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中国新闻周刊》聚焦扬州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扬州从去年开始设立“文化名师工作室”,以“1+N”模式传承优秀地方文化,实现了出人才、出精品、出经验的预期效果,引起了国内主流媒体的关注。11月30日,《新华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刊发了以《名师工作室,活了文化传承一盘棋》为题的报道。无独有偶,4日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刊发文章《江苏扬州设立文化名师工作室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聚焦扬州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优秀文化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新华日报》的报道以李政成、葛瑞莲这对扬剧伉俪教徒弟的故事开头,介绍了这两年扬州市委宣传部为文化传承力推名师工作室建设,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各工作室已渐趋成熟,一着子活了一盘棋。报道进一步介绍,名师工作室工程以“1+N”模式传承优秀地方文化。“1”是指文化名师工作总室,任务是抓制度建设、方向引领,着重指导帮扶、总结提升。“N”是指根据学术、艺术、技术的分类,组建的“文化名师工作室”。首批25个名师工作室,选聘领域内具有较高权威、德艺双馨的名家担任领衔专家,配备1至3名指导专家,共同培育3至10名行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并对有志于文化传承的爱好者传道授业。

“抓住年轻人,就抓住了传承根本。”《新华日报》的报道说,“文化名师工作室”推出以来,名师们感到的不仅是荣誉和肯定,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锁定了学校,与教育部门一起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活动,许多学校都设立了剪纸班、木偶班、民歌班、扬剧班等,地方文化传承有了载体。此外,工作室的成立增加了不同领域专家之间深入交流的机会,激发出“跨界”艺术的灵感。

《新华日报》的报道还讲述了一系列故事,认为名师工作室让老艺人找到了文化自信。“非遗文化项目,只有活下来,才能传下去。非遗要活化,要走进生活,才能焕发其生命力,对雕版印刷、漆器、玉器、剪纸,包括扬剧、木偶、清曲、弹词、评话等非遗名师工作室,促进其生活化、创意化,探索其与文创产业、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对工作室另一种意义上的传承要求。”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名师工作室体现了扬州的文化担当和文化自觉。”在《新华日报》报道中,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龙说,扬州的文化名师工作室已经显现拓展、杠杆、鲶鱼和叠加“四大效应”。近两年来,出自各家名师工作室的“名师高徒”,斩获了戏剧梅花奖、曲艺牡丹奖、舞蹈文华奖等国家级奖项。

《中国新闻周刊》的文章则指出,扬州“文化名师工作室”建立以来,探索性地开展了名师总室机制、师带徒机制、社会文化扶持机制等传承方式,实现了出人才、出精品、出经验的预期效果,发挥了名师工作室在文化界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扬州设立‘文化名师工作室’,就是守住‘传承’的底线,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中国新闻周刊》的文章介绍说,扬州文化名师在加快培养扬剧、评话、弹词、清曲、木偶、剪纸、玉漆器、雕版印刷等方面的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人才的同时,还激活了扬州文化传承发展的新产业。具体表现为:一是推广琴筝市场扩大化。扬州是中国琴筝之乡,琴筝制作、培训是扬州重要的传统文化产业。古琴名师工作室与文化企业家联盟,将古琴一条街项目,建到了北京、上海和东南亚。二是非遗项目传承生活化。扬州工美集团的漆器名师工作室设计生产的点螺工艺漆器手机套,一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热捧。漆器、玉器、剪纸、刺绣等名师工作室,将传统工艺更多地注入现代生活的元素,推出了一批既符合当代人审美和生活需求,又有市场潜力的产品,形成了一批非遗活化的成果。三是推进非遗发展产业化。2016年,工艺类名师工作室集中精力打造486非遗集中展示区,聚焦扬州雕版印刷、玉器、漆器、剪纸、刺绣、毛笔、金银细工等一大批具有“扬州工”特色的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系统地对扬州传统手工业进行跨行业的保护与发展,目前已基本建成主题突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开放互动的非遗集聚区,有力促进了非遗项目的展示和传播。

《中国新闻周刊》的文章最后介绍说,建设文化名师工作室,是扬州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尊重历史、敬畏文化,为扬州文化未来的发展留下精神气质、留下内涵神韵、留下精神家园,以扬州优秀地域文化为丰厚土壤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迈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扬州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厚重的人文底蕴是这个城市文化自信的来源。“名师工作室的建立,为文化名人传承找到了很好的路径,为扬州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打开了新的窗口,为扬州文化人才培养开辟了新的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