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不著的時候多看幾遍:中國股市的錢都被誰賺走了?令人深思

中國股市的錢到底都被誰賺走了?

晚上睡不著的時候多看幾遍:中國股市的錢都被誰賺走了?令人深思

  據統計,從2017年高點至2018年年末A股市值已經蒸發了近24萬億。哀嘆不已的股民不禁疑問,我們的真金白銀究竟都去了哪?

  蒸發數額驚人:24萬億!

  24萬億意味著什麼?24萬億比我國2015年全年的GDP還多;相當於建18條京滬高速鐵路;相當於近344個巴菲特資產的總和,這麼一筆巨大的財富卻在無形中灰飛煙滅。

  僅幾萬億的實際資金投入

  有一個顛撲不破的科學真理:能量守恆,物質不滅。也就是說,沒有什麼東西會平白無故的消失不見,物質是永存的。股票也是如此,分析人士表示,中國股市雖說號稱蒸發了24萬億人民幣,但實質上只有幾萬億的實際投入資金而已。就是這幾萬億資金炒高了整體的A股市值。

  分析師認為,股市是一個虛擬經濟,股價只是一個貨幣符號,在不同點位下代表著不同的數字。整個股市有2/3處於非流通狀態,加上流通價的下跌產生了一定槓桿效應。"事實上,股市是流通者的4萬億撬動著13萬億的資本流動。當時計算的市值也並非代表真正有那麼多貨幣在股市。"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你有三畝地,以1萬元的價格賣了一畝給別人,於是市場價就是1萬元,你還有2畝,身價就是2萬元。後來那個人把地轉給另一個人,2萬元成交,於是每畝市場價升到了2萬元。於是你的資產就要重新計算了,變成4萬元。最後那畝地被輾轉交易多次了,最後接手的人用了100萬元,於是最新的市場價達到了100萬元,你資產又要重新計算了,你有200萬元了。後來碰到經濟蕭條,最後接盤的人被迫以1萬元賣掉土地,市場價格又回到了1萬元。你的資產打回原形,從200萬元到起點2萬元,中間蒸發了198萬元。其實就是一場紙上富貴,並沒有真實金錢的損失。

  可見,市值蒸發並不等同於真實的財富縮水,這種蒸發的奇觀源於"邊際撬動"的現象,即某個交易日裡僅僅有10%的股票交易,就能把股票價格帶到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那麼其他90%的沒參與交易的股票也自動分享了這一"瘋狂的榮耀",於是乎,市值是一個怪物,它有屬於自己誇張的"數字槓桿"。

為何多數散戶資金"蒸發"快?

  據統計,目前的A股市場中,持股市值100萬元以下的中小投資者佔到總數的99.4%,佔總市值的50%,業界把這些人統稱為"散戶"。作為普通投資者,不可能像財政和券商那樣旱澇保收,不可能擁有"大小非"的低成本優勢,更沒有本事從股市裡"融資",因此,要想在股市裡成功,低位買入,高位逃頂是散戶賺錢的不二法門。

  但自我國股市創立以來,媒體報道過從幾萬元炒到上億資產的幸運投資高手,然而,這隻能以數百萬分一來計,出現的概率不比買彩票高多少。更多的情況是,大量股民炒股初期賺了點小錢,最後又全部賠了進去,而且,還虧掉了老本。散戶為什麼老是成為最後的買單者,而不能成為永遠的贏家?答案是,散戶終究只是散戶,這是"宿命"。

  一方面,散戶恐懼下跌,而且本金有限。因而在市場真正跌至谷底的時候,要麼被嚇傻了,不敢進場,要麼是因為手裡已經沒錢,想"抄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散戶很難買在低位。

  再者,散戶喜歡跟風、追高。當股市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上漲,已經積累了不小的升幅之後,多數普通投資者才開始關心股市,這時進場的話,已沒有太大的成本優勢可言。隨著股市進入主升段,"賺快錢"的獨特魅力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股民投身股市,瘋狂炒作那些具有標誌性意義的熱門股,出於"再賺一點就走"的貪慾考慮,高位進場的多數人不再願意離場。由於捨不得離場,散戶最終的下場只能是在隨後的熊市中越陷越深,逢低"補倉",直至打光最後一顆子彈。


當你手中你的股票下跌時,請記住這10條經驗:

1.股票估值

股票估值分為當前估值和未來估值,根據當前的業績進行估值就叫做當前估值,根據未來的成長性來做估值叫做未來估值。如果一隻股票根據2014年的業績來估值,股價表現為合理,或者股價低估,同時該公司未來依然保持良好發展的情況下,這種股票的安全性就高;如果當前價值低估,但未來業績將可能走壞,這種股票也不值得持有。另一種是成長性估值,在滿足未來業績成長確定性較高的前提下,根據未來的業績測算下來,當前股價嚴重低估,這種股票依然值得持有,雖然它當前業績高估。對於那種未來成長性確定性不高的股票,需要小心。

