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為何叛曹、投呂,他可曾後悔嗎?

公元191年,董卓禍亂朝綱,關東義兵起,戰亂頻發,民不聊生。

黃巾軍殘部趁亂再起,收攏流民,實力暴漲,有烈火燎原之勢,青州、冀州、兗州各郡多所殘破。

兗州東郡太守王肱與黃巾軍交戰,臨陣戰死。寄居在陳留太守張邈麾下的曹操,看出機會,引兵入東郡,平定了郡內賊亂,被袁紹表任為東郡太守。次年,青州黃巾百萬眾入兗州,任城相鄭遂被殺,兗州刺史劉岱親往剿匪,亦死於王事。曹操的從事陳宮,親往說服州里要員,迎立曹操為兗州牧,受到濟北相鮑信、州吏萬潛等的歡迎,曹操於是入主兗州。

兗州,在黃河、濟水之間,下轄陳留郡、東郡、泰山郡、山陽、濟陰、任城、東平、濟北共8郡。然其北靠冀州,東鄰青、徐,南抵豫州,西接司隸,乃四通八達、交戰之地,並非是理想的根據地所在。

因此,曹操在坐穩兗州後,便開始東征徐州,以期望掃除兗州東面的威脅。

公元194年,曹操再次東征徐州,拔五城,至東海,多興殺戮。忽聞心腹陳宮、張邈等謀反,引呂布入主兗州。

陳宮為何叛曹、投呂,他可曾後悔嗎?

陳宮

一、陳宮謀反的原因

竊笑山東諸公,畏懼董卓如虎;唯長沙孫堅,可稱大丈夫。

...

公元190年,王允、呂布謀誅董卓,天下敬服,不幸旋敗,李傕、郭汜控制了東漢朝廷。

公元192年,李傕、郭汜派馬日磾、趙岐出使關東,安撫關東豪傑,馬日磾去了南陽袁術,趙岐則到了冀州袁紹的地盤。

那麼該如何面對皇帝使臣,是否誠認李傕、郭汜控制的中央朝廷呢?

袁紹帳下的頭號謀士沮授提出了看法,即宜迎大駕,安宮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這在當時既是王霸之略,更是忠臣賢士所應盡的本分,可惜袁紹不從。以致後來東郡太守臧洪大罵袁紹,“諸袁事漢,四世五公,可謂受恩。今王室衰弱,無扶翼之意,卻想趁亂取利,希冀非常,恨我力弱,不能為國除害!”

當時曹操實力尚弱,自沒有袁紹此刻的煩惱。但曹操坐穩兗州後,情形就不同了。陳宮、張邈等跟隨曹操,迎立曹操的本意,是希望曹操能竭忠盡智,匡扶漢室。

在董卓為亂之時,就是陳留太守張邈、邈弟張超首倡義兵討伐,可見忠心。

陳宮投曹操一事,不見正史記載,但從《三國演義》故事,也可附會一二,陳宮投曹操是為了興復漢室的。

但此時的曹操政治智慧尚淺,和袁紹一個水平,因此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陳宮等人的建議,執意學袁紹趁亂取利,東征徐州,擴張實力。

然而,陳宮等人提出的可不單單是建議,而是合乎正義的要求。當正義的呼聲,得不到滿足時,走投無路的忠志之士陳宮、張邈等,便揭竿而起,引呂布入主兗州,背棄曹操,另投明主。

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仕。

陳宮為何叛曹、投呂,他可曾後悔嗎?

呂布

二、陳宮選呂布的原因

公元194年,正是群雄並起之時,北有公孫瓚、袁紹,南有袁術、劉表,東有陶謙,西有李傕、郭汜、馬騰、韓遂,還有益州劉焉、漢中張魯、河內張揚等分州裂郡,而陳宮卻單單選了呂布,這是為何呢?

陳宮不是不想尋個更好的主公,但上天不保佑漢室,並沒給陳宮多餘的選擇。縱覽當時的各路豪傑,李傕、郭汜乃跳出來的國賊,公孫瓚、劉表、劉焉等遠水不解近渴,馬騰、韓遂、張魯、張揚等上不得檯面,只剩下袁紹、袁術之輩。而此二人,皆非善類,臧洪大罵袁紹國賊,袁術比袁紹有過之而無不及。

那麼陳宮為何不選寄居徐州的劉備呢?

一是正如袁術後來說的,不聞天下有劉備,陳宮也不知劉備何許人也。在此前的193年,劉備尚在青州當平原相,和陳留太守張邈同級,卻遠沒有黨人張邈的名氣大,這一年曹操第一次討伐徐州,劉備率部救援陶謙,被陶謙看中,留於小沛屯兵以備曹操

二是劉備實力、能力太差。陳宮等謀反,首先要考慮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應對曹操的反擊。而以劉備當時的人望、能力、兵力,絕不是曹操的對手。所以,即使陳宮知道劉備在小沛,也不會選擇和劉備合作。

然而,呂布真的值得陳宮選擇嗎?

