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涓比不上孫臏殺之不成反被萬箭穿心:人活一世,心態二字

龐涓比不上孫臏殺之不成反被萬箭穿心:不嫉不妒才能成全自己

龐涓比不上孫臏殺之不成反被萬箭穿心:人活一世,心態二字

先來說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的龐涓和孫臏師出同門。龐涓軍人嫉妒孫臏比他高明,一直耿耿於懷。

龐涓先出師門,他到魏國受到魏王重用。即便他官高權重,他還是嫉妒孫臏比他厲害,念念不忘要除掉孫臏。

龐涓勸說孫臏也到魏國效忠魏王。之後龐涓利用自己的權勢迫害孫臏。在龐涓的誣衊下,不知情的魏王派人挖去了孫臏的膝蓋骨,在孫臏的臉上刺字,留下了一生的傷害。

如此龐涓還是不罷休想置孫臏於死地。無奈之下孫臏裝瘋賣傻,他還施展謀略讓齊國使臣把他帶到了齊國投奔齊國重臣田忌門下。

這樣,孫臏不僅保全了自己的性命,還有機會打敗龐涓。在馬陵之戰中,龐涓中了孫臏的圈套被萬箭穿心而死。

洪應明在《菜根譚》說:“都來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總出世上因,善用者生機,不善用者殺機。”

會比的人苦日子笑著過,不會比的人福日子哭著過。因為會比的人能看到自己擁有好東西,不會比的只能看到別人擁有好東西。

龐涓看孫臏厲害,就總想超過他,超過不了就要殺掉他。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即使沒有孫臏,龐涓也不是最厲害的人。龐涓已經比很多人厲害了,只是他不滿足而已。

白巖松說過:攀比成習慣,自然不快樂。

龐涓最後不是不快樂,而是沒了性命。

龐涓比不上孫臏殺之不成反被萬箭穿心:人活一世,心態二字

朋友老宋50出頭了,工作穩定但是收入不高,兒子今年剛上大學,10年前媳婦下崗後開了家小吃店。他的父母70多歲了,生活基本能自理,祖父母90多歲了,腿腳都不好,生活需要人照顧。給老人洗衣做飯按摩推拿,老宋任勞任怨。

我們熟人都覺得老宋兩口子過得太辛苦,私下都同情他。前一陣子他母親甲狀腺結節做了個大手術,朋友們湊了幾萬塊錢幫幫他,老宋愣是拒絕了。

我們安慰老宋想開點。老宋說他很開心,母親的醫藥費報銷之後也花不了多少,他覺得母親70多歲大病一場雖然受罪,但是很慶幸,母親的病治好了。

老宋跟我們聊天說,他很滿足,兒子雖然成績不是拔尖,沒有考上國內排名前十的名校,但是考上了喜歡的學校選到了喜歡的專業。

他己50多歲了,父母祖父母都還在,難得四代同堂。別人遺憾“子欲養而親不在”,而他,不會有這種心痛和遺憾了。

老宋週末都去媳婦店裡幫忙。老宋媳婦常常跟人說,丈夫沒有多大本事沒有掙大錢,但是他本分孝順又體貼,心裡很滿足。

四位老人覺得兒孫平平安安又孝順就是幸福,不去羨慕人家開好車住大房。他們一家人其樂融融。

雖說生活不富裕,老宋覺得住別墅也是吃飯睡覺,再有錢也是一日三餐,吃得清淡對身體還好。

我們佩服老宋活得通透,老宋說他也難免會跟人家比較,但是他清楚,生活是自己的,必須知足,淡定從容最重要。

清代文人張英在《聰訓齋語》裡這樣寫過:富貴貧賤,總難稱意,知足即為稱意。

不知足的人越比越焦慮,知足的人越比越幸福。

龐涓比不上孫臏殺之不成反被萬箭穿心:人活一世,心態二字

我剛參加工作時是臨時工,固定工資50元,臨時工的工資並不是每年都調整的。當時的50塊錢工資是一個什麼概念呢?人家工作三年的正式行政人員工資是350多塊錢。我的只是人家的七分之一,零頭。

我的心裡很不平衡。一樣的工作,待遇差別卻那麼大,僅僅是因為正式和非正式的差別。

同單位一位老大哥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跟我說:“不要光比待遇,不公平的事多了,關鍵是你怎麼去爭取公平。”

後來我不僅工作加倍努力取得很大進步,還通過自學考試提升了學歷,有機會參加了事業單位的招聘,成了正式編制的工作人員,待遇自然也提高了。

與其攀比抱怨,不如努力改變。

去思苦亦樂,隨心熱亦涼。意思是說,消除因為攀比引起的煩躁情緒,祛除內心因為貧窮而愁苦的錯誤觀念,苦中就能作樂。

龐涓比不上孫臏殺之不成反被萬箭穿心:人活一世,心態二字

虛榮心太強的人,無論自己擁有多少都會因為盲目攀比而焦慮痛苦。

自卑的人基本上只會眼裡只盯著人家的好,往往忽略自己也有值得別人羨慕的對方。這樣比下去越比越自卑,越比日子過得越糟糕。

自信的人能看到自己的好,還能找到和別人的差距,找到差距發揮優勢儘可能地去努力創造更好的生活。

知足的人,不會盲目跟人攀比,也不會盲目自卑。顏子甘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照樣安貧樂道。

這世上穿金戴銀的人未必感到幸福,吃糠咽菜的人未必就活得痛苦。

比或不比,別人擁有的好東西還是別人的,不會給你。

別人擁有的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好,你擁有的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差。不要盲目跟別人攀比,因為你擁有的,別人可能也會羨慕。

龐涓比不上孫臏殺之不成反被萬箭穿心:人活一世,心態二字

(作者簡介:中文、法律雙本科,愛讀書愛碼字,文章散見於寫手圈、貓姐能量圈、推麼推文化傳媒、新華社夜讀等公信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