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老人家裡翻出一張60年前的存單銀行查查證後有效但老人卻不取了!

60年前,那是一個百廢待興的特殊年代,那時候能在銀行裡存幾十塊錢,算是大富翁了。

老人家裡翻出一張60年前的存單銀行查查證後有效但老人卻不取了!

前不久,溧陽一位老人,從家裡翻出一張存單,已經60年了,是老人的父親存的。存錢的地方,當時還不叫銀行,叫信用合作社,存單上存有29.2元,在當時,應該是一筆鉅款。

老人家裡翻出一張60年前的存單銀行查查證後有效但老人卻不取了!

老人姓史,他到當地銀行問詢,銀行鑑定,存單是真的,也承認這筆錢。

銀行稱,史先生如果要取出這筆錢,銀行會根據建國以來的各項金融規定,仔細核算,將本息送到老人手中。

最後老人卻收回了存單,不打算取出來,老人說,收藏這張存單,比取出錢來,更有意義。

老人說,這張存單見證了父輩興家立業的志氣,他要通過這張存單,把這樣的“家風”傳承下去!

老人家裡翻出一張60年前的存單銀行查查證後有效但老人卻不取了!

一般來講,能夠堪當“傳家寶”大任的,都是極具價值和寓意的物品。它既傳承了財富,又延續了家族對後輩的期望。傳承是一種更替繼承,一個家庭的興盛和經歷的風雨都映射在這件特殊的“寶貝”裡,隨著歲月的流逝,內涵和底蘊也日益深厚。就像人類文明的發展,從刀耕火種到移動互聯,能夠被傳承下來持續發揮價值的,一定是物質文化裡最珍貴的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