在當時的情況下,呂布確實是陳宮最好的選擇,容某家擺擺龍門陣,顯一顯呂布的優勢。

一是呂布乃忠臣也。董卓禍亂朝綱,關東豪傑畏卓如虎,不能除卓,反自相殘殺。幸得司徒王允和呂布合誅董卓,拯救漢室於危難之間,一時名傳九州,天下稱歎。后王允死難,呂布逃到關東,尚揹負王司徒的遺囑,“替我謝關東諸公,努力以國家為念”。《英雄記》載:漢獻帝河東曾召呂布來迎,呂布缺兵少糧,不能自去,上書謝罪。後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呂布又上書於天子,"臣本當迎大駕,知曹操忠孝,奉迎都許。臣前與操交兵,今操保傅陛下,臣為外將,欲以兵自隨,恐有嫌疑,是以待罪徐州,進退未敢自寧"。呂布之忠,由此可見。

二是呂布名重於世。天下人畏董卓如虎,唯有呂布敢刺殺董卓,為國除害。卓既死,呂布之名自為天下義士所敬,甘願為呂布驅馳,執馬墜鐙,衝鋒陷陣。正因此,故陳宮等引呂布入兗州後,兗州各郡雲集影從,紛紛響應,兗州8郡80餘縣僅剩3縣為曹操所有。若劉備至此,焉能有此等效果耶?

三是呂布能征善戰。呂布除自身勇猛外,身邊還跟著高順、張遼等猛將,雖然兵力不多,但戰鬥力不可小覷。此前在袁紹帳下時,呂布等隨袁紹征討黑山軍,常與其親近成廉、魏越等衝鋒陷陣,屢破黑山軍。在之後的兗州爭奪戰中,呂布卻也表現了不俗的軍事能力,呂布與曹操戰於濮陽,相持百餘日,勝負不分。後來發生旱災、蟲蝗,糧食短缺,曹操得到了袁紹的大力支援,而呂布卻實力大損,終為曹操所敗。

可嘆,天命確實不在漢室矣。

陳宮為何叛曹、投呂,他可曾後悔嗎?

曹操

三、陳宮的悔恨

曹操和袁紹最大的區別就是,曹操能吸取教訓,袁紹則是將教訓他的人殺了。

經過這次兗州之亂,曹操深刻認識到了錯誤,並吸取了教訓。

公元196年,漢獻帝終於逃離了西涼軍虎口,流落到洛陽。覺悟了的曹操,率大隊人馬,西迎漢獻帝,遷都許昌。

陳宮的願望,在此終於實現了。只不過他現已不是曹操的智囊,而是呂布的坐上客。此時,呂布已奪了劉備的徐州,再次雄起,實力比兗州時也不差多少。

但陳宮的心已變!

一是公元196年郝萌謀反,卻被部下曹性所殺。呂布問曹性,郝萌為何謀反?曹性答,受袁術謀。同謀者誰?再答,陳宮同謀。陳宮時在座,面紅耳赤,呂布以宮大將,不問也。

二是陳宮與高順不和。高順之忠,無人懷疑。那陳宮與高順一文一武,同為呂布左膀右臂,因何關係不好呢?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並非心胸狹隘之人。所以,唯有一種解釋,陳宮不忠也。

三是呂布老妻之語。呂布危困之際,陳宮勸布出屯城外,以為掎角之勢。結果呂布妻子說:"昔曹氏待陳宮如赤子,陳宮猶背曹投你。今將軍厚待陳宮不過於曹操,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軍遠出,若一旦有變,妾豈得為將軍妻哉!"

四是拒降曹操。曹操來伐時,聲勢浩大,呂布想投降,卻被陳宮所阻。陳宮既已變心,何不就此投了曹操,反而拒絕投降呢。問題就出在呂布身上。陳宮深知呂布之不可用也,若讓呂布成功降曹,以曹操的性格必會重用呂布,董卓、丁原之事恐要再來一次,故呂布非死不可。後劉備勸曹操殺呂布,也是同理。

五是臨別遺言。曹操問:"今日之事當如何?"陳宮曰:"為臣不忠,為子不孝,死自分也。"

曹操問:"卿如是,奈卿老母何?"宮曰:"宮聞將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親,老母之存否,在明公也。"

曹操問:"若卿妻子何?"宮曰:"宮聞將施仁政於天下者不絕人之祀,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也。"

太祖未復言。宮曰:"請出就戮,以明軍法。"遂趨出,不可止。太祖泣而送之,宮不還顧。宮死後,太祖待其家皆厚如初。

此番對答,陳宮已承認自己的大錯,"為臣不忠,為子不孝,死自分也";然後便是向曹操提出了最後的政治建議,以孝治天下,以仁治天下!

此番情景,外人不懂,曹操懂了。

然而,陳宮再無顏輔佐曹操了,二人終是陰差陽錯,就此永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