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詩裡的秋天,在長安登樓遠眺,終南山究竟在和誰比較高低

西安是中國最負盛名的歷史古都。早在兩千多年前,秦始皇就在這裡橫掃六合,建立了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在此後漫長的歲月中,古代兩個最強大的王朝都是在這裡定都,從而讓九州賓服。所以西安不僅繁華,而且具有其他都市所不具備的威嚴與霸氣。

秋天是一個充滿了矛盾氣息的季節。它是一位蕭瑟的孤獨客,因為柳枯百花盡,雁去蟬聲息;但它又是一位喜悅的豐收者,因為田間麥浪滾滾,枝上果實累累。那麼當威嚴、霸氣的長安和矛盾的秋天碰到一起,會呈現出一幅何等壯麗的畫面呢?

杜牧詩裡的秋天,在長安登樓遠眺,終南山究竟在和誰比較高低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很多文人墨客都曾發表過自己的看法,例如孟郊的“長安秋聲幹,木葉相號悲”;再譬如虞世基的“露寒臺前曉露清,昆明池水秋色明”。而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此類詩歌中的一篇佳作,即晚唐杜牧的《長安秋望》。

從題目中就可以看出這是首描寫長安秋色的作品,“望”是一種行為,杜牧正是通過它把長安城的秋天盡收眼底。那麼他眼中看到的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秋天,又是怎樣的一個長安城?

杜牧詩裡的秋天,在長安登樓遠眺,終南山究竟在和誰比較高低

長安秋望

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既然是望,就必須要有一個可供憑欄遠眺的地方,所以詩人在第一句詩中就交代了自己的立足點——樓。但怎麼才能讓讀者感受到樓的高呢?對比!只有通過對比,才能最直觀地突顯出樓的高聳入雲。

於是詩人藉助長安城裡高大挺拔的古樹,通過對比突顯出高樓的巍峨姿態。“外”字在這裡是“上”的意思,這是對比後的結果。而“霜”字則點明瞭當時的季節已經是深秋了。

第一句詩是全詩的基礎,它交代了遠望的地點和所處的季節,與標題中的“秋望”形成了彼此間的呼應。

杜牧詩裡的秋天,在長安登樓遠眺,終南山究竟在和誰比較高低

正因為樓高千仞,所以站在樓上的詩人第一個看到是就是眼前的青天,“鏡天無一毫”。碧空如洗,天空就像是一面纖毫不染的明鏡,讓人看不到一絲雜質。

晴空萬里,天高氣爽,正是秋季的典型特徵。詩人抓住這個特徵,不僅寫出了秋空的寥廓,還展現出自己內心的純潔。唐太宗曾經說過: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這就是著名的三鏡理論。那麼以天為鏡又如何呢?可以明人心!身歷紅塵千萬劫,心如明鏡不染塵,這或許就是詩人內心的真實寫照吧。

杜牧詩裡的秋天,在長安登樓遠眺,終南山究竟在和誰比較高低

在欣賞完澄澈明淨的天空後,詩人又把目光移向了遠方,“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本句中的南山指的是終南山。因為它位於長安的南邊,所以又被稱為南山。

“秋色”本來是一種既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抽象景物,只能存在於人類的感覺之中。所以在詩歌裡,歷來對秋色的描寫都偏向於對意境的描繪,譬如說柳永的“鶩落霜洲,雁橫煙渚,分明畫出秋色”,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但詩人偏偏要把虛泛的秋色具象化,於是他將海拔兩千多米的終南山作為參照物,藉助山的高度,通過對比襯托出秋色的高遠和清爽。

杜牧詩裡的秋天,在長安登樓遠眺,終南山究竟在和誰比較高低

靜閱閒話

縱觀全詩,杜牧一連用了兩次對比。第一次借對比強調了觀景地點的高度,為後面的觀景做好了準備。後一次對比則是總結,讓南山和秋色混為一體,使讀者產生了望南山,如見秋色的認同感,對秋色有了最直觀的瞭解。而前後兩次對比首尾呼應,描繪出氣壯山河的長安秋景。

此外,本詩在描繪長安秋景的同時,也表現了杜牧本人的精氣神。天明如鏡,不染纖塵暗示了杜牧高潔的性情,而氣勢如山的秋色則體現了他不屈的鬥志。所以說這首詩應該是杜牧中年的一篇作品,在歷經坎坷之後,他以詩明志,抒發了自己宏闊高遠的情懷。

參考資料《全唐詩》《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全宋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