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敏感的24种药物,会用是好药,不会用就是毒药

鱼类敏感的24种药物,会用是好药,不会用就是毒药

当前,渔药在我国水产动物的病害防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控制养殖病害的发生,就必需使用较多的药物。与此同时,相当多的养殖朋友对渔药知识的认识不足,对药物的科学使用及停药期的忽视,往往导致水产品药超标问题,渔药使用不当,还将引起鱼塘大规模死鱼,养殖户损失惨重。在此,提醒各位养殖户要科学、安全、合理使用药品。针对鱼类敏感的24种药物和渔药配伍禁忌,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慎用渔药!

常见药物和渔药配伍禁忌

1、菊酯类杀虫药

菊酯具有疏水性,所以很容易被鱼鳃吸收。水质清瘦,水温低时(特别是20℃以下),对鲢、鳙、鲫毒性大;如沿池塘边泼洒或稀释倍数较低时,会造成鲫鱼或鲢鳙鱼死亡。虾蟹禁用。

2、阿维菌素溶液

鱼池使用时要注意使用剂量。尤其是鲫鱼、花白鲢鱼使用时要谨慎,泼洒时要全池均匀泼洒,防治局部浓度过高引起的中毒;混养池塘时尤其是虾蟹苗要注意使用剂量。养殖贝类慎用,贝类杀裸藻时要注意使用剂量,防止中毒死亡;不得与消毒剂混合使用。

3、含氯、溴消毒剂

当水温高于25℃时,按正常用量将含氯、溴消毒剂用于河蟹,会造成河蟹死亡,死亡概率在20%~30%。在水质肥沃时使用,会导致缺氧泛塘。

4、杀虫药(敌百虫除外)或硫酸铜

当水深大于2米,如按面积及水深计算水体药品用量,并且一次性使用,因药物渗水深度一般不会超过2~3米,如果仍按实际深度计算用药则会容易造成鱼类死亡,概率超过10%。

5、氯硝柳胺

用于绦虫治疗有特效,但对鱼类剧毒,注意把握好用量。

6、甲苯咪唑溶液

容易产生抗药性,长期使用影响治疗效果。按正常用量,胭脂鱼发生死亡;淡水白鲳、斑点叉尾鮰敏感;各种贝类敏感。无鳞鱼慎用。

鱼类敏感的24种药物,会用是好药,不会用就是毒药

7、海因类含溴制剂

有效成分大于20%的,在水温超过32℃时,若水体内三天累计用量超过200克/(亩•米),会造成在脱壳期内的甲壳水生动物死亡。

8、菊酯类和有机磷药物

除生物菊酯外,其余种类不得用于甲壳类水生动物。

9、辛硫磷

不得与生石灰等碱性药物或二氧化氯、高锰酸钾、三氯异氰尿酸等强氧化性药物混合使用;6厘米以下的小幼鱼苗慎用;在虾蟹类养殖中禁用;对淡水白鲳、鲷毒性大。不得用于大口鲶、黄颡鱼等无鳞鱼。

10、碘制剂、季铵盐制剂

对冷水鱼类(如大菱鲆)有伤害,并可能致死。用后注意缺氧,最好在晴天使用,高温季节用量酌情减少。

11、一水硫酸锌

用于海水贝类时应小心,有可能致死,特别注意使用后缺氧。

12、代森铵和代森锰锌

不可应于鳜鱼。代森铵用后易导致缺氧,使用后应注意增氧。

鱼类敏感的24种药物,会用是好药,不会用就是毒药

13、维生素c

不能和重金属盐、氧化性物质同时使用。

14、硫酸铜、硫酸亚铁

用药后注意增氧,防止死藻消耗溶氧,影响水质。不与生石灰等碱性物质同时使用;鲟、鲂等鱼慎用,贝类禁用;用药后注意增氧,瘦水塘、鱼苗塘适当减少用量;30日龄内的虾苗禁用。鲂、鲟、乌鳢、宝石鲈慎用。

15、硫酸乙酰苯胺

注意增氧,珍珠、蚌类等软体动物禁用;放苗前请试水;鱼苗及虾蟹苗慎用。

16、大黄流浸膏

易燃物品,使用后注意增氧。

17、硫酸铜

不能和生石灰同时使用。当水温高于30℃时,硫酸铜的毒性增加,硫酸铜的使用剂量不得超过300克/(亩•米),否则可能会造成鱼类中毒泛塘。烂鳃病、鳃霉病不能使用,鳜禁用。小瓜虫病不能用硫酸铜治疗,用硫酸铜治疗不但无效,反而会使小瓜虫形成胞囊,大量繁殖。因铜离子易在生物体内蓄积,产生许多副作用故应慎用,且不可连续使用。

18、敌百虫

有一定麻醉作用,无鳞肉食性鱼类以及甲壳类对本品敏感,一般禁用或慎用。虾蟹、淡水白鲳、鳜禁用;加州鲈、乌鳢、鲶、大口鲶、斑点叉尾鮰、鳜、虹鳟、海水章鱼、胡子鲶、宝石鲈慎用。

鱼类敏感的24种药物,会用是好药,不会用就是毒药

19、高锰酸钾

斑点叉尾鮰、大口鲶慎用。

20、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剂

若用于软体水生动物,轻者会影响生长,重者会造成死亡。海参不得使用。

21、盐酸氯苯胍

若做药饵搅拌不均匀,会造成鱼类中毒死亡,特别是鲫鱼。

22、伊维菌素

内服时,无鳞鱼或乌鳢会出现强烈的毒性。对鱼虾及水生生物毒性较大,使用时不得随意加量。

23、季铵盐碘

瘦水塘慎用。

24、杀藻药物

所有能杀藻的药物在缺氧状态下均不能使用,否则会加速泛塘。

鱼类敏感的24种药物,会用是好药,不会用就是毒药

渔药配伍禁忌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注意渔药配伍禁忌,对于提高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降低用药成本都非常重要。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并施用时,总的作用比单用其中一种药物时大,称为协同作用。

协同作用在防治鱼虾病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仅可以扩大防治范围,提高疗效,而且可以减少药物用量,从而降低用药费用,有的还可以减少单一用药所产生的副作用或毒性。

下面就目前常见的混用配方及配伍禁忌简介如下:

1、大黄宜与硫酸铜混用,可以增药效,与氨水混用浸泡,可以使大黄中蒽醌游离出来,提高药效,常与黄芩、黄柏合用,治疗细菌性疾病;不宜与生石灰混用。

2、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并施用可增加药效,其中硫酸亚铁为辅助用药,有收敛作用,主要是为硫酸铜杀灭寄生虫扫除障碍。

硫酸亚铁也可与敌百虫合用,硫酸铜与活性锌合用或增加药效。

3、敌百虫和面碱合用可防治指环虫病,敌百虫与碱性药物合用会形成毒性更大的敌敌畏,混用时应注意。

4、食盐和小苏打合剂液可防治水霉病。

5、生物环境改良剂不宜和抗菌药等同时使用,因为抗菌药会杀死改良剂中的活性菌类,不但起不到改良环境的作用,还会使环境恶化。

鱼类敏感的24种药物,会用是好药,不会用就是毒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