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些養兒子的中年老母,就是要提前練習失去啊

我們這些養兒子的中年老母,就是要提前練習失去啊

01

今年從9月份起,兒子上了四年級,我一直隱隱有一種莫名的感覺。

我是一個對感受很敏銳的人,這讓始終我保持著很強的覺知和洞察力。

但這次,我總感覺有什麼不對勁,但又說不清楚。

這兩個月,我不停地觀察、感知、留意我終於漸漸看清一個事實——是這個熊孩子不一樣了。

他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

先是生活上的。

以前睡個覺,各種要求:

“你要陪我睡著了才能走”

“門不能關,要開著小夜燈”

“我一叫你你就得過來”

若半夜醒來,一定會噔噔噔噔跑過來,爬到我們大床上,擠在我倆中間,聲稱怕黑。

每到週末,必定提要求,要跟爸媽一起睡。

我煩都煩死了——都9歲了,啥時候才能消消停停自己睡啊?

似乎一夜之間,他就變了。

九點半自己上床,最多說一句“我睡覺了”,門都不讓你進。

我半夜聽到他起床上廁所,上完後回屋關門,對我們的大床再無興趣。

某個週末晚上我腆著老臉去問:今晚要不要跟爸爸媽媽睡啊?

他一撇嘴:“不要,擠死了。”

我……

我們這些養兒子的中年老母,就是要提前練習失去啊

然後是態度上的。

以前我向他示弱,他很吃這一套。

“唉呀,這個我打不開呀,人家是女生嘛……”

他馬上衝過來:媽媽,我來!

現在,他竟然朝我翻一個白眼:“都40歲的女人了還撒嬌,你能不能成熟點?”

我……(難道是我演技略顯浮誇?)

朋友送了一個電動平衡車,他抬腳就騎著滿地跑。

我表達崇拜:“哇,你好厲害啊,我太笨了!”

以前他會安慰我:“媽媽你也有自己的優點。”

現在直接來一句:“那沒辦法,笨是天生的。”

我……(我笨能養出你這樣的崽子?)

出差前一晚,我強行摟過他抱了抱,一時沒忍住補了一句:“晚上要記得提前洗刷啊。”

他白眼齊天:“深情告別的時候說這個,你情商太低了。”

我……(一萬匹草泥馬奔騰而過)

我們這些養兒子的中年老母,就是要提前練習失去啊

緊接著是行為上的。

以前我朝他臉蛋上親一口,他立馬也還我一口。

現在,他馬上拿手背擦擦臉,強忍嫌棄。

以前我說句“寶貝媽媽愛你”,他也會跟一句“媽媽我也愛你”。

現在他鄙視的眼神橫掃過來:“你都說多少遍了?”

那天去海邊溜狗,我和他爹並排坐,他坐在離我們半米遠的位置。

他爹傻乎乎拍拍身邊的空:“你坐過來啊!”

他搖頭:“不,那是我妻子的位置。”

我……(兒媳婦和公公挨這麼近,考慮過婆婆的感受嗎?!)

我一度被他懟到懷疑智商和人生。

私下悄悄問他爹:“你說這小子是不是提前進入青春期了?”

他爹一臉懵逼:“不能吧,我怎麼記著我上大學才青春期?”

“滾。”

塑料夫妻對話,總是無疾而終。

我們這些養兒子的中年老母,就是要提前練習失去啊

02

我輾轉反側,前思後想,多方學習。可以肯定, 我,作為一箇中年老母的巨大挑戰,來臨了。

第一,他不再那麼需要我、依戀我了。

他似乎更願意獨自去做一些事,看書,玩遊戲,溜狗,再也不是那個時刻需要媽媽陪著的小娃娃了。

第二,他的自我意識更強了。

不許別人隨意動他的東西,遇事堅持自己的看法和原則。我原來的套路和招數,分分鐘被打臉。

第三,他越來越像一個“臭男人”了。

動轍滿頭大汗,一身酸臭地回來,渾身上下開始散發雄性荷爾蒙氣息。

即使洗完澡,身上再也沒有那股“小孩味兒”了。

我意識到,他真的不再是那個小男孩了。

他正在開始變成一個男人。

他更喜歡跟爸爸在一起,游泳,踢球,跳繩,扔飛盤,更喜歡充滿力量感的節目和活動。

原來,沒我啥事了。

想到這些,我打了一個寒顫。

老孃今年辭了工作,正打算好好陪陪你呢,我摩拳擦掌剛剛上崗,就特麼被淘汰了?

但事實的確如此。

之前曾看過一篇心理研究稱,女孩在度過青春期叛逆之後,會再回歸與母親的親密,尤其在她自己做了母親之後。

而男孩,基本就是一去不返了。

潑出去的水,斷了線的風箏,山高水長,江湖別過。

這才哪到哪,人家以後,還要成為別人的丈夫,拼盡全力地去愛另一個女人。

想得我一陣心酸——我們這些養兒子的中年老母,就是要提前練習失去啊。

我們這些養兒子的中年老母,就是要提前練習失去啊

03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紀伯倫的詩讀過800遍。

但那種感受真真切切到自己身上的時候,不得不承認,那是一份強烈的失落感。

我開始翻出他襁褓中的照片和視頻,開始回憶和懷念那些把小奶娃抱在懷裡的歲月。

第一聲叫媽媽,第一次自己走,第一天進幼兒園。

反思自己這一路,多少未彌補的虧欠,多少未完成的心願。

最後沒忍住,中年老母賊一樣溜進娃房間。

黑暗中,看著他熟睡的小臉,只有這一刻,能重溫從前。

我無限溫柔地親親他,摸摸他的小手,懷揣離別般的不捨,給他蓋蓋被子,蓋到腳下的時候無意一揭,被他的臭腳險些燻暈過去……

這雙腳,當年我竟然曾經拿它貼在自己嘴上的?

我們這些養兒子的中年老母,就是要提前練習失去啊

每個女人成為母親,都曾有過那般對生命的感動與震顫。

如廖一梅所寫:

我曾經努力在世界和我之間建構一道屏障,現在我清楚地知道,這道屏障的致命缺口出現了,這個小小的缺口會引來滔天洪水顛覆我的人生,把我從一個自由自在的任性女人,變成一個牽腸掛肚的母親。

我們都曾如她那般,“平生第一次,我對死亡產生了恐懼。我竟然產生了想要永遠活著的愚蠢念頭,不是因為貪戀,而是因為掛念。我曾經以為愛情是最不理智的感情,原來還有別的。“

而我們,也必須面對和承受這一次次分離。

他長大,遠去,生命中有了更多重要的東西,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一切悄無聲息。

我翻出若干年前的筆記,上面抄錄著張曉風《初雪》裡的字句:

你不單是我們的孩子,你也屬於山,屬於海,屬於五月裡無雲的天空——而這一切,將永遠是人類歡樂的主題。

我知道,我終於“失去”了你。伴著一些失落,寬慰與欣喜。

我也知道,我不會真正失去你。

愛,會讓我們的生命用另一種方式,終生相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