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背後的諜戰風雲

在1904年到1905年間,日本與沙俄為爭奪朝鮮半島和滿洲,在中國東北和日本海、渤海發生戰爭。史稱日俄戰爭。

背過課本的人都知道,日俄戰爭表面看,是一場爆發在中國東北土地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但是,上好電池,摁亮手電筒?

在課本上由純粹戰爭角度再看日俄戰爭,這時,晃來晃去,手電筒光芒下,便可以看到很多我們本來不知道的歷史。

日俄戰爭背後的諜戰風雲

這是日俄戰爭作戰圖。

彼時,後勤橫跨整個西伯利亞,千里迢迢來到遠東與日本作戰。手電筒一晃,黑大粗的沙俄倒頗有幾分藝高人膽大的個性。

同樣,手電筒光芒下,白慘慘的小日本,不過25萬陸軍常備軍總兵力,排在歐洲國家屬於典型弱小國家。可是,這個小個子居然敢和陸軍常備軍總兵力達百萬的歐洲軍事強國沙俄叫板,很有個性。

看來,日俄戰爭確實非常有趣。

很多研讀這場戰爭的中外戰史同好,對日俄戰爭有第零次世界大戰的別稱。原來,這場看似日本死磕沙俄的單打戰爭,背後牽涉了歐、美、亞洲十多個國家在外交、金融、貿易等等多款式的混戰。

千頭萬緒,今天,還是從日本的一系列小動作說起。

關於日俄戰爭,戰後,日本人取得殘勝、險勝,有日本戰史心有餘悸評論這場戰爭,認為:

沒有乃木大將,日軍同樣可以取得旅順勝利;沒有東鄉大將,日本同樣可以取得對馬海戰勝利。

但要,如果沒有明石元二郎大佐,日本將無法贏得日俄戰爭

明石元二郎大佐,他是誰?有這麼厲害?

好吧,在介紹明石元二郎有多厲害之前,先說一下比明石元二郎更厲害的日軍大將福島安正。

早在1891年1月,俄國公佈、動工西伯利亞鐵路的建設計劃。

西伯利亞鐵路橫穿滿洲抵達海參崴,其中,從哈爾濱向南分線直達旅順、大連,可使沙俄輕易進入威脅朝鮮半島和日本的區域。從而,引起了日本明治維新軍政精英們的緊張。

福島安正即提出,橫穿歐亞大陸的西伯利亞鐵路,是俄國侵略亞洲的終極武器。

在預測西伯利亞鐵路建設大約要耗時十年,福島安正認為,這十年將是是關係日本生死存亡的十年,日本對此絕不能袖手旁觀。

為此,1892年1月,在甲午戰爭前夜,福島得到日本軍政支持,以職業旅行家探險名義,一人一馬,由德國啟程,踏上穿越西伯利亞的死亡之旅。

日俄戰爭背後的諜戰風雲

日俄戰爭資料照片

福島的死亡之旅不僅穿越荒無人煙、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還深入黑龍江沿線璦琿、齊齊哈爾、吉林等地,刺探沙俄、清廷軍情。

這次冒險,福島歷時488天,行程14000公里,最後抵達海參崴,獲得了沙俄、清廷軍情之外,也被後人認為是世界情報偵察史上的奇蹟。

事實上,後來日本之所以敢於對滿清開戰爆發甲午戰爭,福島在這次考察及其他對清廷的偵察彙總,有一條評論極為日本軍政激動:

