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甘肅甘州:局長進大廳“靶向治理”疑難問題

新華社蘭州11月13日電題:甘肅甘州:局長進大廳“靶向治理”疑難問題

新華社記者王博、何問

新的營業執照拿到手,王防懸著的心方才落地。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群眾王防最近正在辦理公司的股權變更登記手續。手續本不復雜,但王防的公司遇到了“特殊情況”:變更需要法定代表人到場簽字,但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已被免職,且登報聲明與公司無關,不願配合,這讓王防犯了愁。

8日一早,心情忐忑的王防帶齊資料,來到甘州區政務大廳市場監督管理局窗口,正好遇到當日值守大廳的副局長孔繁傑。孔繁傑詳細瞭解了公司的情況,當即給王防辦理了股權變更登記。

在甘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孔繁傑分管行政審批工作。幾乎每週五上午,他都會駐守區政務大廳,面對面處理群眾辦事遇到的具體困難、特殊矛盾。“通過在窗口一線問需於民,我們能夠及時發現、彌補工作中的不足。”孔繁傑說。

為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甘州區堅持問題導向,找準群眾辦事癥結,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標準,在區政務大廳全面推行“局長進大廳”活動。每週五,區政務大廳所有窗口部門落實一名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現場辦公,時間不少於半天。“通過局長現場解答、親自過問、對症下藥,提升為民服務質效。”甘州區政務服務管理局副局長範英哲說。

在政務大廳值守接辦、蹲點觀察、親身感受,走出辦公室的局長們開展“靶向治理”,破解了一批群眾辦事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

甘州區醫療保障局局長張傑在政務大廳巡查發現,醫保局窗口排隊人多,工作人員因為接待量大,有時不願多說話、答覆簡略。“這難免讓群眾感到冷漠。我們已經邀請專家,對窗口服務人員進行行政禮儀培訓。”張傑說。

甘州區稅務部門負責人在大廳多次聽聞納稅人抱怨“排隊等候時間長”。討論研究後,區稅務局在轄區內的兩個辦稅服務廳、兩個專業化徵收點統一安裝了“監控眼”,納稅人掃描關注二維碼,通過手機APP就可以隨時查看辦稅服務廳的辦稅實況。“納稅人在前來辦理涉稅事項前,就能提前觀察、選擇人少的辦稅服務廳,縮減時間成本。”甘州區稅務局副局長蘇冬說。

甘州區下轄18個鄉鎮245個行政村,不少鄉鎮距離城區遠,群眾反映“辦事不便”。在深入調研、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甘州區推動“就近辦”事項“再下沉”,向鄉鎮、街道、村社延伸,打造“群眾身邊的政務大廳”。結合各部門公佈的“就近辦”清單,甘州區印發鄉鎮、街道和村級政務事項指導目錄,督促鄉鎮、街道、行政村組織力量梳理規範各自事項清單,釐清家底,明確權責。區政務服務管理局還推動醫保、低保、養老、托幼等事項在社區就近辦理,擴大社區服務覆蓋面。

截至目前,甘州區“局長進大廳”活動共接待辦事群眾諮詢3.2萬餘人次,受理各類即辦件7.5萬餘件。範英哲表示,今後將進一步用好已形成的慣例、機制,讓“局長進大廳”成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加速器”“催化劑”。(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