制瓷技艺。由于甜白釉在生产过程中把铁的含量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样就使釉色精细白净,几无瑕疵,看起来非常诱人,因此,有人形容这种瓷器"白如凝脂、素犹积雪"。

“从青花到五彩,从甜白到描金”——史话明代瓷器与漆器

一般认为,明代官窑瓷器最好的要数宣德和成化两朝。明人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评价"本朝以宣(德)成(化)二密为佳,宣窑以青花胜,成審以五彩"。清代梁同书《古窑器考》给明代瓷器评级,也说"首成、次宣、次永(乐)、次嘉(靖),论虽不同,总之,明器无能过宣、成者"。

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彩色瓷工艺。其制法是先在坯胎上画好青花图案,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在留出的空白处用彩料填绘,再放入烘炉中低温烘烤,即成斗彩。青花是构成整个斗彩画面的主色,釉上彩只是略加点缀而已。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静动兼蓄,对比鲜明,既素雅又堂皇,给人以丰富热烈、鲜明清新之感。成化以后的许多陶瓷著作都对成化斗彩盛赞有加。

高濂《燕闲清赏笺》用"精妙可人"、蓝浦《景徳镇陶录》用"点染生动"来形容成化斗彩,均非常贴切。陈贞慧《鹦鹉啄金杯》形容成化瓷器"淡淡穆穆,饶风致,如食橄榄,颇有回味"。遇到贵客,用成化杯劝酒,"醉眼婆娑,睹此太平盛物,不胜天宝琵琶之感"。据说万历皇帝特别钟爱成化斗彩杯,那时的"成杯一双,值钱十万,当时已贵重如此"。在如今更是难得,早已成为收藏界的宠儿,价格不菲。

明代的漆器制造业非常发达。明初在宫内的内官监设立了油漆作,专门制作御用漆器。御用监也有专人负责造办漆器。内府供用库特设的丁字库,贮藏有大量的生漆等原材料,以备提用。永乐至宣德年间又开设了果园厂,从全国调用著名的漆工到这里制作漆器。民营的油漆作坊分布很广,北京、扬州、苏州、嘉兴、新安(今属黄山市)、新绛、大理等都是重要的漆器产地。明代漆器品种已很齐全,主要有一色漆器、罩漆、描漆、描金、堆漆、填漆、雕填、螺細、犀皮、剔红、款彩、戗金、百宝嵌等,其中嘉兴和新安的剔红、苏州和北京的描金、新绛的雕填和别犀、云南大理的雕漆等都名重一时,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从青花到五彩,从甜白到描金”——史话明代瓷器与漆器

江千里的家乡(或长期居住地)扬州,漆器的制作技术更是发展到了鼎盛(一直延续到清代),这里漆器作坊林立,品种繁多,规模庞大。从原料采购、生产制作到经营销售,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销体系。旧扬州仅以漆器命名的街巷就有"漆货巷""罗甸(螺钿)巷""大描金巷""小描金巷"等十余条。著名的漆器工艺品种有剔红(雕漆)、百宝镶嵌、螺钿镶嵌、八宝灰、波罗漆、刻漆、堆漆、戗金等。在漆器制作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明末新安人黄成(生卒年不详)总结前人和他自己的经验,写成了著名的漆艺专著《髹饰录》(成书于天启年间)。该书分《乾》《坤》两集,《乾》集讲工具原料及操作禁忌等;《坤》集讲髹饰品种、分类、技法及制作程序等。该著作为髹饰工艺提供了比较合理的分类体系,同时也为品种繁多的漆器定名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髹饰录》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漆艺专著。

"剔红"是一种雕漆工艺,是在器面上反复涂抹数十层甚至上百层红漆后,等漆干之时再在厚厚的漆上雕刻出浮雕的纹样,明末黄成著《髹饰录》称之为"雕红漆"。这种工艺成熟于宋元时期,明代有所发展。明内官"十二监"之一内官监下设有油漆作,御用監有专人负责造办螺钿等漆器。内府供用库常贮生漆、桐油等原料。

"描金"是将金属箔粉"贴""上""泥"于漆面上,构成山水、毛、花果、人物故事等图案的一种漆器描饰工艺。战国时,中国彩绘漆器已成功地运用了金彩。隋唐时期,中国描金漆器流传至日本,对日本的漆器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日本的描金工艺(莳绘)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艺术水平,后来又反过来影响中国。明天顺年间(1457-1464),描金漆器名家杨埙(字景和)奉命前往日本学习莳绘艺术,他在借鉴時绘等技法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独创,其创作出来的作品,山水人物,神气飞动,色彩愈久愈鲜,被世人称"杨倭漆"

“从青花到五彩,从甜白到描金”——史话明代瓷器与漆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