2.每一個行業都有一個合理市盈率

如國際券商行業市盈率為15倍,結合國內實際情況,給予國內券商股20倍的市盈率也是合理的。

3.還有一種是根據國內外同行進行對比,就可曉得是低估還是高估

如同行的國內A公司淨利潤1億,總市值100億,而國外一同行公司淨利30億,總市值900億,那麼這個比較就知道國內公司當前股價高估了,另外還需結合國內公司未來的成長潛力再做估值,如果根據未來的成長空間來估值,同樣得出國內這家公司股價高估,那樣這樣的公司就不值得長期持有了。如果國內的這家公司未來成長性較高,且相對未來看當前價格低估,也值得持有。

4.對於成長股估值,當前市盈率幾百倍,幾千倍都不重要,關鍵是未來能否填補估值。

5.根據國際成長股的標準,一隻高成長股的合理估值是30倍市盈率,如騰訊,百度當前市盈率都是30倍左右。

6.分析估值時,需要注意公司發展的天花板,如果公司發展遇到天花板了,需要小心。

7.一般來說,週期性行業的估值低於高成長股的估值。比如汽車行業的估值也就10多倍,而新興產業的合理估值可以給到30倍以上,甚至一些稀缺品種,給予的估值可以更高一些,如那種行業寡頭公司,壟斷性的公司。

8.有的行業適合用市盈率估值,有的行業適合用淨資產之類的來估值,還有的適合用註冊用戶數來做估值,如互聯網。

9.要想充分的瞭解一隻股票,你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去了解,要分析信息的準確性,時效性,全面性。把握住問題的關鍵。任何一隻股票既有不好的消息,也有好的消息,這需要你去區別,你應該重視那些消息,而忽視那些消息。並且公司發展的外在環境不斷的變化,需要你隨時關注公司的變化。

10.最後,最想說的是,如果你對一隻股票做到充分的瞭解,並且對自己的判斷有信心,那麼建議你不要為當前股價的暴跌而煩惱,未來市場終將給它一個合理的價格。


在股票市場生存,小利加複利才是制勝法寶。

暴利我所欲也,但暴利的情人是暴虧,所以要節慾。不求暴利,只要擁有光滑向上的資金曲線就能高頻率地享受複利。做投資,絕對利潤當然是最終目標,但過程也很重要,資金曲線波幅太大,說明資金在未來將承受很大的風險,況且也不容易登上覆利快車。

您要想體面生存,要成為股市壽星,請先聽一聽老江湖們的忠告:操守正直的信仰,穩定卓絕的技能,堅持不懈地努力。

共同點就是經磨難無數,百練成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十數年專注於專業訓練,持續學習實踐,並獲得了可重複的成功,少數人會持續關注這麼長時間以至成為卓越者。僅有努力是遠遠不夠的,經得起重壓才是成功的秘訣,這也是為什麼壽星會那麼稀少。巴菲特偏愛選擇40歲以上的經理人,這也是對我們交往的壽星們大都有10多年經驗的一個解釋。他們大都認為,傑出是追求專業投資過程中或許偶然的結果。

能否成就夢想,並不是看您有多聰明多能幹,而是看您能否笑著渡過難關。這是贏家的共識,跟您承認與否沒半點關係。

有人總結為什麼股票投資者大多數是要被打敗出局的,很是入味:

做趨勢的人多數死在震盪裡;

做盤整的人多數死在趨勢裡;

做短線的人多數死在暴拉里;

沒方法的人多數死在亂做裡;

有方法的人多數死在執行裡;

靠主觀的人多數死在感覺裡;

靠消息的人多數死在新聞裡。

如此看來,真是死法多多,活著就是奇蹟!經歷這些劫數都沒能被整死的,才是金剛不壞之身,是少之又少的真正王者。

盤商不是孤立的,而是與人的其他智慧和能力密切相關的,是結構性的。我們認為,成功的操盤手應該有高"盤商",意思就是,有理解和洞察投機市場的能力以及面對市場變化的快速應變能力。我們經常說的盤感,基本上是"盤商"的一部分,盤感只是對行情研判的層面,盤商還包括了執行層面。

優秀操盤手的某些特質可以經過鍛鍊得以強化,但是無法在成年以後開始形成,這是因為這類特質一部分來源於腦組織的先天結構,另一部分則來源於矇昧未開時就已形成的基本習慣。

神仙本是凡人造,只是凡人心不牢。自身有了基本的條件,您只是具備了成功的條件,錢鍾書說,要成就功業,最聰明的人偏偏得下最笨的功夫。沒有人可以代您修煉代您行事,您得有"若不至天竺,終不東歸一步,寧可就西而死,豈東歸而生"的決心和信心,才可能得償夙願。要做到這一切,"專注"是個必然要求。做任何事情都是得先在一個點上專注深入,然後才能觸類旁通,要做到專注就得心無雜念多聞多思,同時還得能夠簡單生活淡泊名利,這些都是不容易做到的。

專注是股票投資成功的關鍵,投資者專注於某種有效的策略,只有真正深刻理解並在實踐中長期反覆運用,才能真正駕馭這種策略,從而獲得滿意的回報。如果您常常在幾種策略之間朝秦暮楚,原因往往是對任何一個策略都是隻懂皮毛,長期處於這個狀態的話,市場的響亮耳光會讓您清醒的。

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