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軍閥爭霸,馮玉祥的臨陣倒戈,導致直系末日來臨

自清朝覆滅之後,中國進入了軍閥爭霸的民國時期,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這個時期就好比三國,英雄輩出,梟雄也遍地。

民國時期的軍閥,大致可以分為:皖系軍閥、直係軍閥、奉系軍閥、滇系軍閥、桂系軍閥、晉綏系軍閥等等。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曾經在民國如日中天的直係軍閥。

民國時期,軍閥爭霸,馮玉祥的臨陣倒戈,導致直系末日來臨

馮國璋

直係軍閥的創始人,是馮國璋,他曾以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理大總統職位,被人稱之為“北洋之犬”。

他是一個理想主義類型的軍閥,參與過中日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入侵進京等戰事,他畢生都以“國家海禁開,東方大事起”為宏願,並將這十個字作為馮氏一族的排輩次序。

馮國璋去世之後,曹錕接任他成為了直係軍閥的首領,亦是中華民國第五位大總統。

民國時期,軍閥爭霸,馮玉祥的臨陣倒戈,導致直系末日來臨

曹錕

曹錕這個人被人們送了個外號叫“曹三傻子”,這是因為曹錕從小就憨厚,他在發跡之前被街坊們取了這個綽號。

曹錕手下有一悍將,名叫吳佩孚,是山東蓬萊人,本是一介秀才,投筆從戎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在直係軍閥中的地位,僅次於曹錕。

吳佩孚,這個人非常有原則,他是中國第一位登上美國《時代》週刊的人,平生有“四不”,不納妾,不聚財,不出國,不走租界,又因為能征善戰,而被稱為“常勝將軍”。

民國時期,軍閥爭霸,馮玉祥的臨陣倒戈,導致直系末日來臨

吳佩孚

第一次直奉大戰

民國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吳佩孚擔任直系總司令,總部設在河北保定,他們的對手是號稱東北王的張作霖

這一次大戰,最後以直係軍閥勝利告終,張作霖被迎頭揍回了東北,直系的風頭如日中天!

民間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洛陽打個噴嚏,北京都要下雨。”

因為吳佩孚,就把士兵屯在洛陽,在那個時代,洛陽儼然已經成為了第二個政治和軍事中心。

民國時期,軍閥爭霸,馮玉祥的臨陣倒戈,導致直系末日來臨

吳佩孚也是意氣風發,在民國十二年的五十大壽中,全國各地的達官顯貴,文化名人以及洋人都來向他祝賀,甚至是廢帝溥儀也送來了賀禮。

這段時光,應該是直系最為輝煌的時光了。

第二次直奉大戰

可俗話說“盛極必衰”,很快江浙戰爭的爆發,點燃了第二次直奉大戰的導火索,其實若沒有江浙一戰,第二次直奉戰爭可能打不起來。

一是,雙方作為實力最強的兩個軍閥派系,彼此之間都有著濃濃的忌憚,再者說,張作霖和曹錕還有親家關係(張作霖的四子張學思,曹錕的六女曹士英是夫妻),狡猾如狐的張小個子,一口一個曹三哥喊得比誰都親切。

民國時期,軍閥爭霸,馮玉祥的臨陣倒戈,導致直系末日來臨

張作霖

他雖然和吳秀才不對付,但也不至於和曹錕撕破臉。

不過江浙戰爭一開打,張作霖就坐不住了,直係軍閥江蘇督軍齊燮元,聯合皖、贛、閩三省軍閥出兵攻打上海督軍盧永祥。

而盧永祥又與張作霖同屬於“三角反直同盟”。

張作霖見盧永祥被打,心說若不出手相救,以後誰還會與他合作?於是轟轟烈烈的第二次直系大戰在1924年9月拉開了序幕。

這次戰爭中,雙方都比較倉促,不過吳佩孚依舊是用兵如神,他將直系軍隊分為三路,安排的天衣無縫,只不過這由馮玉祥帶領的第三路軍,發生了異變。

民國時期,軍閥爭霸,馮玉祥的臨陣倒戈,導致直系末日來臨

馮玉祥

因為馮玉祥倒戈了,他從前線一直倒到了北京,在直系的老窩裡狠狠的捅了“一刀”,曹錕正在澡堂裡泡著,就被馮玉祥給軟禁起來了。

吳佩孚聽聞此消息之後,更是差點噴出一口老血,這一次他兵敗如山倒,從此一蹶不振,直系末日已然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