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翁》教你炒股:越保守越窮

《大富翁》教你炒股:越保守越窮

1935年,美國帕克兄弟公司推出了一款桌面地主遊戲,參與者們在一張地圖上擲骰子,用買地蓋樓等方式消滅所有其他玩家,變成最後的大資本家。

當時的美國正處於經濟大蕭條之中,而老百姓們卻玩得不亦樂乎。

1989年,一個學歷很差的臺灣小夥子到大宇資訊面試,老闆說你寫個遊戲來看看啊。小夥子3個月時間不吃不睡,“參考”美國人的地主遊戲,推出了為人熟知的大富翁。

小夥子叫姚壯憲,遊戲寫完就去當兵了。那個年代遊戲能成功售出1000套已經算是非常成功,而《大富翁》一代將這一數字提高到了30000套。

姚壯憲服完兵役後,憑藉《仙劍奇俠傳》和《大富翁》系列讓大宇成為遊戲界的翹楚。

海峽兩岸的80,90後小朋友們都是玩著姚壯憲的遊戲長大的。

雖然是遊戲,但大富翁的股市交易是非常仿真的:

持有某家上市公司股票最多的人會當選董事長,也能拿到最多的分紅;

如果遊戲裡買保險的玩家多了,保險公司的股票會漲;

開車騎摩托的玩家多了,石油公司的股票肯定漲;

財經新聞對股價影響很大。

如果玩家們炒股太頻繁,遊戲裡還會出現通貨膨脹。

有人曾經利用從大富翁裡學到的炒股經驗指導別人的創業方向:遊戲中食品飲料類的股票一定要開局就持有,因為這些企業漲幅驚人。落地到現實生活中就是餐飲,比如攤煎餅。

騰訊金融科技的一份股民調研報告顯示,最近兩年開戶的新股民更加年輕,超過一半集中在18-35歲年齡段。而且,這些年輕的股民們大多來自三四線城市,其中有4成入市資金不到5萬,7成不到10萬。

除了入市資金的差異,新股民不愛打新股,但特別愛和親朋好友交流股票信息,並且非常相信系統推薦的優質股票。

《大富翁》系列爆火的當年,數千萬大陸孩子們玩的都是盜版,而騰訊報告裡的新一代股民差不多就是那一批孩子。

股市有風險大家都知道,但是在模擬比賽裡冒冒險,還是符合年輕人本性的。

姚壯憲也是個愛冒險的小鎮青年,《仙劍奇俠傳》的遊戲劇本原型來自他的失戀故事,《大富翁》裡的阿土伯原型是他爹。他的對白這樣寫道:阿土仔賣了田,告別了阿爸,告別了老水牛,踩著腳踏車,獨自一人踏上人生的冒險旅程。

上週二,央行意外宣佈下調MLF利率5個基點。當日股市小幅收高,把降息解讀為利好,但利好有限,市場整體淡定。

“短期”利好僅僅持續了一天,股市就展開了回調,股市趴下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市場對貨幣政策放鬆的預期繼續被證偽。

上週末,國家統計局公佈十月份價格水平。其中,CPI同比上漲3.8%,漲幅繼續擴大。PPI同比下跌1.6%,跌幅繼續擴大。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經濟滯脹的格局仍在繼續。儘管CPI上漲主要是豬肉價格漲價貢獻,但並不能把這個單獨剝離,這是貨幣當局需要高度關注並控制的。

對通脹預期形成的擔憂,將進一步制約央行貨幣政策的放鬆。貨幣放鬆在未來經濟繼續向下時仍然可能,但這種空間是非常有限的。顯示工業品需求繼續疲弱,表明經濟基本面仍然繼續承壓下行。

總體來看,股市要形成基礎牢固的上漲,離不開“最後一跌”,也就是對應“滯脹”格局的破除和“復甦”預期的形成(通脹(預期)下來,貨幣持續放鬆、或者基本面觸底企穩)。

古典經濟學以及大家熟知的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都主張「客觀價值論」,比如工人創造的勞動價值和剩餘價值,這兩大馬克思經濟學的核心支柱都認為價值是沒有個體差異的,是個客觀尺度。

然而這樣的處理方式和實際情況大相徑庭。很簡單,一個流浪漢和一個富人同樣吃下一個包子,企業家和工人付出的同樣勞動時間,其產生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

後來一批經濟學家(最著名的當屬奧地利學派的開山鼻祖門格爾)提出了「主觀價值論」,否定了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也意味著馬克思經濟學的理論基礎被徹底否定)。