清廷一大致命弱點,就是朝廷腐朽,這是萬惡之源。

但(清廷)對此毫不反省,上至皇帝大臣,下到一兵一卒,無不如此,此為清國之不治之症,如此國家,根本不是日本之對手

甲午戰爭結局證實了福島的判斷。沒有任何背景和實戰經歷的福島,為此也成為日本軍界的傳奇,步步青雲。

後來,在甲午戰爭後,發生的法、德、俄三國干涉還遼事件。法、德遠在歐洲,於是,往遠東不斷進逼的沙俄就讓日本人憎恨不已。

可是,恨歸恨,當時日本對沙俄這樣的世界重磅級軍事帝國,無論國力軍力,都顯得弱小。日本也只好收拾恨意,開始暗中準備。

當時,在日本軍政精英們看來,甲午戰爭之後,日本防衛線應該設置在朝鮮半島及東北大陸。

由此,日本陸軍在1902年,即以福島偵查報告,尤其以福島對沙俄以西伯利亞鐵路修建和運兵能力的分析,精心制訂了對俄作戰綱要。

如此一來,日俄之間早晚必有一戰,已是日本軍政精英們的共識。

日本人緊鑼密鼓開始準備了。

幾年下來,在發展經濟、工業、武備之外,日本更在外交方面爭取英國。

正巧,英國也想在遠東牽制沙俄向歐洲方向擴張。乾柴烈火,咕咚,兩國趴在地上,馬上就跪拜成了生死之交。

有頭號大國英國撐腰,日本軍方索性加快了對沙俄的備戰。

在日本大本營主管日軍對外情報的福島安正,以及他手下最得力的,在近代史名氣很大的四位牛人,就此走向日俄戰爭的前場。

這四位牛人,一位是大家都熟悉的川島芳子他乾爹川島浪速;一位是日本著名的特務機關青木公館的創始人青木宣純;一位是日本黑龍會創會掌門內田良平。

另外一位,就是明石元二郎。

日俄戰爭背後的諜戰風雲

日俄戰爭資料照片

當時,在日俄戰爭爆發前夜,福島已為日本大本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情報網。

這個情報網在戰前、戰爭期間,就日俄戰爭,對沙俄情報、對歐美情報、線人情報等等方面獲得情報進行對比、印證等綜合分析,繼而為大本營決策提供依據。

1904年2月5日,日本聯合艦隊分頭襲擊沙俄在旅順、仁川的軍港,日俄戰爭爆發。

戰端一開,福島這個日本大本營情報網立刻活躍起來。

彼時,明治維新和甲午戰爭的勝利使日本群眾愛國情緒高漲,除卻日本職業情報人員之外,在海參崴、滿洲和朝鮮等地的日本企業、僑民也參加了對俄情報戰。

在海參崴的柔道館、本願寺海參崴分院、日本客棧扶桑館、在伯力的竹內商店等等,都成為這個情報網的聯絡站。分散各地的日僑也是自備乾糧,東奔西走,各想辦法搞沙俄的情報。

戰後統計,在滿洲和俄國遠東,共有4萬餘日本各色情報人員為日本大本營情報網服務。

與日本主動對沙俄發起情報戰相比,沙俄卻顯得異常高調、自信而且懵逼。

日俄戰爭背後的諜戰風雲

日俄戰爭前 ,沙俄限制,僅限出身貴族和皇族的近衛軍官,才有從事軍事情報資格。這些公子哥兒,擅長唱歌跳舞,在歐洲搞搞關係尚可。如到環境艱苦的遠東,軍事素質低下不說,還少有熟悉日語的人員。

最為滑稽的,莫過於他們信手拿來歐美和日本的出版物,關門造車研究之後,發出高調、自信的結論:

以日俄實力對比,一旦爆發戰爭,一個俄國兵可以對付三個日本兵。

懵逼的沙俄陸軍大臣庫羅帕特金大將傻笑了。他擬定對日作戰綱要,在給沙皇報告介紹:

