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一個人必須找到自己的家,才不至於去流浪或淪為乞丐

洛克菲勒:一個人必須找到自己的家,才不至於去流浪或淪為乞丐

教育投資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投資,因為知識是特殊形式的資本,它往往起到放大其他資本(土地、貨幣)的作用。知識,包括腦的知識——學習,手的知識——技能,同時也就是他們投資的濃縮和凝固形式。——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說:"財富不是很重要的東西,早上腰纏萬貫,晚上就可能一貧如洗,這幾乎成了他們的家常便飯。金錢可以被搶走和剝奪,唯有知識和獲得知識的愉悅才是一旦擁有就永遠不會失去的東西。在他們看來,沒有人是貧窮的,除非他沒有知識,擁有知識就擁有了一切。"

一個人對知識的需要,就應該像需要空氣一樣。所以,一個人獲取的知識越多,他同時獲得的快樂就越多,成績也會越大。

洛克菲勒:一個人必須找到自己的家,才不至於去流浪或淪為乞丐

每一個達到高峰或快達高峰的一流人物都是積極的,他們所以積極,是因為他們定期地以良好、清潔、有力、積極的精神思想充實心靈。就像食物成為身體的營養一般,他們不忘每天為心靈提供精神食糧。他們知道如果能充實頸部以上的部分,就永遠不愁填飽頸部以下的部分,甚至不必憂愁老年的財務問題。

洛克菲勒說:"一個人必須找到自己的家,才不至於去流浪或淪為乞丐。首要的,即使你要出賣心靈,也要賣給自己。我們要接納自己。我們必須清楚,人是上帝以自己的心意創造的,其地位僅次於天使。上帝不會設下有關年齡、教育、性別、胖瘦、膚色、高矮或其他任何表面上的限制,上帝也沒有時間創造沒用的人,更不會忽略每個人。其次我們要有積極的態度。"

洛克菲勒認為,不愛學習、不去主動獲取知識的人,除了沒有恆心和毅力之外,最重要的是,還失去了擁抱成功的機會,永遠都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人的所有知識都是從學習中得來的。一個人從生下來,就開始了自己的學習歷程。

洛克菲勒:一個人必須找到自己的家,才不至於去流浪或淪為乞丐

沒有人會因學問而成為智者。學問或許能由勤奮得來,而機智與智慧卻有賴於天賦。

關於學習,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他的看法,洛克菲勒給兒子約翰講了關於他的故事。

開學第一天,蘇格拉底對學生們說:"今天咱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儘量往前甩,然後再儘量往後甩。

"

說著,蘇格拉底示範一遍,然後,要求大家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他問:"大家能做到嗎?"學生們都笑了,心想,這麼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於是,一個個和老師做了約定。

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再問學生:"每天甩手300下,這麼簡單容易的事,哪些同學堅持了?"每一個同學都驕傲地舉起了手。

又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又問有哪些同學堅持了,但這回,堅持下來的學生只剩下八成。

一年過後,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位同學堅持了?"

這時,整個教室裡,只有一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為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其實獲取也是一樣的,一個人貧窮是因為沒有知識,然而知識就是從這些簡單甩胳膊這種小事中獲取的。

洛克菲勒:一個人必須找到自己的家,才不至於去流浪或淪為乞丐

洛克菲勒認為"孩子不可能永遠接受學校教育,孩子長大了,就必須有自教自學的能力,才能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所以猶太人鼓勵自己的孩子自學成才。他們通常會使用下面這套自學方法來豐富自己的知識:

1.從小養成了良好的自學習慣,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進行自學;

2.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相應的學習任務和計劃,然後大量閱讀,以開闊視野,使知識日漸廣博;

3.廣泛閱讀,結合精讀,精讀的這部分內容要選取對自己有價值的領域,深入研究,使之真正轉變為自己的知識;

4.通過別人的"頭腦"學習,在閱讀時,發現難以理解的內容時,猶太人習慣將書借給周圍有學識的人讀,通過參考別人的讀書心得,來對知識進行深化理解並吸收;

5.多種形式、多種渠道自學,比如與人交談等,這樣可以在無形中增長自己的見識。

洛克菲勒獨特的教子方法讓他的家族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每一種知識最終都會因為過時而變成錯誤的知識。知識如同新聞一樣,當你還沉湎於昨天的事件中時,那個事件已經成為歷史。知識亦如此。如同所有應付過時的策略一樣,只能一直朝前看,任何渴望擁有創新知識的人都需要做好一件事情:請在高度警醒下不停地學習。

德魯克說:"知識是一種容易消亡的商品。它自始至終必須重新確立自己,重新學習、重新實踐,讓你們必須連續不斷地作出努力,去重新奪取自己特定的優勢。"

洛克菲勒:一個人必須找到自己的家,才不至於去流浪或淪為乞丐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歡迎您在留言區交流。您的認可和鼓勵,是我們精進的最大動力!懇請您把今天的內容轉發給您的親朋好友。不勝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