而主觀價值論的表達,是通過效用函數來完成。對效用函數的分析,又集中體現為邊際分析,這在經濟學史上通常被認為是第二次經濟學革命,又叫「邊際革命」。

第一次經濟學革命即亞當斯密發佈《國富論》,標誌著現代經濟學的誕生,這時的經濟學叫做古典經濟學。

後來第二次經濟學革命提出主觀價值論和邊際分析後,實際上構建了現代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大廈,又被叫做新古典經濟學階段。

第三次革命則是大家熟知的凱恩斯發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首次提出宏觀經濟學,把新古典經濟學從微觀推到宏觀總量的發展階段。

至於主觀價值論和效用函數,舉個例子:

小明對於工資的效用函數是Y=X^2,意味著,我賺1塊錢,我的效用是1個單位;我賺2塊錢,我的效用是4個單位;我賺3塊錢,我的效用是9個單位。

小明每多賺一塊錢,他的效用增加值是多少?

從1塊到2塊,效用增加了3個單位;從2塊到3塊,效用增加了5個單位。

工資每增加一塊,效用會增加得更多。對效用函數求導就可以很容易得出這個結論,即二階導為正。

人們在承擔風險面臨未來的不確定性時,其主觀感受滿足程度會如何變化?

效用函數還是:U(X)=X^2。

方案1:

假設小明預期年初和年末分別可以賺到1塊和3塊錢的工資收入,“預期”說明這是一個概率事件。他年初的效用會是1個單位,年末的效用會是9個單位,平均的預期效用是5個單位。

方案2:

同樣是小明做決策的思維過程,他預期年中可以獲得2塊錢的工資收入,即是選擇1當中年初和年尾的預期收入的平均值,那麼,這個預期年中獲得工資帶給他的預期的效用滿足感就變成了4個單位。

方案1面臨的是兩處不確定性(年初和年末的工資的預期),得到平均的一個滿足感,是5個單位。

方案2面臨的是一個不確定性,得到的同樣是一個平均的預期滿足感,是4個單位。

對小明來說,方案1的效用高出了方案2的效用1個單位,小明會選擇第一個方案。同時,我們可以看到方案1的風險要大於方案2。

風險效用函數理論的思想告訴我們:

隨著你預期自己可以賺越來越多的收入,比如你加薪之後,比如你升了職級(意味著你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或者你做小生意賺了一筆錢,無論哪種方式你都會隨著財富的增加而變得更加保守。

背後的深層原因就是這些邊際新增的預期財富,會讓你主觀滿足感的增速不斷下降。

比如,你一個月工資從1萬漲到5萬,你主觀滿足感增加非常大,比如1000個單位;從5萬漲到10萬,可能你的主觀滿足感就只增加800個單位,甚至更少了。

這個過程再繼續,可能你並不會因為財富的邊際增長,而出現主觀滿足感的增長了,就是邊際財富增長帶來的效用變成了0!

試想,這樣的心理機制下,你怎麼會努力追求財富呢?

對於風險愛好者來說呢,邏輯完全一致,只是結論完全相反。每當你預期自己可以賺更多的收入時,你會更加願意用這些資源去追求更多的回報,而不是選擇保守坐享其成。

背後的深層原因,就是這些邊際增長的預期財富,會讓我的主觀滿足感的增速,不斷增加!

事實上,在經濟和金融學裡,對風險偏好和風險效用函數,有著嚴格的數學定義。

對於風險偏好者,它的風險效用函數是一個凸函數,二階導數為正,邊際回報是不斷增加的。而對於風險厭惡者,他的風險效用函數,是一個凹函數,二階導數為負,它的邊際回報是不斷遞減的。

我們也可以順便得出結論:保守的數學本質,就是不斷新增的(預期)邊際回報,會使得滿足感的增加不斷降低。

至此,我們也解釋清楚了,為什麼是風險愛好者而非風險厭惡者更容易積累財富。

核心的差異在於冒險帶給他們的回報(即預期財富的邊際增加)會讓他們產生截然相反的主觀滿足感的邊際變化。

喜歡冒險的人,會因為預期增加的財富變得越來越開心和滿足,而厭惡冒險的人則相反,會因此越來越保守,選擇看住眼前的已經獲得的財富。

那麼問題在於,如何改變人們的風險效用函數呢?風險效用函數由什麼決定的?

一個人的效用函數結構通常是由心理層面的因素決定的,而這在經典金融學的框架裡,往往被當做了一個外生給定的變量。

說起來,小明當年差點就要去讀行為金融的Ph.D,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領域,探討人們的心理和動機對風險承擔、資產價格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