一個俄國兵對付三個日本兵,我們只需要14天,就可以在滿洲集結40萬大軍,這是擊敗日本陸軍所需數量的三倍。

所以,將來要發生的戰爭,與其說是戰爭,不如說是一場軍事散步更為合適

按照沙俄當時遠東軍區、遠東總督參謀部的作戰構想,沙俄即使不調兵支援,也可以依靠現有兵力堅持6個月防禦作戰。一旦戰爭發生,這段時間足夠沙俄調集大軍出擊遠東。

屆時,進行反攻,登陸日本,擊潰其本土軍隊,生擒日皇不在話下。

一方慎重展開情報戰,一方懈怠想象情報戰,日俄戰爭的情報戰的勝負,自然一目瞭然。

日俄戰爭背後的諜戰風雲

日本的對馬海戰畫作

實戰中,日軍利用俄方自信、懵逼,突然襲擊並且打掉了沙俄太平洋艦隊戰力,奪取黃海、日本海的制海權,保障了日本陸軍在朝鮮和遼東半島登陸,並佔領旅順口。

沙俄沒有想到,被自己怎麼看都看不起的小個子日本,居然在實戰中猛然跳高,第一拳就砸在了自己的面門上。

爾後,日軍集中軍隊,力爭在沙俄大軍增援到達之前,在遼陽、奉天等滿洲要地與沙俄遠東殘部發起決戰。

當時,西伯利亞鐵路是單線,日本預判俄國輸送部隊,礙於車輛往返,運送能力有限。不料,被日本亂拳打得眼紅後,沙俄終於想出了絕招:

沙俄向遠東輸送部隊,部隊送到滿洲後,車廂不再返回歐洲。車廂脫軌,就地燒燬。

這樣不惜本錢的單向運輸,沙俄瞬間就將運力提高了三倍。

以日本不過20多萬總兵力的軍隊,在滿洲與擁有百萬大軍的沙俄持續會戰,既然無法速勝,沙俄源源不斷這般高效運輸,日本大本營震驚認為,戰爭已經是非敗不可了。

於是,日本大本營決定,用非常手段促成俄國國內反戰,造成戰爭停止。為此,大本營兒玉參謀次長給明石發來電報:帝國外交日益艱困,今唯仗貴官突破

日俄戰爭背後的諜戰風雲

日俄戰爭中的哥薩克騎兵

明石元二郎出場了。

明石元二郎,日本陸軍大學第5期生。他擔任過駐法國公使館附武官、德國武官、駐沙俄公使館附武官。精通俄語,熟悉歐洲事務,尤其專注研究沙俄國情。

在明石看來,號稱世界軍事強國的沙俄,表面不可一世,實則危機四伏。

被佔領的芬蘭、波蘭、高加索等國希望獨立,發展軍事,連年擴張,國內經濟危機、連年饑荒,正在加大民眾與沙俄的矛盾。

更讓明石看得心花怒放的,就是沙俄知識分子們在各種社會主義學說影響下,無論從崇尚武力的激進派,或者主張和平改革的改良派,遍佈沙俄各地,其焦點同是沙皇。

化名阿巴捷列夫的明石諳熟沙俄國情,自然有自己的想法:

“俄羅斯疆域遼闊,即使拿破崙攻入莫斯科,也不能征服它。假如日本陸軍從滿洲方面進攻的話,也不可能打到莫斯科。如果敵人頑抗到底,日本靠武力是不能取勝的。但是,如果運用謀略,從背後動搖俄羅斯內部,卻有取得成功的可能

於是,明石寫下標題為落花流水的報告書。

這份報告書,看似日本軍隊諜報彙報綱要,看著內容,更像是為在黑暗中闖蕩的歐洲革命點燃的一個燈塔。

在報告書裡,明石大致闡述了沙俄腐朽及沙俄矛盾分析,沙俄農奴制度及農奴狀況,沙俄各種改革人士情況、經歷及其活動狀況等等。

這本報告最為有趣在於,明石在最後高瞻遠矚指出:俄國革命成功及帝俄沙皇必然崩潰

有這麼好的事情?

——明石的報告書抵達大本營,日本海陸軍猶豫、狐疑萬分。

可是,當時日俄戰爭已經打成膠著態勢,日本更面臨沙俄援軍的壓力。

如此對日本人而言,這場戰爭成敗將直接關係到日本命運。萬一戰敗,日鈔縱有百萬、千萬,不過廢紙一堆。與其如此,日本大本營惶恐之下也只得放手一搏。

於是,日本大本營決定調撥100萬日元,供明石運用謀略,從背後動搖俄羅斯內部。並且,不問用途。

——當時,如乃木、東鄉等大將,月薪也不過100日元。

明石的謀略,首先就是籌劃、準備在巴黎召集沙俄各個派別,召開一個聯合會議。

拿到日本調來的鈔票,明石漫天揮舞,聯絡沙俄境內外各大勢力的頭面人物。

日俄戰爭背後的諜戰風雲

沙俄羅曼諾夫王朝尼古拉二世一家

其中,包括克魯泡特金公爵、著名作家高爾基、革社黨柴可夫斯基,以及普列漢諾夫、列寧、托洛茨基等人。

1904年10月,在遠東日俄戰爭激戰不休的同時,在歐洲巴黎,由沙俄各個派別的聯合會議順利召開。

會議通過了各派各顯其能,各施手段打倒沙皇的決議。

無疑,現在回望這次會議,無疑這是一場決定日俄戰爭勝敗,並且深遠影響歐洲在未來百年的重要的大會。

會後,波蘭、芬蘭、拉脫維亞等地和沙俄各個州、郡,迅猛爆發各種對沙皇的不服。

至日俄戰爭持續到日本方面已經勉力維持的1905年初,第二次聯合會議在日內瓦召開了。

這次會議通過報紙公開發布宣言,對沙俄的打擊,更為直接、沉重。

於是,沙俄的後院,燃了。

是時,在戰場上,沙俄軍隊裡的波蘭國民部隊軍頭德姆斯基開始私下聯誼日本,在前線最需炮彈關鍵時刻,沙俄遠東軍隊開箱一看,卻是工人們裝箱運來的整箱整箱的神像。

不僅前方看上去欲哭無淚,看看後方,同樣讓沙俄抓狂。

波蘭、格魯吉亞等地爆發了對沙俄徵兵的抗議運動,以及戰艦波將金號事件等等,危機如此頻繁爆發,沙俄帝國焦頭爛額。

日俄戰爭背後的諜戰風雲

日俄戰爭期間,沙俄國內亂象

此時,正值奉天會戰。

奉天會戰,日本以25萬陸軍對沙俄37萬陸軍。鏖戰之下,正在日軍危急時刻,日本第3軍在攻陷旅順後,及時趕往奉天支援。

日軍兩路大軍會師,士氣高漲。攻擊之下,等不到援軍的沙俄大軍應聲崩潰。

奉天會戰被認為是日本取得日俄戰爭勝利的標誌性會戰。

其實,這場會戰日軍之所以能夠用弱勢主力苦耗沙俄大軍,等來援軍獲得大勝,關鍵還是因為,沙俄在戰前計劃參戰的兩個軍團被迫留在國內維持秩序,無法及時調運戰場,致使沙俄最終慘敗。

明石取得意料之外的成功,使得黑龍會和參謀本部大喜過望。那些當初罵明石是瘋子的人更是改口稱讚明石,是一個人抵得上10個師團

當時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更是對明石評價極高,讚歎不已:“明石幹完了滿洲派遣軍司令大山大將和二十萬官兵所幹的全部事情。他是本世紀最可怕的一個人物

德意志帝國對明石這一招,評價如此之高,自然印象更為深刻。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德國如法炮製對付沙俄,也在沙俄的背後,取得了同樣的效果。

奉天會戰結束,以百萬大軍在遠東打出讓世界笑話的慘敗,沙皇尼古拉二世輸得憋屈,惱羞成怒至極,卻也不得不集中精力面對國內煩心事。

內外交困,仗是打不下去了。

在接受美國總統羅斯福的調停,達成日俄議和談判後,沙皇尼古拉二世急調遠東的軍隊回到彼得堡、波蘭等地維持秩序。

日俄戰爭結束,沙俄在長達兩年間,淪入內外交困之中。10年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迎來沙俄羅曼諾夫王朝最後的滅亡。

日俄戰爭背後的諜戰風雲

涅瓦河上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在日俄戰爭期間,福島、明石這些日本諜報牛人發明的很多招數,什麼情報網等等,後來都廣泛流行歐洲,為後來的牛人們借鑑。

如今,坊間都知道當年德皇威廉對沙皇背後耍的小動作。可是,如是知道了福島、明石,瞭解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因果,在某一個角度看:當年黃海海面上定遠艦的炮聲,和涅瓦河上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炮聲,說來,還是頗有因果關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